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中改进方法(精选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中改进方法(精选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浅析大学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浅析大学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摘要本文以笔者做的一份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来展开论述。从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入手,引出现阶段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几点对策及建议,为班主任与学生良好关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大学班主任学生关系构建每一个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的学生,应该都憧憬过大学生活。而班主任则是大学学子在整个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老师,所以说,你和大学班主任的关系也是学子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应该是这样一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相对其他任课老师,对你担责更多,对你关心更多,他们贯穿于你整个大学生涯,他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的协调者。而你与其关系,相较与其他老师也更好、更亲密、沟通更无障碍。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由此可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协调内部关系而形成的。而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只是师生关系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同样适用于上述理论。而在如今的高校中,班主任不知为何要去找学生,有的老师甚至四年下来都记不全全班同学的名字;学生也不清楚该如何去找班主任,能否与班主任去畅谈理想、谈学业、谈生活?高效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呈现出诸多的不和谐。一.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份简单的关于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调查问卷,选取了计算机软件与技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数字与媒体技术、经济学五个专业的大三学生,每个专业各六人,共三十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大学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从非常满意到很不满意的都有,而表示满意程度一般的最多,占到了43%,比较满意的次之,占37%。与此相比,对自己的班主任满意程度就更高,在调查的三十人中,没有表示不满意的,比较满意的占47%,非常满意的占到了23%。笔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填写问卷的同学对自己班主任的满意度达到了70%,但也有70%的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现状是双方关系淡漠,老师对学生是放养模式,学生与老师几乎零交流。这是否说1沈东华.现代师生关系新解[J].辽宁教育研究,2004(9):70-72.明了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自动放低了对班主任的要求,所以虽然对整个大环境不甚满意,但因着标准的降低,对自己的班主任要求自然就降格了,所以问卷中出现了70%的满意率。从此我们也可总结出,当前高校班主任与学生的现状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概括。1.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当前,班主任和所有任课老师一样,跟学生除课堂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色匆匆,哪怕碰面也是擦肩而过。感情沟通渠道明显变窄。当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不满意、就业前景迷惘及心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时,师生间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产生隔膜,师生交往出现“厌其师,背其道,毁其道”的现象。在问卷填写中,有超过67%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与老师探讨关于毕业后工作意向的问题。说明这一需求在平常的师生交往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因为除了上课外,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非常少;而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道鸿沟。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单一,蜕变为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正如一位学生所言:“到今天为止,开学时班主任的那个背影已在我脑海里模糊,我不知道在街上偶然碰到还能不能认出他来。因为大半年来,我只见过他一次,就是开学的时候。”2.师生关系疏离,学生的心理失落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学生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少管制甚至无管制是对学生自我的充分释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有人却感到一种失落,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庇护下成长,离不开老师。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时期,他们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面对人生、社会的表象,一切都似乎容易理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加之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大多数学生不会轻易找教师交流;二是教师也存在再学习,充电、备课、开会、研讨,加之身担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无暇顾及与学生的交流。3.课堂单向灌输多,课后交流少,师生平等沟通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学生通过班主任的影响获取知识,学到治学的方法;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能在交往中获得启迪,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相较其他的任课考试,班主任理应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跟同学交流与沟通。然而,在实际的与学生互动当中却不尽如人意,多数班主任仍然以讲授为主,课上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大多数的班主任都不再回去悉心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更不会去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二.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这些现象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沟通与交流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师生共同的期望,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教师再美好的愿望,再新颖的设想,也难以实现。师生间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作出的思考,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最终达成和解,正如巴西教育学家弗雷尔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学生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很少有促膝交谈”,“班主任只关心个别学生”,“有许多班主任都不认识他们的学生”。教师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大好沟通”,“学生在于教师沟通中的过程中主动性不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愿望与现实的背离呢?经过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班主任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大,客观上缺少沟通的时间。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学生不断增加,教师总体趋于紧张。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在校学生人数猛增,一些教师要担任2门甚至2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周课时量达20节的为数不少。这使得老师很少有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其次,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不像中小学生那样对班主任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与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缺乏必要的交流时间和场所,使得学生疏于与班主任交流。调查的学生中,有33%的学生认为,当前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样化,使得他们不会轻易的找老师交流。并且,一旦学生出现任何的心理或人际问题,他们更倾向于寻求更亲近的人的帮助,极少去考虑找忙碌的班主任。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填写问卷的学生中,有%从班主任那获得过帮助,但大部分都是关于学业上的帮助。这也可看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帮助上,几乎与其他任课老师没有什么差别。2.制度设计的偏差从班主任这个角度,说不关心学生,不希望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对的。但客观地讲,有这个愿望未必有这个可能。如今教师要评职称,要提高待遇,强有力的指挥棒就是科研成果、项目、经费、获奖等,而这些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靠自己去挤时间,去拼命,去积累,至于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给学生作有份量的学术报告,给学生做学术辅导,评职称时都是不可能拿到桌面上来的。故在这样的指挥棒下,班主任也只能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做与利益最相关的事,其他的事情能放则放。所以说,有的学生说很难见到老师,难就难在这里。3.大学学术精神的衰退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是出思想的地方,也是影响几代人精神的地方。但观今日之大学,行政色彩浓厚,官本位意识强烈,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有限的资源被错误地配置。一些做研究、做学问稍有成就的人,不是给你扣顶官帽,就是争着去要官帽,这样一来,有水平的学者都忙于事务去了,哪有时间和学生交流?在校园又能见到多少精彩的讲座?冷清的校园带来的就是冷淡的师生关系,有的学生都快毕业了,对自己景仰的名家连面都未曾见过。4.教师自律精神的缺失在高校,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这块,部分导师只负责招而不负责教。导师应该是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最亲近联系最紧密的班主任。但是有导师却认为,学生愿意来找就找,不来找也不过问。这还算好的,还有的是从不主动找学生,没有任务,没有管理,没有要求,没有交流,让学生自生自灭。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导师缺乏自律,另一方面是导师遴选过于宽疏,没有硬条件约束,部分人不知道该如何带学生,自己只有一碗水,如何给人一桶水?最好的办法就是避而远之,实在不行了才硬着头皮见一下。5.学生单一的文凭观割断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外部环境的诱导下,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对学术不感兴趣,对讨论提不起精神,对独立科研没有信心,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认为没有什么意义,目的只有一个,拿到文凭去谋生。现在还有多少学生愿意努力地、高质量地去完成毕业论文?三.全力构建良好的大学班主任与学生良好关系由于班主任经验的丰富性和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将花大篇幅来探讨班主任应如何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班主任应转变观念,加强师生间交流和沟通,改善教育方法在构建良好大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关系的健康发展。首先班主任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班主任视学生为真正平等意义上的“人”。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其二是教师应自觉确立实质性权威。在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中,班主任应自觉确立通过人格性影响和知识性影响所建立起来的实质性权威,弱化通过传统性影响影响和法定性影响所确立的制度性权威。其三是班主任应与学生平等相处。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与学生更多关怀,更多地了解学生,多参加班级学生的集体活动,如班级聚餐,班级集体出游等,通过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来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构架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品德修养。因为只有高素质的班主任才会受到学生由衷的尊重和爱戴。高素质的班主任能够在师生之间发生某种矛盾和冲突时,巧妙运用教育机智,使有可能激化的矛盾缓和以至化解。高素质的班主任善于把握语言艺术,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运用幽默的语言充当师生关系的良好润滑剂,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熏陶,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向师之心,尊师之情。2.发挥班主任主动性,寻找兴趣融合点现在的大学班主任大都会教授本班学生专业课,调查中有近50%的学生认为与其它任课老师相比,上班主任的课程气氛更轻松。这说明班主任在寻找和建立与学生的兴趣融合点是更有便利条件的。兴趣融合点就是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它不是强者对弱者兴趣的剥夺,即不是教师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兴趣,也不是班主任迫于某种压力而向学生的兴趣无原则的让步,而是形成师生共同的兴趣”。班主任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与学生兴趣的融合点,再逐步扩大对话范围。共同的兴趣是师生扩大和深入交往的基础,是师生形成良好的印象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3.学生应树立积极、正确的观念出乎笔者意外的是,有超5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改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说明当代的大学生是非常理智和具有主动性的,并且从83%的被调查者期待大学中能与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