【通用】小学美术教案范例汇集精选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通用】小学美术教案范例汇集精选4篇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往往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网友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美术教案【第一篇】(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选择特征明显的动物脚的图片资料,富有情趣的大自然音乐片段,录音机,演示绘画材料等。●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签字笔、墨汁等。(根据学生自由选择所喜欢的绘画工具)(二)教学过程:●导入:闭目倾听表现动物的优美音乐,你能说出有哪些动物在乐曲中出现吗?●体验:回忆自己所熟悉的动物,模仿动物在行走时的表情和动态。●欣赏:引导学生观赏有特色的动物图片,注重对不同脚的观察和认识。●启发:哪些动物的脚最吸引你?能说说它们的外形特征吗?●讨论:选取你最喜爱的动物,与同学相互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的脚?●创作:用所带的绘画工具,画一幅神奇而美丽的动物的脚,要抓住脚的特征,注重独特性,新颖性。●:作业观察,相互提出对完成作业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反思:在人口急剧增多,环境严重污染的今天,许多动物将面临灭绝的困境,我们将用怎样的行动来保护动物和我们的家园呢?请用语言描述或写成小短文,抒发内心的感想。小学美术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风貌特征;能画出心目中家乡的美丽,并能将主次构图关系运用于画中,培养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进一步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家乡景物特征的认识和主次构图的方法。教学难点:家乡景物特征的把握与表现。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爱家乡的什么呢?学生回答。二、引导记忆参考资料,少熬夜!家乡具体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不同于别处的地方?(山水、田地、特产、风俗等)让学生尽情的诉说。三、观摩教材1、课本上的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2、在构图上是怎样处理的?(前主后次、前虚后实、前大多、后小少)3、都画了哪些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人们等)4、各运用了哪些工具材料画出来的?(彩色水笔、色粉笔等)四、用实例述说身在他乡的人们是怎样怀念自己的家乡的,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家乡而努力。五、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1)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可将自己与家乡人画出来。(2)注意教材中的图片与构图样式,有主次有取舍。(3)绘画工具不限。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六、作业展评,课堂。小学美术教案【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2.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刻苦、认真、细心的好习惯。3.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花边又称带状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它的特点是纹样的连续性。它的组织方法是以一个单元纹样反复排列连续而成的。上下方向连续的称为竖式,左右方向连续的称为横式。2.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花边图案的绘制技能,能独立描绘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从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难点: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及图式变化问题。三、教学设计●方案一课前准备(学生)彩纸和剪刀、收集的花边图样(教师)多种花边图案纹样和单独纹样、课件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欣赏激趣。(1)检查课前准备,稳定学生情绪。(2)欣赏漂亮的纸蝴蝶,展示以蝴蝶为单独纹样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感受形式美、节奏美,激发学生学画花边的兴趣。2.联系生活,感知文化。(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花边图案?装饰在哪些地方?(2)在学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花边图案的基础上,播放课件,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花边,使学生充分感知花边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寻找规律,引导探索。(1)提问:欣赏了这么多的花边图案,你能说说花边的排列组合有什么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每条花边的单独纹样,课件演示上下(纵向)、左右(横向)的基本排列组合方式。(2)提问:谁能变动一下连续排列的规律,又变出一条美观的花边?引导学生把横向的花边变成纵向的花边,纵向的则变成横向的。(3)提问:这些花边的排列组合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动脑筋、想办法,再组成漂亮的花边?课件展示排列组合有错误的花边,让学生辨析。引导学生掌握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扩展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排列组合中,教师及时作归纳,引出花边构成的基本规律。师生共同配合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4.尝试实践,锻炼技能。(1)提问:经过讨论,我们懂得了花边的排列组合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边了。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剪一条花边我们要分几步才能完成?(2)引导学生尝试,从尝试中归纳出:折、画(单独纹样)、剪等基本步骤。从连接失败的作品中找出失败的原因:要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5.作业辅导,完善实践。(1)作业要求:用彩纸剪漂亮的花边;分小组完成用花边对一个组员的装饰打扮。(2)辅导要点:折得是否平整,单独纹样的设计是否饱满、有无创新,连接点是否会剪断。6.展示评优,课后延伸。(1)每组被装扮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进行一次评参考资料,少熬夜!比,看哪组获得优胜。(2)小结:我们可以用花边来美化我们的生活。(3)延伸: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花边?(提示:可以手绘,还可用印模印,用复写纸画??)小学美术教案【第四篇】一、教材分析:《小小纸拖鞋》是综合制作、游戏的学习活动课。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欣赏、表现、交流等活动来展开纸拖鞋的制作和装饰的探讨学习。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制作之中,同时起到美术学习的情感教育作用。二、设计理念:在成人的眼光里,拖鞋与小学生好象相距甚远,其实不然,拖鞋设计不仅涉及成人的领域,而且还涉及到儿童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小小纸拖鞋》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拖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通过情境的设置,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2、技能目标: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四、教学重点: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合脚的纸拖鞋。五、教学难点:对纸拖鞋形式美的装饰。(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六、作业要求: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七、教学准备:1、学具:彩色笔、白纸、各种材料纸、有色卡纸,剪刀、胶水,各种小装饰品等2、教具:拖鞋实物,四双纸拖鞋,课件,小奖品。八、课前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九、课别:综合(制作、游戏)十、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1)鞋的欣赏,丰富视觉形象,注重素材积累教学设计:教师课件展示鞋的发展演变,在轻快活泼的音乐中让学生欣赏、观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鞋,(2)引出拖鞋,介绍自己的拖鞋。(3)拖鞋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讨。二、演示与分析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说一说拖鞋是由几部分组成吗?(多媒体课件演示)2、设置情境,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了解创作方法,引导探索制作步骤。教学意图:欣赏同龄学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点播了创新的火花,消除了创作的畏惧心理,产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学习动力。3、师生转化角色,淡化课堂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1)教学设计:教师出示“美与健拖鞋店即将开业”拖鞋店里有四个模拟的展柜,分别代表每一组,我们各位同学就是一名小小的“拖鞋设计师”,做好拖鞋的同学请把它放在你那组的展柜里,看哪一组做的最多最快。各组在制作上要力求表现自己的独特之处。(2)“设计师”运用各种综合材料,设计不种款式,造型新颖有创意的拖鞋。(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辅导。(播放音乐)辅导要点:A、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利用现成的鞋模,撕或剪出鞋底的形状。B、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制作,运用我们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C、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三、观摩欣赏,表演购买拖鞋的情景。(播放音乐)1、推销拖鞋:教学意图: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绍,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赞赏,是孩子们的愿望,作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2、拖鞋展示:教学意图:创设生活情境已是美术课改实验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纲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参考资料,少熬夜!就是要创造一个理想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情境,创设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本环节还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了协作精神的培养。3、购买拖鞋,并说明购买的理由教学意图:均等级的评价,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性比较主,不评等级,用简单的描述性语言的形式给经适当的评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四、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师出示擦地拖鞋,指出正是有了人们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人类的社会才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展示几件用染纸、碎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的拖鞋?课余时间还可以设计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拖品作品,为今后其他的设计课做好铺垫。教学意图:一两句话的课后拓展,让那些喜爱学习的孩子有了更宽的学习天地和更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