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总复习建议广州市第四中学廖剑辉一、模块总复习在教学中的地位1.是对必修部分知识的回顾和巩固,也是查缺补漏和对学生能力的提升。2.应对水平测试。3.是高考综合科的第一轮复习。二、课标与考纲之间的关系课标——最基本的要求考纲——课标具体化三、如何用好几本资料教材(各版本)——课标的表现地图册——教材的深化和补充评价手册——考点的体现练习地图册——课标的解读、考点的落实四、模块总复习的方法1.重新讲一遍2.以练代讲3.讲练结合按照考纲,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难度适当。五、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在水平测试中的地位选择非选择合计第一单元5题10分5题10分第二单元6题12分1题8分7题20分2006年广州市高中地理水平测试六、必修一第一单元重要考点复习建议自转公转轴或中心地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日地质心,公转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方向自西向东,“顺南逆北”自西向东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在近日点处较快(1月初)在远日点处较慢(7月初)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约15°/小时●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计算原则: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时区差等于区时差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同一天内东边的时间数值比西边大)★重要概念:北京时间——我国各地共同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0★计算方法:用画数轴方法,东时区为正数,西时区为负数,利用代数方法解。★例题:当多哈(东三区)的区时为1日22时,广州的区时为____日____时。+3+85小时1日22时+52日3时=27-24●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重点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①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②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相反。②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①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②纬度相差1°,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该地所在纬线与当天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差(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南地区达最小值。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小值。某时刻,在右图中北回归线标志塔测得年内最大太阳高度。3小时后,北半球某地应用竿影法也测得年内正午最大太阳高度。此时,竹竿影长等于√3/3竿长,则此地的位置是()A.53°26′N,71°40′EB.83°26′N,164°EC.6°34′N,161°40′ED.36°34′N,71°40′E●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地球公转图注意地轴倾向和两分两至日地球的位置★侧视图注意晨昏线、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四时点(0时、6时、12时、18时)七、必修一第二单元重要考点复习建议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大气反射、散射射向宇宙空间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大气上界CO2温室效应(保温作用)●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太阳辐射吸收、反射散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热量损失向上向下宇宙空间温室效应(保温作用)直接热源大气的热力作用联系示意图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低气压热冷冷DEFACB●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过程及应用★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太阳辐射地区间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热力环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热力环流实例海陆陆海城市郊区郊区山山山山谷谷906090300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纬环流高纬环流中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3060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热力暖低压动力暖高压动力冷低压热力冷高压极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移动规律DCB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A0°80°60°50°40°30°20°10°10°20°30°40°50°60°80°ABCBC纬度年降水量南北1750毫米12507505502500°20°●运用知识分析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天气地区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蒙古、西伯利亚地区风向西北风东北风性质寒冷干燥低温干燥夏季风源地太平洋印度洋风向东南风西南风性质温暖湿润炎热湿润分布地区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半岛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8070603040201010003525607080极地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风带信风带西风带●结合案例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夏雨型最冷月≥15°C热带亚热带亚热季年雨型热雨(降水更多更集中)气温年较差小、湿润型最冷月≥0°C最冷月0°C少雨型热沙夏雨型热季热草冬雨型地中海温海温带温陆温季降水集中且较多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定带降水定型●结合示意图分析不同类型锋面的天气特征气压气压气压气压●结合示意图分析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及天气状况●简易天气图的判读H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