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任务带动网络科学研究的尝试——如何选择网络科学研究的载体二OO九年十月十六日李德毅复杂网络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DeyiLileedeyi@tsinghua.edu.cnOct.112008一年前我在北京大学的发言:用科学任务带动网络科学研究的尝试——如何选择网络科学研究的载体二OO九年十月十六日李德毅(一)网络科学十年研究思考TenYearsHistoryforNetSciWatts,Nature,1998Barabási,Science,1999PhysicsNetworkPhysicsAlbertBarabási(1967-,Hungary)RékaAlbert(Ph.D.in2001)StevenStrogatz(1959-,America)DuncanWatts(1971-,America)WS小世界模型(1998)BA无标度模型(1999)网络科学的兴起Atwenty-firstcenturyscienceIfhandledappropriately,dataaboutInternet-basedcommunicationandinteractivitycouldrevolutionizeourunderstandingofcollectivehumanbehavior.——DJWatts,NATURE,1February2007Iwanttomakesenseoutofthis,howdoIdoit?NodeActivityLocalEffectHeterogeneityPreferentialAttachmentinEvolutionChallenge:basic,butveryhardHowtounderstandnetworks?网络科学不是研究所有的网络,也不是纯拓扑学研究,要反映节点主体性和异构性、局域影响性、拓扑不均匀性和随时间演化过程中的偏好依附性的复杂网络,弄清网络拓扑、节点和边的属性与网络动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NetworkScienceandEngineering(NetSE)ResearchAgendaAReportoftheNetworkScienceandEngineeringCouncil(V1.1)2009.9NetSECouncilIn2008,theComputingCommunityConsortium(CCC)intheComputingResearchAssociation(CRA)chargedtheNetworkScienceandEngineering(NetSE)CouncilwithdevelopingacomprehensiveresearchagendathatwouldsupportthedevelopmentofabetterInternet.Thisreportconsistsof–SynthesisChapterthatdescribesinmoredetailtheimperative,challenge,opportunityandelementsofaresearchagendatoimprovetheInternetanddeepenourunderstandingofsocio-technicalnetworksand–ThereportsofsixWorkshopsinOvercomingBarrierstoDisruptiveInnovationinNetworking;TheoryofNetworkedComputing;ScienceofNetworkDesign;Behavior,ComputationandNetworksinHumanSubjectExperimentation;NetworkDesignandEngineering;andNetworkDesignandSocietalValues.EllenW.ZeguraProfessorof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chairNetSECouncil:CharlieCatlett,ArgonneNationalLabsDavidClark,MITMikeDahlin,UniversityofTexas-AustinChipElliott,BBNTechnologiesandGPO(ex-officio)JoanFeigenbaum,YaleUniversityStephanieForrest,UniversityofNewMexicoMikeKearns,UniversityofPennsylvaniaEdLazowska,UniversityofWashingtonHelenNissenbaum,NewYorkUniversityLarryPeterson,PrincetonUniversityJenniferRexford,PrincetonUniversityScottShenker,UCBerkeley/ICSIJohnWroclawski,USC/ISIEllenZegura,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NetSEProgramTheNetSECouncilkickedofftheireffortinJanuary2008withameetingatNSF.USNSFCISE(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hasissuedanewCross-DirectorateSolicitationwhichincludesNetworkScienceandEngineering(NetSE)asacross-cuttingresearchprograminAugust2008.2009年9月美国发表的NetSEResearchAgenda对网络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Akeybarriertomakingnear-termprogressisthelackofadequatesupportforexperimentalresearch.Thefieldofnetworkingresearchbeganasanexperimentaldiscipline,andmanyfundamentalnetworkinginsightshavecomefrombuildingandusingprototypesystems,aswellasmeasuringexistingsystems.Akeybarriertomakinglong-termprogressisthelackofaformalintellectualframeworkforunderstandingnetworking2009年9月发表的NetSEResearchAgenda建议NSF资助网络实验设施和实验方法持久研究Fundingagenciesshouldrebuildtheexperimentalcapabilitiesofnetworkingresearchers,throughfundingindividualsystemsbuildingefforts,providingadequateandpersistentsharedexperimentalinfrastructure,andsupportingresearchthatleadstocontinuedimprovementsinexperimentalmethodology.Experimentalworkisexpensiveandlong-term.网络科学研究形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用什么样的实体去证实其有效性?在实验室做科研不能做“观光实验”,沿着别人设计好或者已经发现的“风景”路线走。自己所作的实验研究,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去发现,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在理论里试验,很苦闷,很没有意思。——崔琦2009年9月5日载体:承载网络科学研究常用的实体生命科学中的各种网络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网络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网络各种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网络科学研究的难点:载体的选择研究什么特定的科学问题?被选择的载体的大众性?研究效果的被认可性?如何简化载体的复杂因素?基础研究没有载体是不行的!选择载体常常比确定科学问题更难!(二)用科学任务带动科学问题研究基础科学研究的特点基础科学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长远的研究努力,甚至没有穷尽的时候基础科学问题待解决的程度(里程碑指标)难以预先明确确定和精确量化基础科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探索性和交叉性众所周知,基础研究和科学突破是应用研究或者技术创新的先导。但另一方面,技术发展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更为重要的源泉。在某些情况下科学存在于技术当中。当前,活跃的信息技术可以成为信息科学的先导,可以用科学任务带动科学问题的研究。用科学任务带动科学问题研究的先例南极科学考察探月、绕月、驻月工程NSFC提出的《试听觉认知计算》科学任务有明确的目的性!《视听觉认知计算》的科学任务在正常的环境下,标准的城市和城际公路上,从北京到天津/深圳,无人自主驾驶车,混迹在正常交通流中,表现出驾驶员的智能——驾驶员的视听觉认知计算能力。项目为什么能够列为重大计划?提高汽车电子的国产化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民生成果辐射到各种特种车(尤其是残疾人用车),改善性能科学任务不同于工程任务,更不同于工程建设,不要求直接为GDP作出贡献。用科学任务带动基础研究的好处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基础研究宜散不宜聚;而当前网络科学的综合性和多学科特点,又要求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甚至跨学科的交叉,这是一个大科学的时代,要求能聚能散才行用科学任务带动科学问题研究,可以有效改变难聚易散的现状(三)选择载体的指导思想有限目标一个特定载体,不可能反映网络科学的全部研究内容,但所承载的科学问题应该是国际上很活跃的学术前沿当科学问题变更时,载体有一定的可塑性载体能够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有较好的普及性和被认可性稳定支持有较长期的网络科学研究基础有较好的科学实验环境和条件稳定支持和长期资助集成升华具有汇聚网络科学研究成果的便利性研究成果能够很快地指导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跨越发展目的明确,标志性水平明显,可显示,可比较能够在全球网络科学研究中体现中国的学术水平和状态当前,什么样的科学任务既能满足国家战略急需,又能带动网络科学的研究呢?科学任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成为带动网络科学研究的前提。(四)科学任务的选择和任务的形式化科学任务:城市交通缩微模拟对典型的城市区域、道路环境和特定时段,通过缩微模拟,说明自主驾驶车的数量、分布、动力学行为和道路拥挤程度的关系,并论证成果的普遍性意义。不要求发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万能数学公式,但缩微模拟研究有助于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什么把城市交通缩微模拟作为网络科学研究的载体?1.以城市交通为载体的网络科学研究有前期积累。2.《视听觉认知计算》重大项目为缩微自主驾驶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3.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太多的杂音,没有找到其中最根本的科学问题。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增长图2009.10时间数量(万辆)3881002003002007.052003.081997.0219496年2年4年48年“交通拥堵问题,根本上说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历史问题、文化问题,也可以说是土地利用问题、城市形态问题。”“中国乃至全球出现的城市交通拥堵困境,是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各种因素无序竞争、叠加的结果,是一个过渡的状态,城市还远没有进入到一个节约、生态、畅通的稳定态。”“城市交通的属性特征及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全世界认为的科学之谜。”悖论:“交通整治,越治越堵”拥堵添车扩路悖论:“交通整治,越治越堵”城区拥堵投资建路扩大都市圈人均日出行距离增加悖论:“交通整治,越治越堵”交通拥堵打通微循环多修支路多修快车道和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