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长春市融资路径选择长春市金融办当前我们面临的宏观金融形势是通胀抬头、政策趋紧。通胀抬头的持续影响是物价普涨(资源升值、货币贬值)、货币债务缩水,对负债主体有利;政策趋紧的现实影响是银根缩紧、回收流动性,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地方政府现有的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挤压。综合上述影响,对地方政府而言,长期看负债压力减弱,但当期的融资压力骤增。一、在政府融资方面的探索今天的联席会,敏锐地结合当前形势探讨融资路径选择问题,恰逢其时,有的放矢。下面按照会议安排,介绍一下长春市在政府融资方面的探索。我们检索了一下,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大体包括六类,即开发性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信托计划、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长春市政府融资主要依赖前两类,即开发性贷款和商业贷款,占到政府融资总额的95%以上;信托计划在去年国家规范平台贷款后得到关注;长春市地方债券份额较小,近三年来仅通过融资平台——长春市城市开发集团发行过一笔8亿人民币的平台债券。去年以来,长春市高度关注政策环境变化,专门指派一名搞财政出身的政府副秘书长配合常务市长和建口市长,统调政府融2资工作。为保证资金链条,我们共开展了“确保平台过关、拓宽融资渠道、探索股权投资”等项工作。(一)确保平台过关大家知道,当前地方政府的开发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基本是通过融资平台加财政还款承诺函的方式取得,因此这次国家清查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对长春市这类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的城市影响较大。粗略统计,截至去年6月末,长春市共设政府融资平台公司39家,平台负债余额688.5亿元。市属两大平台的覆盖率仅为49%和17%,形势严峻。针对困局,市政府决定:一是归集政府类资产及公益性资产,符合规定的注入平台公司,二是归集政府可控的经营性资产及收费权,部分注入平台公司,三是政府持有的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划入平台公司,四是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费等财政资金划入平台公司,充实资本金,五是将部分地块的土地收益权让渡给平台公司,补充资本金。今年五一节后,银监部门向市政府通报情况,对我市所做的探索努力给予了认可和肯定。(二)拓宽融资渠道必须承认,在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城市,银行系统仍然是融资主渠道,社会融资及资本市场还难担重任。针对现有的银行类融资渠道,我们并没有创造出多少新东西,但在形势紧缩后,我们开始较多地利用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等手段和渠道。中银租赁、工银租赁、交银租赁就是在短短半年内陆续成为长春市的合作伙3伴。十亿到几十亿的资金在较短时间内即能为工程项目所用,我们的轻轨施工、快速路网建设都借助了租赁计划得到了快捷有力的资金支持。还有必要说一下代建制。严格讲代建制不是一种融资渠道,而是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模式,故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的融资需求方式。因此,每当融资出现管控,对代建制的需求就增强一些。去年以来,长春市的部分给排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及高速环路建设就采用了BT/BOT等代建模式。(三)探索股权投资近两年股权投资风起云涌、方兴未艾。从西安设立“开元城市发展基金”得到启发,我们也在探索设立城市发展基金类的股权投资基金。尤其是去年具有国际投资背景的软银集团来长春后,一系列股权投资理念、投资模式开始触动省市高层领导的神经,吉林省及长春市现已确定与软银共同打造“低碳循环经济投资基金”、“长吉一体化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并藉引进软银集团之机,推出了地方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股权投资将为未来政府直接融资提供市场化的舞台和更为广阔的天地。二、关于政府融资路径选择的思考长春市正在制定政府融资的相关规划,确定的规划理念是:短期内利用成功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当期发展需要;中期要4控制好融资规模、还款节奏、警戒线和债务风险;长期则应形成科学的融资制度和体系,包括如何融资、如何用资、如何还款、如何监督、如何控制规模、如何评价效率等内容。政府融资的核心问题是融资效率和风险防范,关键是利用和完善制度。一是要借鉴国际金融组织的项目管理办法,对政府性债务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事前严控、事中监控、事后问效的管理机制。二是可以赋予财政部门在政府性债务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的一票否决权,扼制高风险政府性债务项目占用有限政府金融资源。三是要建立债权保全的常规机制,必要时可采用法律诉讼和预算扣款等手段,进行债权保全。四是要建立规范的偿债准备金制度、债务风险预警制度,确保偿债准备金及时足额存入专户,对债务风险进行动态监控,为抵御融资债务风险提供稳定的财力保障。另外,还应采取多种融资方式,规避单一融资模式带来的风险;积极尝试利用各种操作手段,降低融资成本;探索资产证券化等辅助融资模式,并逐步探索市政债券等长期融资模式,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资金紧张期,政府融资是当务之急。在还款高峰期,风险控制是重中之重。如遇到资金紧张和还款高峰叠加期,政府融资则是又急又险,做好融资工作简直就是一项艺术。5大连市多渠道融资的有关情况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去年以来,央行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明显收紧。为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我局在加大力度组织信贷投放的同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股权投资、债券发行、信托融资、信保融资、租赁融资等,2010年我市共实现融资2639亿元。今年1-4月份,实现融资636.5亿元。下面,就有关工作与兄弟城市进行交流和探讨。一、积极组织引导,切实加大信贷投放2010年,我市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23亿元,增长26.4%,高出全国6.7个百分点,位列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一。今年前4个月,在信贷政策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我市新增各项贷款余额385.5亿元,增长19.7%。截至4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94亿元,贷存比为80%。一是建立全市信贷资金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安排部署信贷工作。2008年末,为贯彻落实中央“三保”方针,积极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市建立了信贷资金调度联席会议制度,主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市金融局、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局负责人为召集人,全市银行机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我局。联席会议定期分析信贷形势,分解落实信贷任务,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已召开19次会议,取得6了积极成效。二是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信贷投放。2008年末,市政府出台了信贷激励政策,对银行信贷总额、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融资产品创新予以奖励,近三年已分别兑现了750万元、1230万元、1260万元信贷奖励和210万元、360万元、510万元金融创新奖励。三是组织资金需求调查,推动资金、项目对接。为有效引导投放,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定期组织重点项目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及时向各银行通报。会同银行业协会组织银团贷款,组织资金、项目、企业对接。四是加强与总行沟通合作,积极争取总行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面拜会各银行总行高层领导,推动市政府与各银行总行开展全面金融合作,加大对我市的信贷支持,增加机构设置,并共同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五是积极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融资功能。按照国务院部署,我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全面落实规范整顿要求。目前,我市43家平台公司正按照银监会要求,积极采取增资、划拨资产等方式,加快转制为项目公司。98家担保公司完成自查整改并通过初审,其中94家通过省金融办审核确认。六是积极发展中小信贷主体。针对“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7难,我市积极发展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已有盛京银行等5家城市商业银行在连设立分行,截至今年4月末贷款余额227亿元,增长178%。已开设6家村镇银行、1家金融贷款公司,4月末贷款余额22亿元,增长3.4倍。41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另有12家批筹,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4亿元,其中2010年发放55.1亿元,增长122%,今年前4个月发放24.1亿元,增长69.7%。按照新标准,新批设融资性担保公司18家。截至2010年末,全市137家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余额170亿元,增长75%。今年4月末,145家担保公司担保余额213.4亿元,增长208%。二、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2010年我市有9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创年度企业上市数量新高,1家企业后续融资,资本市场融资229亿元,接近前15年的总和。截至2010年末,我市共有上市公司43家,其中境内上市25家,境外上市18家,融资额482.1亿元,其中首发融资168.14亿元,后续融资313.96亿元。今年前4个月,我市1家企业增发融资8亿元,另有1家企业获批发行,7家企业完成申报。一是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金融局、证监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市县、先导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推进上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局。同时,我局还与相关部门和区市县、先导区8建立了推进企业上市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企业上市,各区市县也相应成立了具体工作机构,形成由金融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区市县政府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市政府设立市级专项资金,对企业签约、改制、备案、申报四个环节分别给予费用补贴,解除了企业上市的后顾之忧。省政府及各区市县政府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形成了三级政府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的激励机制,企业上市最多可得650万元补贴。三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把推进企业上市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政府工作考核,将新增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作为考核指标,有效调动了各区市县政府推动企业上市能动性,加强了企业上市的基础工作。四是建立绿色通道机制。我局与工商、税务、土地、规划、环保、海洋渔业、国资等部门密切配合,实行一站式办公,以召开协调会的方式一次性为拟上市企业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五是建立梯次推进工作机制。我局对拟上市后备企业实施分类指导,动态培育,形成“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工作格局。建立拟上市企业数据库并逐年更新,对500家入库企业组织各类上市推介、研讨、对接、培训活动40余次,累计培训4000人次。从中筛选重点拟上市企业100家,跟踪推进其确定券商,加快改制,并协调解决申报前的各类9问题,其中,已签署协议40家,两年内拟申报企业23家,已辅导备案13家。三、实施“1+10+N”发展计划,加快发展股权投资我市将2010年确定为“基金年、PE年”,实施“1+10+N”股权投资业发展计划,5年内,设立一只总规模30亿元以上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引导设立10只以上总规模500亿元以上的产业投资基金,带动发展百家以上总规模500亿元以上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形成千亿元的股权投资能力。截至2010年末,我市已设立股权投资企业16家。2010年,有29个项目私募股权融资44亿元。今年前4个月,有3个项目私募股权融资42.9亿元。一是加强指导推动。市政府印发了《加快股权投资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扶持政策,我局会同工商局制定了《股权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两次基金主题招商,还将发展股权投资企业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的工作考核。二是设立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对在大连注册的各类股权投资企业进行引导式投资,引导基金募集及投资的原则是“取之于县区,用之于县区”。首期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由市财政局、国资委、金州新区、保税区、高新区下属公司共同出资10亿元发起设立,二期、三期各10亿元,募集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各先导区、区市县。10三是积极引进和设立各类产业基金。鼓励各类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我市股权投资业的发展,已有19只总规模1350亿元的基金在筹设和推动中,其中50亿以上规模的有8家。四是组织基金与企业对接。开展调查摸底,筛选拟投资项目,搭建企业与投资机构沟通平台,尽快实现基金投资。四、广开思路,创新发展多渠道融资我市积极引导、鼓励创新融资产品和拓宽融资渠道,2010年,我市实现票券、信托、信保、租赁等多渠道融资888亿元。今年前4个月,实现多渠道融资165.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