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地理分类解析:人口与环境总题数:33题第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27~28题。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人)3.8437.1011.634.011.7827.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8.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答案27.BC28.CD解析:本题组结合热点“我国人口问题”,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7题可以从表格看出:该市迁入的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且以青壮年为主;现在我国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原因影响。第28题,迁入的青壮年人口加剧了就业压力,但也带动了该市的经济发展。第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四川卷(新课程))题目图1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4-6题。4.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A.韩国B.古巴C.新西兰D.埃及5.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6.由图1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答案4.D解析:本题组考查了人口数量、分布及人口问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发达国家,但1890~1920年人口增长较快,与目前的埃及相近为过渡型,而韩国、古巴和新西兰目前均属于现代型。5.C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乙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各个国家或地区提出的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6.A解析:甲国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收入高,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撒哈拉以南非洲保持着较高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故与乙国不相吻合。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劳动力并不缺乏。第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重庆卷(新课程))题目图3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10、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过渡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C、传统型和过渡型11、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0.D解析:本题组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及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三者的特点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高高低为原始型,高、较高、较低为传统型,高低高为过渡型,低低低为现代型。从图中可看出a区域特点是高、较高、较低为传统型,b区域特点是高低高为过渡型。11.B解析:从图中看出c区域特点是低低低为典型的现代型,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接近0,看出c区域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出生率低是因为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思想观念发展了改变,生育意愿较低。第4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Ⅱ(新课程))题目图1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2.在Ⅰ期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答案答案:1.C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第Ⅲ阶段,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而同期的死亡率很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当然迅速降低;死亡率低,意味着人们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体现,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地增长。2.D解析:第Ⅰ阶段时,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增长较缓慢,因为高死亡率,人的平均寿命较低。第5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图4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8—19题。图418.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937年&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1961年&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19.1980年&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旅游业答案答案:18.B19.A解析:第18题,首先根据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小,不难看出图上部曲线表示的是泰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低,图下部是德国产业构成人口的历史演变曲线。从图中可读出,1961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约为70%,到1999年呈下降趋势。第19题,首先,明确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商业和旅游业为第三产业。其次,泰国农业人口从1980年到1999年下降最快,其数量变化也最大。第6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非总人口数量,可排除A选项;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排除B项,选定C项;16亿人是我国人口最大承载量,而非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不是指最高人口,而是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又可排除D项。第7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21.图5是1978年——2004年我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项选择题)图5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同期达到高峰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正值生育率的高峰C.1978年——2004年,我国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D.1978年——2004年,我国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答案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增长规律及原因的理解能力。从曲线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高峰期在1989年前后,由于处于生育高峰期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而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总量最多在2004年,两个峰值不重合。人口的迁移是机械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我国外来移民不多,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所致。第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Ⅳ(新课程))题目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0——11题。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①96130.6380.6036163.2②16250.595-0.0545408.8③38370.7211.0751180.0④2670.6071.276159.710.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答案:10.B11.B第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图7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图716.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16.7%B.14.3%C.0.9%D.1.2%17.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18.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答案答案:16.A17.C18.D第1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题目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1回答16~19题。表1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美国30156埃及703503中国129934英国241963印度313559日本3363054荷兰4321601孟加拉国910135916.“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A.加拿大B.美国C.埃及D.印度17.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A.美国B.荷兰C.孟加拉国D.加拿大18.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19.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A.日本、埃及B.中国、印度C.美国、加拿大D.孟加拉国、美国答案答案:16.C17.C18.B19.A第1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题目16.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答案答案:A第1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题目图4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4回答12——13题。12.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3.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答案答案:12.B13.C第13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河南卷(旧课程))题目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图11.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2.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3.图中a所示国家,取得独立的方式是………………………………()A.武装斗争B.政治运动C.议会斗争D.军事政变答案答案:1.A2.A3.B第14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题目五、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对下列相关问题作出选择。10.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人口年龄构成的比重11.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12.我国是多灾害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长白山地1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