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2月2日在佛山市高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区长潘志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09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抓项目、保增长”的工作方针,以“两转型一再造”(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与环境再造)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基本完成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产业转型,“新兴产业之城”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在逆势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危机,我们科学决策,-2-扎实工作,经济在危机中初步实现率先突围。完成生产总值388.05亿元,增长18.5%。工业总产值1321.35亿元,增长2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亿元,增长17.9%,税收超亿元企业增至4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82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7亿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增长14.71%。出口逐步回升。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新引进项目86个,合同投资金额92.78亿元,项目数与投资额分别增长53.5%、38.4%。其中引入超亿元项目21个,集中在新材料、电子电器、机械装备等新兴产业,包括投资5.8亿元的佛山德铸重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三川电工有限公司等。投资强度进一步提高,突破200万元/亩。增资扩产势头良好,新增资项目16个,主要有高明亿龙塑胶、海纳川药业、基业冷轧板、广东万和电气等重点企业,意向增资金额19.75亿元,海天调味、中油高富、溢达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建的增资扩产项目快速推进。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自主创新工程成效明显。与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合作攻关项目36个。新建各类创新平台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1个,组建全区首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佛山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高层论坛”。高新技术产业产-3-值突破500亿元,增长35%。152个企业(项目)被纳入各级技改创新工程项目库或滚动计划。新增省级以上名牌商标10件,创历年之最。推进“463”上市计划初见成效,选定8家优质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拟上市企业。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接待游客近160万人次,增长32.6%;旅游总收入10.32亿元,增长25.7%。成功举办2009佛山旅游文化节高明篇系列活动,其中第三届“万人濑粉宴”创“规模最大的濑粉品尝活动”大世界基尼斯纪录。金谷朗旅游度假区、富逸湾酒店、塘伙村特色农家乐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区首家五星级标准的碧桂园凤凰酒店投入使用。物流业稳步推进,完成珠江货运码头二期泊位扩建工程,腾信物流扩建码头加快建设,浩辉华南食品配送中心进入筹建阶段。房地产市场销售畅旺,商品房销售额与成交套数分别增长17.8%、57.2%。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资金保障、金融创新等工作,68家企业申请信用担保基金贷款总额达3.4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均突破100亿元。现代农业向“精、细、优”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加快推进,完成崇步中心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项目。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个。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增至26个、6家,带动辐射农户4950户。启-4-动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快城市转型,“岭南山林水都”建设取得新成效区域合作实现重大突破。确立“东靠西连”区域发展新思路。加快融入广佛都市圈,广明高速东段等“东靠”十大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探索推进县域经济一体化,携手高要、鹤山、新兴三地,成功举办“要明鹤兴”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论坛,签订更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已完成或正推进的对接事项有115项。西江新城与“三旧”改造加快推进。完成西江新城总体规划,23项基础设施工程进入设计施工阶段,其中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高明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全面动工。完成“三旧”改造专项规划,16个“三旧”改造项目全面启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超常规推进项目储备,全年立项150个,落实贷款金额46.54亿元,项目涉及交通、卫生、教育、水利、市政等多个领域,资金已到位项目已有六成动工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各级累计投入交通基础建设资金15亿元。广明高速公路高明段竣工通车,江肇高速公路高明段加快建设,广明高速西延线与江罗高速公路高明段完成工可评审,龙高公路及高明大道快速化改造全面动工,杨西大道杨梅至人和段建成通车。完成电网投资5.95亿元,建成6个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投资金额和项目数创历史之最。全区行政村公交-5-通达率和村道硬底化率均达100%。沧江工业园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与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多个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城市管理重心加速下移,建成一批城管示范区、严管区、示范路,覆盖范围约34平方公里。高明大道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城市违法用地与违法建设、乱摆卖等“八乱”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三、突出改善民生,加快环境再造,支撑科学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4家保留陶瓷企业全部通过环保清洁生产现场验收。5家区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基本完成秀丽河整治(清淤)工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持平或下降。“三年促变、绿地高明”成效明显,新增绿化面积66万多平方米,改造生态公益林林分、桉树面积分别为489万平方米和2万亩。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94个。启动西江新城首期200套“农村宅基地换房”工程。“市三天上报、区五天办结”限时审批制度得到落实,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联审批专项改革,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审批联办机制与跨部门审批协同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全面铺开依法规范镇(街道)财政预算监督工作。区直与镇(街道)事业单位全面实行聘用制。启-6-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国际教育合作取得新突破,免费义务教育对象进一步扩展,完成“双转移”招生任务。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落实引进培育优秀人才若干政策,高层次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人才队伍总量达到3.6万人。新创建一批“十好”和谐村(居)。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整体平移工作,通过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创建验收,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区)称号,由我区作者参与创作的《国运·南方记事》荣获全国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0‰。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327元、7238元,分别增长8.1%、11.8%。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加大打击各类犯罪力度,八成社区创建成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积极落实军警民联防机制,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区、镇(街道)两级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防范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疫情的发生。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各类事故宗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全面下降。4个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投入运作并初显成效,“大综治、大调解”格局逐步形成。-7-“八大惠民工程”顺利完成。新增就业岗位6812个,帮助10271人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1776人。全面实施居民门诊医疗保险“一卡通”。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10元,实现应保尽保。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缴费标准由每人120元提高到160元,住院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至8万元。镇(街道)6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建设顺利推进。第二批112套廉租房已交付使用,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2平方米的渔民住房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十项市政工程如期推进,跃华桥扩建工程竣工通车,启动河江片区排水管道改造,完成城区内街巷部分道路硬底化、中山路中修整治和城区内街巷照明三项工程。完成170条自然村水改。建成全市首家获QS认证豆制品集中加工场。对连州、封开两地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6件,办复率100%,秀丽河整治、镇(街道)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建设、水泥和陶瓷产业整治及优化升级等三件人大议案圆满办结。重视网络舆情,建立政府网络发言人和网络民生联络专员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快速推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制度,项目完成和基本完成率达99.3%。大力推进联点挂钩工作,服务基层能力明显提高。实施主办部门负责制初见成效。推行“无会日”制度,会风更加务实高效。厉行节约,“五项经费”实现零增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8-向区直部门派驻纪检组长(纪工委书记)。开展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粮食、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科协、体育、人防、档案、统计、史志、保密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各人民团体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高明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高明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亟待破解,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够牢固;产业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服务业比重偏低,引进大项目须加倍努力;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相对较慢,城市管理与建设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较突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着力解决。2010年工作安排-9-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尽管当前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国内外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国际经济进入缓慢复苏阶段,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以落实《规划纲要》为主线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入推进,企业经过危机洗礼后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我区储备的一批项目,将于年内全面铺开或渐见成效,这都为我们推动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要按照“三促进一保持”的工作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坚定信心,以超常规的办法与更扎实有效的措施,乘势而上,推动高明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区委十届七次全会部署,按照“优环境、强项目、促提升”工作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落实《规划纲要》,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更加兼顾城市管理建设;以工业立区为核心,更加兼顾发展第三产业;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更加兼顾城乡统筹;深入推进“两转型一再造”,努力开创高明科学发展新局面。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单位GDP能耗下降7.8%;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3万吨和0.5万吨以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0-1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实现以上目标,今年要切实做好六方面的工作: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推动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突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年内落实2-3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项目,做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影响一片”。严格把关,对污染低效项目坚决说不。综合运用“三旧”改造政策,加大盘活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