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老师(五、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专题一、《考试说明》的内容及解读二、近四年安徽高考考点分布及命题趋势考点年份题号题型分值区域可持续发展2009年33(3)综合题122010年28选择题433综合题2834(3)综合题122011年28选择题432选择题433(2),(3)综合题232012年28选择题435(3)综合题12三、一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一轮暂未复习到该部分,存在的问题有待复习后补充。四、专题教学主要内容(一)复习回顾重要区域地理特征1.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特征:地理特征地区地形气候经济具体内容解读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掌握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的思路、措施并能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其它地区。(2)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及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及雨林被毁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以某河流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5)能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说明某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论证某流域开发整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及某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6)掌握案例知识,能动地分析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或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危害,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2东南亚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平原分布于河谷沿岸和沿海地区湿热,大部分地区一年分旱雨两季;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以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为主;新加坡、泰国等工业发展较快;新加坡较经济发达中东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炎热干燥,以热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石油资源丰富,以石油开采为经济支柱。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欧洲西部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于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地形受冰川作用影响受北大西洋暖流、地形、海陆轮廓影响大,自西向东由海洋性气候渐变为大陆性气候发达国家集中,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畜牧业产值比重高于种植业,旅游业繁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赤道穿过东非高原炎热的大陆,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初级产品、矿产、木材、热带作物产品为经济支柱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点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青藏高原自然因素地貌第二、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地、丘陵、盆地,海拔较低海拔较高,差别显著,第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海拔高,第一级阶梯,有世界高大山地气候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大风天气多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植被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土壤多为林下发育,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土层薄,发育差水文多外流河、多大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湖泊多为淡水湖多内流河,短小,雨水、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湖泊多为咸水湖多为内流河,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人类影响广泛、深刻,主要农耕区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类活动,农业以绿洲农业和牧业为主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以高寒畜牧业为主3主要地质作用流水侵蚀、堆积;化学风化、物理风化风力侵蚀、搬运、沉积物理风化、冰川作用主要地貌类型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风蚀、风积地貌)冰川地貌3.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比较地带特征和优势主要问题发展方向东部经济地带(1)主要的农业基地(2)最主要的工业区(3)交通便利,海运独具优势(4)经济国际化程度高(5)科技文化水平最高(6)城市分布最密集(1)能源、原材料不足(2)北方各省区淡水短缺(3)环境污染严重(4)江河下游的涝年汛期防洪问题突出(1)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建设人才、信息、外贸、国际金融、海洋开发基地(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3)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革,大力拓展新兴产业中、西部经济地带(1)面积广阔(2)能源和矿产丰富(3)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食、棉花、油、糖的重要产区(4)中部地带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5)中西部边境贸易有较大优势(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基础设施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1)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2)改善生态环境(3)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4)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二)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对策气候变暖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CO2温室效应全球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对矿物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4臭氧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化合物增多南极臭氧空洞,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人类占据了生物的生存空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建立自然保护区国际水域污染工业、生活废水污染海洋;国际河流上游污染;石油航线附近石油泄漏北海、地中海、国际河流上游污染破坏海洋生态与海洋水产业;影响河流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及健康废水处理后排放,对石油泄漏要及时治理2.我国主要环境问题表现分布成因危害对策水上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自然:(土质疏松),暴雨多,植被稀疏;人为:滥伐、滥垦、开矿.山区:形成裸岩荒漠: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平原:湖泊萎缩,河床抬高,洪涝加剧提高植被覆盖率、严禁开垦陡坡地,黄土高原打坝淤地、小流域治理;南方低山丘陵立体开发土地荒漠化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伐、滥垦、过牧、过樵生态恶化;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恢复自然植被;生物固沙,生态退耕;工程措施,如建草方格沙障等沙尘暴西北、华北(多见于春季)自然;干旱、大风;人为:植被破坏,覆盖率下降大气能见度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形成沙荒地、影响交通等上壤盐碱化华北平原、西北绿洲自然:地势低、地下水位高;春季大风;蒸发旺盛;人为:不合理灌溉等上壤肥力下降,形成中低产田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工程措施:有灌有排、井灌井排、引淡淋盐、覆盖等水体富营养化淮河,太湖、滇池等含有大最N、P的废液排人陆地水体,使浮游生物过度繁殖水体中有机物增加。微生物在大量分解有机物时,使水体缺氧,鱼类死亡减少化肥使用量;使用无磷赤潮工业和城市集中的沿海自然:水温高,降水少,水域封闭;人为:含有大量N、P的废液排入海洋水体缺氧,生态失调,危害水生生物生长。危害海洋水产业和人体健康洗衣粉。生活和生产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5(三)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和实践(四)区域可持续发展1.主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地区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可持续发展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市与乡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性环境问题概念内涵原则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与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统一对立原因措施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公众参与控制人口数量调整发展模式调整消费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成因表现现分布6►探究总结——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思路(1)解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解决生活用能问题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②丰富的沙源;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⑤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①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③构筑防护林体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导致植被破坏①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自然灾害频发;④生物多样性锐减①农场和牧场的开发;②商业性伐木;③焚耕开垦;④采矿、筑路和城镇建设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采伐与更新相结合;③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设立国际基金;⑤建立雨林缓冲区;⑥鼓励保护性开发7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2)水土流失危害及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此谓“固沟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此谓“护坡工程”;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提高劳动生产率,此谓“保塬工程”。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生物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凡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必须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以恢复地表植被;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其抗侵蚀能力,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3)黄淮海平原与西北地区的盐碱化成因的差别黄淮海平原盐碱化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有关,西北地区盐碱化的形成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以山西能源基地和德国鲁尔区为例,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8开发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结构经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