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初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5篇《麦田里的守望者》告诉我们,我们一生都要等待和观望。等待是很痛苦很痛苦的。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初中麦田守望者读后感8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初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1每个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太多的遗憾、偏执、荒唐、颓废、甜蜜与欢乐,使日子变得寂寞又温暖。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色麦田中,我想起了一个曾经的坏孩子霍尔顿。霍尔顿是一个出身在富裕中产阶级家庭的十六岁少年。他的父母按照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将他送到收费昂贵的潘西中学读书。但在霍尔顿看来,潘西确实是个“阴森可怕的”“糟糕透顶的学校”。校长是最“假仁假义”的杂种,教职员也都是“假模假式”伪君子。他的同学要么是整天只知道追逐女生,疯狂酗酒的浪荡子,要么就是难得刷牙、指甲随处剪得邋遢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真是苦闷急了”、“寂寞得要命”。学习成绩因此也一塌糊涂,除英语外,其余四门功课成绩均不合格,以致被学校开除。文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们很难相信这个句话是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的确是这样,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力的伪君子。他们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是成熟的为了某种理想或精神而牺牲的人是可笑的。就连孩子们读书,也是为了日后能买辆凯迪拉克之类的东西。霍尔顿曾经对妹妹说,他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一群小孩子。相信很多人也拥有过类似的理想,可是后来长大就因为现实等某些原因就放弃了原本追逐的,转而为生活成为所谓的“成熟男人”。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小时候,我们不懂人情世故,简简单单。如今,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与内心的小叛逆都隐藏在心中,说话也是字字斟酌;学会了欺骗;学会了假笑;为了追名逐利,麻痹自己的内心。我们离那个曾经的麦田里的小男孩越来越远,愈来愈认同那些大人们的人生观,做着与他们一样的事情,我们为了生活背叛了自己的心灵。初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2那天去书店,我从一大堆世界名着中挑了一本很薄的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出色。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抽烟酗酒,不求上进,但是,他还不至于沦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为在他心底,一直还存有美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初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3、读完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他的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的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却是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却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叛逆。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霍尔顿是明智的,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的朴素和善良,是他所在的年代很少的,虽然他的有些思想还比较幼稚,虽然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反抗现实、向往美好世界的纯洁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作者借助笔下的霍尔顿,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自己的想法,用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那所谓“叛逆”的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大人与青春期少年之间的代沟。霍尔顿的那个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那个为了不让小孩子掉下悬崖而站在悬崖边救孩子的形象,那个纯洁无私的想法,天真幼稚却又些许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初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4读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老师,把你带入浩瀚的天地;读一本好书,就像一双眼睛,带你浏览广阔的世界。我十分喜爱读书,其中很欣赏的就有这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霍尔顿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无心读书,只能被开除,又想离家出走,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理想一一破灭,后来在他天真可爱的妹妹的话中,他最后还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起初,我在读的时候对它的印象并不深,直到后来我了解到了50年代美国情况后再读这本书时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也让我知道了越读越懂的道理。我喜爱这本书不仅在于它生动的情节与细致的描写,更在于它所包括的丰富内涵。就比如说乘火车这一章中,我见到的人和事就告诉了我们,母爱是一种本能,那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是全然的、不求回报的付出、陪伴与支持。以及兄妹情中,我为妹妹买唱片中的一处,可以深刻感触到这样一点是: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与支持的人,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使我们走得更远更精彩。而这本小说却正是剖析了从主人公的憎恶虚伪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虽然霍尔顿的结局并不佳,可是他有理想,只是无法实现。而有些人呢?只是碌碌无为,漫无目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理想是一盏明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学习才会有动力,让我们大家都来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吧!初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5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多大的期望,可是最后看了5页,他就把我吸引了。而且我还有一肚子的感想。不知道我的同龄人是否在看这本书,或者听说过这本书,或是什么都没有,还是我根本就不该看这本书。因为书中的主角霍尔顿,才十六岁就抽烟、酗酒、逛夜总会,在电影院里消磨时光,彻夜不归。这不是一个标准的不良少年吗?也有人说,他并不是自甘堕落,而是被现实所逼,出于无奈啊。我既不同情他又不憎恨他,也不像书中的“序”所说的认为他仅仅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代表分子。我只是觉得不管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青年人都要经历思想上的一段彷徨期。霍尔顿正是处于这段时期。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这段时期才能真正长大。所以我们不能以偏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对待自己的成长。霍尔顿说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说得好像义愤填膺,可这只是大人对他的美好期望。他们希望他有一个光明的前程,不为温饱、就业等问题发愁,买辆私人汽车也是幸福生活的表现之一啊。霍尔顿认为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大部分都是势利的伪君子,社会上也充满了“假模假式”的人。他只爱孩子,认为只有孩子才不被成人世界所污染。这更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他刚刚接触社会的中心,还无法接受成人之间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以为一切不真实的东西都是虚伪,刻意的虚伪。所以他的理想只是做一个看护在麦田里做游戏的孩子的所谓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而且他还冒出个要到美国的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住在一间草屋里,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和任何人交谈的荒谬想法。这正表现了他不敢面对现实和内心的怯懦。霍尔顿就这样化软弱为痛恨,夸大了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还强加给别人许多他的主观想法。他把整个社会都说成是没有真、善、美,只有假、丑、恶的世界,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们又何尝不是呢?都在所谓的“叛逆”者,自作聪明地厌世嫉俗,却不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俗气的表现。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所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可我们还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在比我们的社会阅历多得多的长辈面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贬得一文不值。我时常想,我们可以在一觉醒来时抛弃一切原有的旧观念,尝试着用一种新的眼光看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从中发现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也许只有到那时,我们才不会再是幼稚的孩子,才能担负起成长的责任。抬头看看蓝天,它很宽广;低头看看大地,它很坚实;感受一下周围的环境,它很温暖。我们就是在这样美好与宽容的怀抱中长大,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