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讲:杨伟2本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由平时表现和作业构成。凡无故旷课一次,从平时成绩中扣5分,直至扣完为止;旷课达4次及以上者,考试不及格。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3主要参考教材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研究对象:大气、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控制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固态、气态、液态?所牵涉到的知识:大气污染气象学、数学模型……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固态、气态;理论,模型(细化)我国以及全球性的一些问题明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学习对象、内容和目的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概念,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内容简介首先是一个将课本教材变薄的过程!5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一、大气圈及大气组成678二、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91.大气污染系统(AirPollutionSystems)10排放源源控制大气受体受体人类动物植物物质反应自动控制技术立法行为排放源大气受体污染物混合化学反应112.大气污染的研究内容大气污染物来源控制方法大气污染物的大气行为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立法和控制措施12通过大气传播的污染物源有很多:发电厂,工业,机动车尾气,家庭烹饪,生物燃烧等13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141.温室效应GasContributiontoglobalwarming(%)CO257CFCS25CH412N2O6151617①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增加了0.3~0.6℃(1995年是记录上最暖的一年),海平面高度增加了10~25cm。②气温和海平面高度仍会持续上升。众多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到2010年气温将增加1~3.5℃,海平面上升15~95cm。③气温升高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④人类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得到的几个重要结论:182.臭氧层破坏192.酸雨酸沉降是指某一平面上具有致酸潜势的物质的积累。致酸物质是自然和人为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致酸物质按存在形态分为干和湿两种。203.酸雨2005200421我国酸雨特点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酸雨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包括浙江、江西、福建、重庆、湖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与06年相比,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湖南省南部、贵州省中部、四川省东北部和广西西北部酸雨污染有所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