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引语】小编为您整理收集的“《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精编优质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用哦!喜欢就下载吧。“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是根本触及不到人们的灵魂的。”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鲁迅的一句台词,描述的是当时的《新青年》杂志缺少能被普通大众更易接受的立体的、生动形象的小说作品,而鲁迅的作品恰好填补了这份空缺。这句话用来评价《觉醒年代》这部剧也十分贴切,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其采用了多重叙事的手法,以形神兼备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两位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主角形象,以蔡元培、胡适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和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为代表的新青年形象,从而架构起全剧人物关系的叙事逻辑。全剧的荧幕架构主要集中在北大阵地和《新青年》阵营两个中心,《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随后陈独秀接受蔡元培三顾茅庐邀请,任职北大文科学长并将《新青年》迁到北京,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而由此兴盛起来的演讲和辩论形式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工具。这一重叙事手法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展示得更加形象生动,也是编剧龙平平想要观众体会到何为“形象思维的作品”。《觉醒年代》通过塑造形神兼备的历史人物形象,将曾经只在历史书上出现的黑白照片形象具体化,全景式展现了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程,并结合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党”这个重要话题。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觉醒年代》帮助我们更好的回望党的初心,也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身处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铭记历史,不负韶华,不负年代,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中。愿我辈不负先辈所托,愿这盛世如先辈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