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可穿戴计算与移动计算学术会议及征文通知可穿戴计算和移动计算作为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该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沟通和合作平台,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图形学和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业委员会协办,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可穿戴计算与移动计算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6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主要邀请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就移动计算、可穿戴计算、普适计算、人机交互、增强现实、无线传感网络、移动通信与网络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展开广泛和深入的信息沟通、学术交流和合作,共商如何迎接国际未来计算的挑战。这次会议特别邀请产业和应用领域的代表,就中国可穿戴计算和移动计算发展和重要领域的应用进行专题讨论。在此,真诚的邀请您,踊跃投稿并参加该次会议,交流可穿戴计算和移动计算技术的最新成果,同时领略天府之国的瑰丽风光。会议征文范围如下:可穿戴计算系统可穿戴技术系统设计、输入装置、可穿戴显示、电子织物和电池;交互及工业设计;面向环境感知或认知状态的可穿戴传感器及网络;电源管理、散热及制造等技术;可穿戴和移动计算软件体系结构(包括能使可穿戴计算机利用环境计算设施的软件支撑系统);可穿戴计算操作系统,包括调度、安全和能源管理等问题;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身上网络(onbodynetwork),以对和其他可穿戴系统、普适计算系统、Internet网的交互支持;移动计算数据库问题;移动计算的可信性和安全性问题。基于智能手机的可穿戴计算机智能手机的移动应用软件;基于智能手机的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的硬件扩展:传感、新I/O和模块;基于智能手机的可组合的计算机系统。可用性、人机交互和人因工程可穿戴、移动计算的人因工程问题;移动人机交互,包括单(双)手释放、语音交互、感知增强、触觉交互及人为中心的机器人;用户建模,用户评估,结合可穿戴计算和普适计算的接口设计;移动、可穿戴计算中的社会、健康、隐私问题;支持社交网络计算、可视化和增强的可穿戴计算社区和可穿戴计算技术;基于增强现实、介入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移动与可穿戴计算的应用可穿戴计算、移动计算系统在消费电子、工业、军事、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时装、聪明衣物中可穿戴计算;面向残疾人、老年人辅助的移动和可穿戴计算应用;移动、可穿戴计算机作为大系统构件在增强现实系统、训练系统、协作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可穿戴计算技术的性能形式化评估,和现有计算技术的对比。征文范围局限于以上内容,欢迎其他相关论文投稿。论文提交、录用通知和发表提交日期:5月20日前。提交格式:.doc文档提交方式:以邮件附件方式发送到xiahousj@uestc.edu.cn。录用通知日期:5月30日前。会议录用论文将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增刊的形式刊出。优秀中文文章将推荐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正刊发表(EI核心源刊)、优秀英文文章将推荐到《Journal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正刊发表。论文由作者单位进行保密审查,作者本人应保证来稿的原创性,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稿件撰写中请参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稿件格式需求(=231)或附件2征文格式要求。会议有关事项:一、会议日程安排会议日期:2009年6月20日-2009年6月22日报到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二号电子科技大学宾馆,宾馆信息请访问:=3会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校内乘车线路:电子科技大学及宾馆位于成都市市区内,交通方便,距火车北站15分钟车程(可搭乘34路直达),距飞机场约25公里(搭乘机场大巴至岷山饭店转乘45路可达,搭乘的士约30分钟车程)。会议日程:2009.06.16:开幕式;大会专题报告;参观电子科技大学移动计算中心;2009.06.17:分组报告;学术交流;2009.06.18:中国计算机学会可穿戴学组成立及闭幕式。二、会议特邀专题报告(4-6个)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具体另行通知。三、其他有关事项说明1.会议相关费用参加会议的代表每人会务费为900元(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750,学生为650元),会议期间食宿自理。请各位代表于5月20日之前,将附件1内的回执填写后传真至028-83207539或Email至lixy@uestc.edu.cn。2.会议联系方式:学术论文联系人:夏侯士戟会议安排联系人:李薪宇会务组电话:028-83207539传真:028-83207539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可穿戴计算与移动计算会议组邮政编码:610054附件1会议回执姓名职称性别到站时间住宿要求工作单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回程票(时间、车(班)次、到站、票种及其他)-------------------------------------------------------------------------------附件2征文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采用“自定义”:宽度——22cm;高度——31cm。正文上空:3cm;下空:3.49cm;左空:3cm;右空:2.4cm。2文档设置在“格式”菜单中,将全文设置为:1)段落——(1)行距:固定值为15.6磅;(2)对齐方式:两端对齐。2)字体——中文:宋体;英文:TimesNewRoman。3)字号——5号。4)中英文标题、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采用通栏排版,正文部分采用双栏排版。3论文层次总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作者——四号仿宋居中;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六号宋体居中。一级标题1——四号黑体顶格排序;二级标题1.1——五号黑体顶格排序;三级标题1.1.1——五号楷体顶格排序;中文摘要、参考文献——小五号楷体;英文摘要——五号TimesNewRoman。4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1)基金项目:指论文产出资助的部省级以上的基金项目及编号,多项基金列出时,其间应用“;”隔开。2)作者简介内容:出身年,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5数理符号正体用法1)计量单位,如kg、rad、mol、lm、A等;2)数学符号(1)固定意义的函数符号,如sin、tanh、arccot、exp、lim、lg、ln、e(自然对数的底)等;(2)运算符号,如div、grad、d(微分号)、(有限增量符号)、ent、j和i(虚数)等;(3)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如max、min、def、Re、Im、const等。(4)下角标中的非物理量。6数理符号斜体用法1)量符号,如T(温度)、(粒子注量)等;2)变数及变动的函数,如x、y,函数g(x)、f(y),参数a、b、c。2)矩阵、向量、矢量均用黑斜体。如矩阵A。7公式输入设置的尺寸定义标准10.5磅;上/下标6磅;次上/下标5磅;符号10.5磅;次符号10磅。8插图的处理(样图见图1)8.1图的宽度≤7cm(半栏)或≤14cm(全栏);图空图与正文的水平及垂直距离均为1cm。8.2字号和字体图中的坐标值及物理量和单位的字号均用6号。字体选定为:中文宋体,英文TimesNewRoman。物理量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采用斜体,单位采用正体,如t/h、f/GHz;坐标值不能用1En的形式,而应用10n表示。8.3线条粗细实线为0.75磅;虚线和坐标轴为0.5磅;箭头采用统一的样式,后端大小设为最小;即:。9表格建议使用三线表,表题用小五号黑体,表中字号选定为六号宋体,采用居中对齐方式,样表见表1。10参考文献的格式表1计算值ds1及实测值ds2Ik/mAds1/mmds2/mm0.50.05610.06501.00.07020.08021.50.08860.097520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v/cm1100500T/(%)图1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1姜书俭,黄书万.电阻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2吴跃,余水,傅彦,等.Internet数据库访问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30(1):58-61.3PopovicZB,WeikleRM,KimM,etal.A100-MESFETplanargridoscillator[J].IEEETrans-MTT,1991,39(2):193-199.4刘万明.三维复射理论及其在雷达截面分析中的应用:[学位论文][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992.5惠梦君.奥氏-贝氏体球铁的发展[C]//全国铸造学会奥氏体-贝氏体球铁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部,1986:33-34.6电子文献标注格式:作者、题名[J/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