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西北大开发中的民族社会问题研究多民族聚居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突出特点。其中,新疆和宁夏为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青海、甘肃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也占有一定比例。按人口统计,除陕西外,新疆、宁夏、青海、甘肃4省区少数民族人口合计为1741万人,约占4省区人口总数(5328万人)的32.7%。各地少数民族的信仰以伊斯兰教为主,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在西北开发中,进一步推进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保持和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为加快西北五省改革开放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社会保障,是当前西北开发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一、基本情况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各省区采取的政策措施三、对策与建议一、基本情况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区建立最早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自治区内另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全疆共有12个少数民族,47个民族成份。到1998年底,少数民族人口为1104万,占自治区人口总数(1775万)的62.2%,其中维吾尔族约830万,占自治区人口总数的46.7%。新疆又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唯一边疆省区,有5439公里的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交界。全区有33个边境县(市),面积为64.77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的40%。边境县人口约500万,占自治区总人口的28%;其中边境县少数民族人口约320万,占边境县总人口的64%。在自治区12个少数民族中,有跨界民族8个。全区共有13个口岸。除此之外,在漫长的边界线上还有65处已在使用或可开辟使用的边界通道。在新疆的12个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7个。这些民族的人口总数超过1000万,约占我国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人口总数的50%。在这些民族当中,完全信教或实际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口比例不尽相同。以新疆两大主要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例,抽样调查表明,在成年人中,维吾尔族居民日常参加宗教活动的比例远比哈萨克族高,前者约为93%,后者仅为23%。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实和宽松政治环境的出现,新疆曾出现过一个伊斯兰教复兴时期。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宗教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依法不断加强对宗教事务工作的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全区宗教活动基本纳入正常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目前,自治区有宗教职业人员30000余人,清真寺24000多座。总之,新疆是我国西北最重要的边疆民族省区,不断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边疆统一和社会稳定,为本区及西北五省整体的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在新疆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自治区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一手抓打击分裂破坏等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坚持不懈地向各族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连续18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广泛开展创造和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通过持以之恒、丰富多彩又具时代特征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蔚成风气,各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了集中整治专项斗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力地打击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依法惩治了一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遏制了非法宗教活动,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以及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为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一、基本情况宁夏、青海、甘肃属于内陆少数民族自治区或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少数民族人口为188.6万,占自治区人口总数(543万)的35%;其中回族186万,占自治区人口的34.5%,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8%。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目前全区有宗教人士4700余人,满拉(清真寺内经文学徒)7000多人,清真寺3500多座。所属伊斯兰教中有6个教派,其中格底目、伊合瓦尼、哲合忍耶三派各有教民40多万人,虎夫耶派的有30万教民、嘎德忍耶派的有9万人,赛来非耶派的1万人。青海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全省有6个民族自治州,5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为215万,占全省人口总数(510万)的42%。省内少数民族以信仰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为多。甘肃省内有44个民族成份,主要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蒙古族等。全省有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39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233万,占全省人口总数(2500万)的9.3%。全省有信教群众261.21%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1%。其中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人数约154.5万余人,信仰藏传佛教人数约43万多人,两者合计占全省信教群众总数的75.6%。甘肃省伊斯兰教教派复杂,全国其它省区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中的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基本都源于甘肃,并程度不同地受甘肃的影响。宁夏、青海、甘肃三省区党政部门和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把民族工作作为维护社稳定的大事来抓。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事业,推动本省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进步,使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目前三省区民族工作形势是好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可以这样讲,近几年是三省区民族工作最好的时期之一。民族、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关系密切。宗教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各省、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三省区在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放寺、观、教堂或宗教活动点,恢复爱国宗教组织,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的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以及开展宗教界的国际友好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过10多年的工作,各地宗教活动已由过去比较混乱的状况逐步走向正常的轨道。当前,三省区宗教工作的形势是好的。宗教活动也是规范的,信教群众人心稳定,各宗教和教派之间比较团结,信教群众聚居地区社会安定。综上所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新疆、宁夏、青海、甘肃4省区党和人民政府在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党中央领导和国家统一之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加大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为今天的西北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民族与社会基础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各省区采取的政策措施1、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脱贫与发展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各省区党委和政府的努力下,西北各省区的农村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4省区部分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和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4省区尚未脱贫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60万,约占4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741万)的9.2%。其中新疆、青海、甘肃三省区民族聚居地贫困人口分别约为83.75万、27.8万和37万,分别占本省区少数民族人口的7.6%、12.93%和15.88%。宁夏回民聚居区贫困人口尚有13.5万。新疆自治区扶贫攻坚方面问题显得较为突出。1999年,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民族聚居区农牧民收入增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农民人均收入下降,1999年全区只完成了16.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返贫户增加,达到19.1万人,两者相抵贫困人口反而增加了2.4万人。至1999年底,新疆“八七扶贫攻坚”实际造册贫困人口还有55.2万人,另按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1999年底的实际调查统计,全区剩余贫困人口为83.75。此外,按自治区温饱标准住户统计,全区670元以下农村人口数量达39.61万户,184.92万人。现有贫困人口基本集中在南疆民族聚居区,已造册的55.2万贫困人口,92.5%分布在维吾尔族聚居的4地州,其中和田地区占63.3%、喀什地区占20.1%、克孜勒苏自治州占4.9%、阿克苏地区占4.2%。针对上述状况,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决心以“决战贫困”的精神,打好2000年扶贫攻坚战,本年度内解决30万造册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制定了切实加强领导、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狠抓扶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到村到户、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和社会扶贫力度,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加大扶贫开发调研和宣传力度、做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结验收工作等多项具体措施。青海省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中有许多是靠贷款脱贫,温饱标准低、还贷包袱重、生产发展缓慢,返贫现象时有发生。1999年青海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全省350万人受灾,造成133万头牲畜死亡,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其中民族聚居区损失尤为严重,部分地区返贫率较高。省党委、政府认为:人们的生活问题与社会安全息息相关,不论是政治稳定,还是社会安定、说到底取决于人心的稳定。而要稳定人心,最基本的是要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贫困和温保问题目前仍然是省内引发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要从本省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本省脱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甘肃省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这2个自治州面积大、人口多,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解决好这2个自治州的扶贫问题,对甘肃省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甘肃省委、省政府对这2个自治州的扶贫工作十分关注,1997年由省民委牵头进行了扶贫调研,省委、省政府根据调研报告召开扶贫开发现场会议,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大省级相关部门协助扶贫开发力度,积极协调大中型企业、事业及科研单位对民族贫困人口比帮扶工作,加快了2自治州脱贫速度。此外,中央自1995年至2000年每年向临夏、甘南两州各拨付扶贫开发资金1000万元,对当地民族人口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希望此项扶贫开发专款能再延长5年以彻底解决2个州的贫困问题。宁夏自治区党委和区政府为尽快改变少数民族聚居的南部山区各县的贫困落后面貌,解决少数民族人口脱贫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攻坚战,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打窖节水灌溉、实施温饱工程和生命工程,开展劳务输出、培育支柱产业、移民异地开发、组织社会包扶、开展闽宁协作、倡导山川共济、实施扶贫到户等多种有力措施,加大投入,使贫困面由97年25%下降到99年的6.2%(不含返贫人数),贫困人口由1997年的52万减少到13.5万从整体上讲,截止1999年底,少数民族聚居的南部山区各县人均粮食达335公斤,人均收入1107元,基本解决了温饱。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各省区采取的政策措施2、宗教事务管理我国西北各省区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这些民族的总人数约1530万人;另有4个少数民族(总人数在200万左右)信仰藏传佛教。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成绩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一是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和落实。二是对宗教事务的法制化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三是爱国宗教人士在宗教职业人员队伍中占据主导和主流地位。四是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然而在一些省区的局部地区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新疆和青海两省区。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在执行政策上的一些编差和工作中的失误,依法对宗教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