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室奇迹读书心得“教授的孩子思路清晰,语言洪亮,节奏恰当,幽默与智慧并存,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堪称完美。听孩子或吸收,或提问,或微笑,或回答,表现出对讲解者的欣赏,对科学方法的热爱,对真理的坚守。”这是一场由孩子引导、由孩子完善、由孩子受益的讲座的尾声。效果出奇的好。如果适当的放弃,让孩子去尝试,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教授”。想起来高中的时候,每堂课前,我们都要轮流到讲台上进行风采展示,与学科有关的各种内容,短短5分钟的时间,总是凝聚着我们至少一个小时的精心准备。当我们神采飞扬的站在讲台,同学们津津有味的听着时,氛围真的很好。但当时热闹的背后,知识性、延展性却不存在,大家只感受到氛围,却领会不到精髓。前一段时间去听政治课,其中一个环节“今天我讲课”,女生讲了令她难忘的一个老师,像杂文一样。老师采访女生:“你准备了多长时间?”女生答:“昨天晚上开始到现在。”又问学生们:“你们听懂了什么内容吗?”学生答:“就讲她的老师呀。”这节课的本意是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职业。但从中也看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的提取能力欠佳。但这并不代表这中让学生“讲课”的形式不好,而是缺少老师的提点。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教授”,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培养表达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职业的辛苦,一举两得,这也需要我们费些功夫去培养,但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