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市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能够实现这一效果的典范排污权交易制度于2O世纪7O年代末产生于美国,它以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允许企业间进行排污许可指标的有偿转让,突出了市场对环境资源的配置作用这种新型制度可以明显促进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在成本利益的权衡之下,主动转向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排污行为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美国环保局自实行排污权交易后己经取得了较好的减少排污量的效果。例如在实施排污权交易之前预测,要达到规定的排放目标,不实施交易政策时每年用于达到控制目标约需要投资50亿美元,实施交易政策后每年只需40亿美元;但结果是,实施排污权交易后实际上只需要20亿美元。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政策不仅有效地保证了环境控制目标的实现,而且节省了社会总体减排费用。第二,排污权交易有利于排污企业自主革新,提高治污技术。排污权交易有可能加快污染源达标的速度,污染者对于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应对表现完全不同。排污权的可转让性不但刺激污染者尽早采用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还促进其不断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在命令控制系统下,污染源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治理技术方案,二是反对制定的排污标准。对于治理成本较高的污染源,提高治理水平意味着付出高额的费用,最经济的解决办法就是违反制定的标准进行“超标排放”,这样做虽然也要支付一定的超标排污费,但与改进技术相比还是更经济的,因此污染源出于节省资金的目的通常选择支付排污费的方案。在排污权交易的条件下,选择技术的自由留给了排污厂商,一方面,排污厂商在企图回避法律责任时无法以技术不可行性作辩解,因此付出的费用还不如去开发新的治理技术,或购买排污。另一方面,提高新技术节省下来的排污权份额可以通过市场出售给需要排污权的污染源。这样说来,面对潜在更大的需求市场,新技术供应商就会更加积极的投资开发新技术,由于供求双方的积极性很高,有理由期望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更加迅速。第三,排污权交易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采用行政命令方式规定排放浓度标准,企业治理污染、削减排污量,或硬性规定不准新建、扩建、改建企业以防止增加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有的还对新产品和新工艺施加了比较重的惩罚,新工厂和新产品必须通过冗长的法律和行政程序才得以获准通过,结果的不确定和延误阻碍了新的投资,这样极大的束缚了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而排污权交易的灵活性使得新污染源可以通过购买排污许可从而自由进入某一地区,有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不使空气质量下降,由于这种出售的买卖交易行为,现有的污染源在经济刺激的作用下乐意自觉地增加对污染的治理,最终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第四,排污权交易大大提高了政府环境执法的质量。由于将具体的治理决策权交给了排污单位,政府部门将集中精力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目标,并能够集中精力执法,以保证目标的实现。总量控制将鼓励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例如,公众参与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企业积极寻找低成本污染控制方案等。排污权交易将纠正现有系统最严重的缺点之一就是环境管理部门在实施政策和有效执法方面质量低下的问题。部分原因由于现有污染者利用排放标准这些复杂的经济技术条件来拖延守法。管理部门对于检测投资较少也是原因之一。由于检测不足,管理部门必须依靠污染者提供关于排放的大量信息,由于排污者往往不愿意申报超标情况,环保局很自然的会对执法产生过分乐观的观点。排污权交易将为有效监测和执法提供更强的刺激。如果污染者不希望严格执法,这可以反映在交易市场的低价竞标。当非法排放不存在较大被发现的风险时,污染者必定不会投资购买排放许可了。而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下,监测和执法将是管理机构的头等大事。此外,许可的所有者也都将支持严格的执法,以保证自身持有的许可不会因为其他污染者的欺诈行为而贬值。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真正的法人实体,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完全应由企业自己负担,治理污染应当是企业最正常的经济行为之一。2007年11月,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已满半月。交易中心主任沈跃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挂牌至今,已经有15家企业在这里进行了排污权交易,交易金额近千万元人民币。在太湖流域,另一个规模更大、覆盖地区更广的排污权交易平台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江苏省环保局法规处副处长蒋巍说:“方案已经公布,从2008年起,我们将首先开展COD(化学需氧量)排污权的有偿使用试点。”排污必须掏钱排污权交易是指自由买卖以排污许可证形式表现的污染物的排放权利。沈跃平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如果A单位2008年的COD排污许可为1000吨,而事实上它只需排放800吨,那么,它就可以将富余的200吨通过交易中心与需要购买排污权的B单位进行交易,以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纺织、印染、化工、制革、造纸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COD占到了嘉兴排放总量的84.3%。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根据以上几个产业的工程投资、人工、污水处理费等,测算出这5大行业的COD价格为8万元/吨;另外,二氧化硫价格被统一为2万元/吨。按照这一价格,嘉兴汇源纺织染整有限公司近日通过交易中心出让了COD50吨/年,海宁市宏立水洗有限公司则一次性申购了COD6吨/年。据介绍,通过技改,嘉兴汇源今后每年可减排COD100吨,扣除减排任务之后还略有富余,所以把富余部分拿出来交易。而宏立水洗之所以申购,因为它是新上项目,根据《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其排污指标必须通过储备交易中心的交易平台购买,否则就通不过环保审批。江苏省公布的试点方案确定,从2008年起,首先开展COD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到2009年,再适时推进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建成太湖流域的市级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从2010年起,初步形成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京沪抢夺“头牌”资格2007年,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和三菱公司进行了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谈判。刘维以中国公司法律顾问的身份参与了谈判。东岳化工通过技术改造减少了HFC23气体(氯氟碳化物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排放额度,从而将每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1000万吨,并将这部分排放额出售给了日本公司。通过该项交易,东岳化工获得了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收入,公司方面对这笔“买卖”感到满意。刘维发现,这笔交易的价格约为7美元/吨,而同期国际市场上HFC23气体的平均交易价格却在20多美元/吨。“低价买断,中国企业得到了短期的利益,而在未来,我国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后,很可能还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去高价买回这些碳排放权。”刘维表示,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按照交易量计算,市场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40%,但却没有一个专业的排污权交易平台。因信息不对称,及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导致的国内企业交易产品被严重价值低估的现象。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