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2.使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通过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二次函数自变量的范围,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k/x,k≠0)的解释式和图像特征来引出二次函数的解释式和图像。㈠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特征是一条直线,⑵正比例函数(y=kx,k≠0)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⑶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双曲线二、生活中的范例例1: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问:(1)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2)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解:(1)果园共有(100+x)棵树,平均每棵树结(600-5x)个橙子,因此果园橙子的总产量(100+x)(600-5x)(2)y与x的函数式为y=(100+x)(600-5x)=-5x2+100x+60000例2: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a(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S=a(60/2-a)=a(30-a)=30a-a2=-a2+30a三,由观察这些例题的函数式y=-5x2+100x+60000。S=-a2+30a的特征得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定义: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温馨提示:(1)关于自变量的代数式一定是二次整式,a,b,c为常数,且a≠0.(2)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四,小试牛刀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1)y=3(x-1)2+1;(2)y=x+1/X(3)s=3-2t2(4)y=1/x2-x(5)y=(x+3)2-x2(6)v=10πr2(7)y=x2+x3+25(8)y=22+2x五,问题在探究1,在种树问题中,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解:在种树问题中,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5x2+100x+60000不妨制作表格对x不同取值求出数据作出猜测:X-56789101112131415-Y-6037560420604556048060495605006049560480604556042060375-你发现了吗??①当x在0~10时随着x值增加,橙子总产量y也不断增加②当x10时随着x值不断增加,橙子总产量y却不断减小所以,当x=10时,橙子总产量y取得最大值为60500六,扩展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几种不同表示形式:(1)y=ax2(a≠0,b=0,c=0,).(2)y=ax2+c(a≠0,b=0,c≠0).(3)y=ax2+bx(a≠0,b≠0,c=0).2.定义的实质是:ax2+bx+c是整式,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二次,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七,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存在哪些困惑?2.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八,作业(1)P36习题1,2,3(2)查找资料编一道有关二次函数定义的小题,小组内讨论解答以上即是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苏科版初三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6章第1节二次函数,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二篇】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二、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2、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按数群计数,5的组成,6和7的组成,5的加减,6的加减,数的记录,制作统计表,单数和双数,7的加减。8的组成和加减,测量,9的组成和加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二等分和四等分,10的组成和加减、认识时钟、认识人民币等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1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五、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四、教学目的要求六、教学安排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第十一周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二周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三周认识时钟、认识日历第十四周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第十五周复习形体、区分形体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三篇】目标预设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2、在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重点、难点探索有序的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设计理念“因数与倍数”这节课的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设计思路例1通过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例2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接着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再找出两个数的倍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例子,发现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的数、最大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例3教学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过程和例2基本相同。“想想做做”利用倍数和因数的概念阐述两个数的关系。最后的游戏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教学过程一、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1、拼长方形导入(课件演示12个小正方形)这里有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请你用它们摆出一个长方形,行吗?提出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着在脑子里摆一下,不能想象的就在本子上画一画。2、谁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学生回答)3、根据学生回答,提问:请大家想象一下他可能是怎样摆的?还可能是怎么摆的?4、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学生回答)他有可能是怎样摆的?能想象出他的摆法吗?(依次让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并在屏幕上显示这三种摆法)5、讲述: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我们还得出三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以3×4=12为例,3×4=12,从数学的角度看,我们还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我们还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板书:因数和倍数)6、结合另外两道乘法算式,你能分别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请同座两个学生相互说一说。)7、说明:为了研究的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专指不是零的自然数。[设计意图:“因数与倍数”这节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从刚才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12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呢?你还能找出一个来吗?把3的倍数用你认为合理的方式写在纸上(师巡视)2、展示一个学生的作业纸让其说出找3的倍数的方法,在取得学生统一的意见之后师归纳小结方法。总结:我们可以根据想3×()=()的方法来有顺序的找3的倍数。3、试一试:2的倍数、5的倍数4、引导学生观察3、2、5的倍数的共同特点,并归纳出书上的结论。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2、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学生独立找36的因数)3、交流找的方法。交流时注意:(1)你是怎么找一个数的因数的?(2)你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3)找到什么时候结束?4、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提问: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5、完成试一试:找出15、16所有的因数。6、观察上面的例子,说说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得出书上的结论。)强调:找一个数的因数要按顺序成对地找。三、巩固、提升练习1、想想做做2学生填表。提问:“应付元数”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其实都是4的倍数,你能还能举出一些4的倍数吗?写的完么?2、想想做做3学生填表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的人数呢?3、提高练习(课件显示:下面哪些数一定是□□的因数。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