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作为一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要备课,备课是教材和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网友整理的《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2、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3、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本节难点:我国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和移动规律;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教具: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自制投影片)、影响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自制投影片)、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示意图(自制投影片)。课时:2课时。讲授提纲: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及特点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二、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1、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2、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3、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4、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三、干湿地区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2、干湿地区的类型3、干湿地区的分布4、干湿状况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提问]什么叫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雹统称降水)。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学习新教材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板书]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1、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形成[板书][提问]大家记得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和夏季各吹什么风吗?它们的特点如何?[教师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叫冬季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偏南风,叫夏季风,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通常把夏季风能够吹到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范围[板书][展示投影片]看“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提问]结合我国地形考虑,我们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降水状况[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有何关系?(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板书][教师总结]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我国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1页“读一读”的课文,并且观察有关“荫房”的景观图。[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提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讲解]同学们所说的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规律。那么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又有何特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新教材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提问]分析这四个地区各月降水的分配情况,有什么共同特点和差异?[教师归纳]共同性:降水相对集中,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说明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差异性:南方降水多,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即雨季长;北方降水少,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即雨季短。[过渡]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有这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降水形成的原因来解决这个问题。2、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形成[板书][教师讲解]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强烈,雨季的开始和结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当夏季风带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和冷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较轻而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暖空气降温,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锋面雨(看“锋面雨’示意图投影片)。由于降水地区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所以叫“雨带”。这个雨带是随冷暖空气交汇面的移动而移动的。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板书][读图练习]结合中国政区图和课本第52页雨带图说出五月,六月,七、八月,九月主要雨带的分布地区。五月:南部沿海;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提问]分析六月和七、八月两幅雨带图,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六月份时长江中下游处于雨季,进入七月份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单一暖气流影响,天气晴朗,降水较少,形成了伏旱天气。[读课文]指定一学生朗读课本53页“读一读”中的短文“江南的伏旱”。4、降水的年际变化[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阅读“北京1951~1978年降水量曲线图。”[提问]从曲线图中看,北京哪年降水量最大?哪年降水量最少?两年之间年降水量相差多少?(1959年,1965年,约相差1000毫米)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归纳]可见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足很大的。但是各地的年际变化也不相同。一般说来我国南方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北方大,西北最大。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在降水过多的年份,常常引起水灾。相反,在降水特别少的年份,则容易发生旱灾。三、干湿地区[板书]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板书]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读图练习]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3、干湿地区的分布[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用投影片),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2教学目标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4.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教学建议知识结构:参考资料,少熬夜!教材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时空分布怎样不均,为什么造成这种不均,教材首先指导学生通过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寻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利用已学过的东亚季风的知识,分析季风对我国降水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区域降水特点,结合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通过阅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指导学生找寻规律,并分析东部地区雨带的南北移动所造成对降水的影响。通过阅读《北京1951~xx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发现降水的年际变化,分析成因及造成的影响。对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教材明确指出是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划分,并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重点和难点:重点: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难点: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降水作为气候要素的组成,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独特的降水特点,主要体现在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季风造成的。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夏季风登陆的早晚及它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降水特征。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主要原因,突破难点。针对选学部分,教师可就教学情况,适时加入,这对学生把握我国的降水特征是必要的。本节课中所使用的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是读图训练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加强学生这部分训练。并明确一些重要的降水指标,如200mm、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教法建议本节课所得结论是通过分析得出,在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应是提供数据和资料,让学生去分析和归纳,去探索成因,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计划授课2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去过西北地区的同学描述一下不仅如此,我国降水的分布也相差悬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我国降水的特征。〔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出示投影片〕①新疆民居②黄土高原民居③江南民居〔提问〕为什么这些民居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与当地降水有何关系?〔讲授〕要了解这些,离不了“中国年降水量图”(出示地图)。〔提问〕同学们注意观察800㎜、400、50㎜等降水量线的位置。然后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这三条等降水量线所在地区的居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当地的降水特点以及降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4.雨带移动与雨季干湿地区探究活动活动目的:使学生增强读图和分析图表的能力;帮助学生记住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规律。活动具体思路:1.安排学生读图,并且描述各个城市在降水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2.以100毫米降水为界线,看看四城市的降水是什么时候开始增多,什么时候开始减少的。3.思考:降水量的增多与减少意味着什么?(降水量增多意味着随着雨带的移动,该城市已经处于雨带控制的范围;降水量减少意味着雨带已经南移)4.给学生几条红色的纸带,用它来表示雨带,安排学生按照图中所示,按照时间的顺序,将雨带贴在不同位置,并在旁边标明时间,最终总结出规律。《降水和干湿地区》地理教案3教学目标1.理解季风活动与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关系,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大致情况。2.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3.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以及利用不同的干湿状况进行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重点1.干湿地区的分布。2.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教学难点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成因。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读图法相结合。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媒体中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提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出现在几月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教师订正】每年的7月、8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则出现晴朗少雨的天气。正值伏天蒸发旺盛,而降水不足,但此时恰值水稻生长旺期,极需水分形成伏旱。【提问】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伏旱吗?学生回答。【教师订正】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同学也积极为灾区捐物捐钱,贡献了我们一份爱心,那么为什么1998年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伏旱”而出现了特大洪水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讲授新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