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海洋环境管理比较研究目录第一章导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研究思路与方法.-1.4研究框架与创新点-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2.1环境的含义2.2海洋环境的界定2.3海洋环境管理的含义第三章海洋环境管理理论分析3.1环境税理论.3.2外部性理论第四章域外海洋环境管理制度比较分析第五章我国海洋环境管理现状与实证分析第六章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制度建议结语.参考文献致谢一、海洋环境与海洋环境管理“海洋环境”这个单词我们经常使用,作为没有海洋专业知识或不关注海洋的普通人,对海洋环境的概念认识主要是海洋污染,而且对海洋环境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也没有绝对统一的定义,多少存在着差异。目前为,在国内外的著作和文献中通用的海洋环境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1996年美国的89次国会参议员会议上通过的《海洋公约》上指出的“海洋环境”这一专业名词应包括:大洋,美国大陆架,五大湖,邻近美国海岸深至200米或者超过此深度但其上复水域容许开发海洋自然资源的深水区域的海床和底土,邻接包括美国领海内的岛屿的同样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有关这些方面的资源①。在管华诗等人的著作中将“海洋环境”定义为以人类生存与发展为轴心,相对其存在并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海洋自然的和非自然的全部要素的整体。其中包括海洋空间内的水体及其物理、化学、生物要素,海底的地质、地貌及矿产要素,海面及上空的海洋现象等自然固有要素与过程;也包括非海洋自然所固有的,即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人为因素,如海洋污染、海洋次生灾害②。鹿守本的《海洋管理通论》中对以往的海洋环境概念进行了综合整理,海洋环境是指以人类生存与发展为中心,相对其存在并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海洋自然和非自然的全部要素的整体③。根据《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指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河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和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9韩国的海洋环境管理法中明确定义了海洋环境的概念,围绕着海洋栖息生物的海洋水圈、海洋地圈、海洋大气圈等非生物环境,以及包括人类的海洋活动的海洋自然及生活状态。综上所述,海洋环境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如果从大体上寻找共同之处,构成海洋环境的领域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海洋环境的概念是围绕海洋的自然个体要素,即物理、化学、生物要素、海底地理、地貌等构成海洋空间的环境要素。第二,海洋环境的概念是构成海洋空间的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社会要素间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即海洋污染、海洋灾害等,这种人类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海洋环境的非自然要素,即社会要素。如此看来,海洋环境不是单纯构成海洋的自然要素的集合体,也要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反射作用。海洋环境的含义综合以上列举的已有的海洋环境概念和海洋环境的属性,可以将海洋环境的概念整理如下。海洋环境是指围绕海洋的所有空间构成要素以及在人类与这些空间要素间生的一系列非自然属性的行为和其结果的综合体,海洋环境的概念不单纯指海洋的自然要素,还包括非自然要素。对于比海洋环境范围更广的“环境”的概念是指“构成人间的主体的人类周边存在的自然的、社会的事务及其变化和特征的总体”①。并且包括围绕生物体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和社会条件②。可是把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先天的自然属性的环境,社会环境是后天的相关环境,它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结果和特征。与此相同,海洋环境的概念也包含围绕海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海洋环境可以解释为不断与人类间产生相互作用的社会构成要素。人类和海洋间的这种①中国大百科字典271页韩国大百科字典不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会产生正面效果,也会产生负面效果。从海洋环境的社会要素的角度来解释,表现的正面效果是海洋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环境和资源、食粮等。反面效果是指人类对海洋环境的无序开发和利用导致的海洋污染、资源枯竭、灾害发生等。综上所述,海洋环境包括着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的社会要素,因此,不能忽视海洋环境与人类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引发的一系列结果,为了管理和保护海洋环境,在强调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属性和特征。海洋管理的沿革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海洋科技和海洋开发的推动下,海洋管理理论1与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得到较快发展。近二三十年来,人类在探索海洋奥秘、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在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海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新的形势下,海洋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突出地表现在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世界海洋管理的新制度和新秩序,改变了由沿海国在其领海内的狭窄管辖带和其领海之外的公海自由构成的传统海洋管理;多数沿海国家倡导对海洋,尤其是对海岸带实行综合管理的新理念。从此海洋环境资源保护和海洋综合管理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海洋作为临海国家的一项重要自然和经济资源,其地位也从以前的力图有效的开发利用为主,转向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的战略高度。世界各大临海国家都针对自己国家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海洋管理体制。就管理的形式来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分散型管理,二是相对集中型管理,三是集中型管理。然而,从各个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可以看出以下两点:第一点,无论是哪种管理类型,分散的、相对集中的、还是集中的,都有一个统一的执法队伍。这个统一的执法队伍有的是海洋综合部门管理,有的是直属国家管理,或者是国家有一个部「〕管理。例如美国、瑞典、加拿大这些国家都有海岸警备队,英国有皇家海岸警备队,日本有海上保安厅等。第二点就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海洋战略地位的提升,实行综合管理己是现在海洋管理体制建构的一个普遍趋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海洋管理的国家之一。对海洋的管理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周代。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家科委设置了海洋组,60年代中期,国务院设立了专门从事海洋管理和组织、指导海洋事业发展的政府机构一国家海洋局,至90年代,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家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建设,通过广泛地调研、论证和协商,决定在改革原有国家海洋局职能和职责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海洋综合管理的体制框架。通过十年工作,业已形成中国海洋综合管理现行的系统,包括国家海洋局一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厅局一县、市局(处、办)行政管理系统、中国海洋行政执法系统(中国海监国家总队一中国海监海区和省、市、自治区总队一中国海监沿海市、县支队、大队)和中国海洋调查、监测、科研、预报、信息、标准等公益服务保障系统。目前这三大系统已基本建成,且能基本保证中国海洋综合管理任务的需要,当然还需进一步完善并不断提高其装备技术能力。第三章海洋环境管理理论分析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制度研究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纠正外在性的方法也称为“庇古税”方案。【’4】在我国目前治理环境中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够,很多企业认为要想排污,要想获得排污指标,就必须交钱。他们不做相关环保支出,他们就无法生产。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被动环保”的状况,环境保护拖了他们的后退,成了他们生产的累赘,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环境保护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环境税则是国家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的特点。税务机关凭借着国家政权的力量征税,具有极大的威严性。另外,新增某一税种时,都要经过国家认真讨论,并立法,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它有更多的时间被人们了解、接受。开征环境税的过程中,人们会很自然地认识到保扩环境是每个公民和单位应尽的责任,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自觉地把环境保护纳人自己的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轨道。3.3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外部性。外部性是伴随着生产或消费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可以把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种类型。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5]海洋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其表现是:周围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疾病发生率上升、海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水生生物死亡影响渔业收入、增加处理污水的费用、设备折旧加快、旅游收入减少等。一般认为,外部性的定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条件1:设经济主体A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包括了一些实际(即非货币的)变量,这些变量的值由其他主体(个人、公司、政府)的行为决定,而且这些行为并非出于故意要影响A的福利水平的目的,外部性就出现了。条件2:活动影响他人效用或者进入他人生产函数的经济主体,如果没有以赔偿的形式,为其活动接受(支付)等于对他们造成的效益(或费用)的价值量,就会产生外部性。一般来说,当满足条件1时,不论支付是否发生,就可以确定外部性存在。如果合理征税和收费,就会迫使污染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至少可以把外部性降低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只使用条件1作为外部性的定义,可以不用事先假设产生效率和帕累托最适度的定价措施,管理部门就能够从中推导出符合政策目标的价格和税收。因此可以说,如果满足条件1,就存在外部性。如果外部性产生的都是不经济影响,包括与此相关的无效率和资源配置不3.2环境税理论环境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凭借其主权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的程度进行征收的一个税种。目前,很多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征收环境税,成为他们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环境税可溯源到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的庇古税。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等。这种税即被称为“庇古税”。庇古税在解决环境问题上采用的是古典教科书的方式,属于直接环境税。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所以也是一种从量税。庇古税的单位税额,应该根据一项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均衡点来确定,这时对污染排放的税率就处于最佳水平。[I3】按照庇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第三章海洋环境管理理论研究当,就需要第二项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合理定价或税收、补贴能够消除外部性,但是在现实社会中,问题往往要复杂得多。因此,条件1和条件2加起来构成“帕累托相关外部性”,即妨碍满足帕累托最适度必要条件的外部性。我国的分散型行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条块分割,各项海洋第四章我国海洋环境管理制度分析管理职能和职责的分散、交叉与重叠,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且效率降低,如在海洋工程环境评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海洋部门与环保部门的“一事两管”问题。二是各行业主管部「1容易只考虑本行业存在的管理问题,造成海洋管理其他目标的丢失,突出的表现就是个别生产性行业部门对海洋环境污染的轻视。三是海上执法队伍不统一,执法力量分散于海监、渔政、港监等多个部门,这种执法格局大大削弱了海洋管理能力,使海洋管理职能部门难以履行好国家赋予的海域协调管理职责。四是国家海洋局管理部门行政级别偏低,又没有海洋综合性的基本法律制度支撑,无法满足海洋管理的统一和协调要求域外海洋环境管理比较分析美国是世界上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最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就通过了《海岸带管理法》,并建立了国家管理海洋及资源,保护海洋,并具有海洋科研和技术力量为全国提供服务,制定国家海洋政策,参与国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