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样例及案例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教学设计样例及案例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教学设计、反思及案例分析【第一篇】《画角》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画角》一节。教学设想: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教学设计:兴趣引入。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引出课题:画角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活动1:画出60°的角。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活动4:画70°,115°的角。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2、学生动手画角。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活动5:归纳总结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来判断就知道是画错了。三、巩固练习。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和45度的角。2、用量角器画出15、80和165度的角。(1)合作交流;(2)集体校对。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45、135的角,让学生演示其折角的过程。板书:画角(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教学反思:一、学习角的知识,并非仅仅是明确地提出需要达到的结果性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创设情境,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维的切入口,由此形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体验性目标。我在本课教学时重点放在学生动手操作上,通过“画角——记录——总结画角方法”的路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共同活动中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达到了在潜移默化中的情感交流。实现了新课标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的要求。二、学生在活动中有的用三角板上的60°的角描画出60°的角,有的用量角器画出60°的角。活动后我让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当同学们讨论的时候,有的同学提出用三角板画出的60°的角不够标准,因为三角板的尖角不好描画,可是另外一个同学马上反对,他说,只要先描画出两条边,再延长两条边相交,角就出现了,而且也很标准。看到同学都赞许地点头,我不禁也露出了真心的微笑。这样,同学一致认为两种方法都很好。在活动中还有的学生在画直角时使用课本的一个角来画,我及时表扬了学生善于观察和运用,指导他们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验证。这恰好说明了学习数学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评析:在这一节课中,高坤善老师以用什么方法画60°、85°角的的认知冲突作为目标,主导全课,并在画角时提供各种材料,让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体验的信息,在关于画角的方法的对话交流中整合目标的差异性。高老师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来自主建构对画角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这时的工具是可选择性的,操作的方法也是多元性和立体性的。那么,协商交流更具有开放性、和平共处生成性。所以,在画角的活动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学生目睹了他人的思考方法,习得了观察、比较、分析和评价的思维方法。因此,课堂教学反馈就呈现多样性,各种疑点和亮点也纷纷登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创设有效的情境要有“大问题”意识,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课上吴老师利用“画60°的角,你想用什么方法?想动手画一画吗?”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进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进入了“活”的思维状态。其次,要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利用三角板能画哪些角的时候学生对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产生了学习欲望,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最后,要有灵活性和技巧性。这要通过教师的设疑和适时的评价,让学生直奔主题,很快进入探究状态。我觉得这一点教师做得不够到位,以后的教学要准备充分。《泉城》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第二篇】《泉城》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重点:品读课文,了解各泉水的特点,体会泉水的美。三、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四、关于著名的珍珠泉、五龙泉、黑虎泉、趵突泉的多媒体图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⒈读课题。⒉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指名读这句话。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三)练习⒈朗读课文⒉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四)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指导朗读。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⒉自学第3,4自然段。⑴出示学习要求。①默读3,4自然段。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⑵学生自学。⑶检查。①看图②填表。⑷学生练读。⒊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⒋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泉城的景色多美呀!是什么创造这奇迹?对,是大自然。让我们再次细细朗读课文,欣赏那一幅幅如画的风景吧!(四)作业1.背诵课文2.以导游的身份,向家人介绍泉城——济南。案例分析《泉城》是1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课文是1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我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一、教学第一自然段,在要求学生把握全段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写泉的4个分句。第一、第二两个分句,作者用了“好像银花盛开”与“好像明珠散落”两个比喻来绘形;第三、第四两个分句,作者又用“如虎啸狮吼”与“如秋雨潇潇”两个比喻来摹声。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默读课文,想象泉水喷涌的种种形态和声音,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味,感受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致。在此基础上,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味。二、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仍采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思路:通读全段,感知主要内容;品读词句,理解主要内容;诵读课文,表达思想感情。在引导学生品读词句时,要让学生充分读书,想象课文描绘的图景,通过“清澈见底”、“往上涌”、“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到了水面上”等词语体会珍珠泉的神奇;通过“石头雕成”、“喷吐”、“水声喧腾”、“昼夜不息”等词语体会黑虎泉的气势;通过“开阔”、“水很清”、“往上冒”、“三堆白雪”等词语体会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缘由。在对课文进行充分品读之后,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说说对文章的理解,谈谈自己品读的收获。三、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比较简单,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自读填表来体会泉的特点。整节课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情绪,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收集和整理的简单方法。课上孩子们学得相当主动,积极,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这样充满活力的学习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喜悦和探索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时间仓促,学生表演机会少。《桥》教学设计模板【第三篇】《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给大家分享《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人格与精神。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