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平先进事迹材料(精选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胡太平先进事迹材料(精选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胡太平先进事迹材料(精选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胡佩兰先进事迹1胡佩兰先进事迹2014年1月22日5时30分,郑州98岁女医生胡佩兰逝世。这位退休后社区坐诊20年、开药很少超百元,获评2013年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的大医,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胡佩兰生前是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退休医生。作为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的高材生,胡佩兰接生过的新生儿超过6万,89岁高龄仍在为患者做手术。70岁时,胡佩兰从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的职位上退休,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坚持去出诊。从1993年到现在,胡佩兰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坐诊了20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期间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常说,人活着不能对别人没一点用,自己大病看不了,小病还能看一些,自己愿意坐诊,病人喜欢来,大家都高兴。她的保姆王兰花说,胡佩兰开药便宜,自己记得很少有超过100块钱的,而且怕过星期天,“一坐诊精神头就来了,待病号好得很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胡佩兰的事迹,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转发了大河网的报道,一天时间,该微博被转发1595次,评论556次,获得1931位网友点赞。此后,胡佩兰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原”人物,同时被推荐为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胡曼先进事迹2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胡曼同志先进事迹胡曼,女,汉族,1968年1月生,山东茌平人,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历任塔城公路段养路工、测量工、技术员、副段长、段长;塔城公路总段计划统计科科长,副总段长,党委书记、副总段长,党委副书记、总段长,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2008年3月29日,在基层检查工作时殉职。近日,自治区党委决定追授胡曼同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在全区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向胡曼同志学习活动。胡曼同志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楷模,是全区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其先进事迹如下:一、率先改革,创新求发展。在总段党委领导下,她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科学管养始终走在全疆前列。率先在全疆公路系统实行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平均主义‛思想观念,打破传统分配机制,实行全员工资全额浮动、定额管理和计量支付;突破固定不变的道班管理模式,打破传统养护模式,以‚将点兵、兵择将‛的方式重新组合人员,全面推行养护招投标制,激发了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热情,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塔城公路总段在全疆公路系统荣获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五连冠‛。注重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塔城公路总段负责‚老风口‛等世界罕见暴风雪灾害区公路的养护,她主持出台了《职工技术革新奖励办法》,积极倡导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高压风力清扫机、沥青滚刷等多个革新项目在全疆交通系统推广运用,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她坚持变被动营救为提前预防、科学救援,协调有关部门,成功组织了全疆首届‚防风雪保畅通抢险应急演练‛,建起1了全疆第一套出行信息发布系统、防风雪磁诱导作业系统,大大降低了管养路段风灾雪患造成的损失,年均人员被困总数由以前的6000人次下降为现在的400人次。二、以人为本,和谐促发展。她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意解决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问题,更注重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担任总段主要领导以来,多方筹集资金638万元,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主持出台《职工教育培训办法》、《职工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等,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改变了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状况,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出全国交通系统技术操作能手、自治区首届机关事业单位汽车驾驶岗位技术竞赛冠军等一批‚技术能手‛。2002年,她倡导建立总段扶贫帮困基金,已有6名困难职工和待业青年在基金扶持下走上了致富路。坚持用真情做事、用爱心搭桥,解决了离退休职工提出的水、电、暖、住房、探亲、疗养等问题80余件,先后使300余名待业青年实现就业,原有13户困难户现已减少到3户,近年来无一人上访。她重视少数民族干部职工成长。叶克本〃塔哈别克原是托里公路段老风口的一名养路工,工作踏实认真,胡曼安排他先后参加汽车驾驶技术、‚双语‛、路桥大专班的学习,工作上传帮带、压担子、历练能力,使其走上管理岗位,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她关心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1992年,塔城公路段职工艾德尔汗〃玉山努乌勒和妻子先后去世。留下了13岁的儿子叶尔兰、9岁的女儿玛依努尔。胡曼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住房,筹集生活费和学费。帮助哥哥2参军、复员安臵工作;妹妹上中专,胡曼为她打点行装,协调单位报销学费、生活费,出嫁时,胡曼像母亲一样臵办嫁妆。16年的悉心照料,她与兄妹俩建立了没有血缘的母子深情。单亲退休女职工汗古丽〃吐乎夏克家境困难,女儿上大学差3000元学费无着落,胡曼知道后悄悄伸出援手,在整理她办公室遗物时,大家才知道又是她帮助汗古丽圆了孩子的大学梦。三、勤奋学习、持续保发展。她勤学善思,更新发展理念。工作23年,留下了27本、100多万字的工作日记。她积极倡导‚一切为了行车人,一切为了行路人,一切为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管理是最大的关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的管理理念,坚持驻地一方、造福一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主持出台了多项文明、便民服务措施,方便过往车辆和行人。带领职工完成了220公里高标准公路绿化任务,合作造林9413亩,极大地改善了公路的通行状况,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她强化全面养护、预防性养护和细节管理,坚持让老百姓走得快、走得安全、走得文明、走得舒心。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减免通行费,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狠抓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检查,主持监督119个合同段、总里程1749公里,使沿线数十万农牧民受益。四、勤政为民,全力谋发展。她的弟弟胡峰原在总段机关工作,她担任主要领导后,主动要求把弟弟安排到边远的基层段工作。父母多次让她把弟弟调回总段机关,都被她婉言拒绝,有一次父亲把她赶出了家门。她把全部心思用在工3作上。1993年她临产前仍坚持上路检评路况。每当险情出现,她总是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完成各项抢险救援任务。1999年4月23日,塔额盆地突降暴雨,距离托里公路段90公里处的一座公路桥梁被冲毁,为了得到水毁断口处的标高,她第一个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带领干部职工完成了测量设计任务。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总段共营救各种车辆近7000辆、营救各族群众35000多人。群众感慨地说:‚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准有我们的胡曼。‛她始终艰苦奋斗,带头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要求干部下基层一律从简,在内部招待所住宿就餐。2008年3月28日,她到额敏公路段检查治理超限超载工作至深夜,次日凌晨2点,在额敏公路段招待所简陋的临时公共浴室因一氧化碳中毒,英年早逝。追悼会当日,各族职工群众不远数百里纷纷自发赶来向她告别,孤儿叶尔兰泣不成声为她抬灵柩,2000多人的送葬队伍长达几公里。在胡曼的带领下,塔城公路总段获得‚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区文明行业‛和‚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等50多项殊荣。她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先进个人‛、‚交通部‘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胡曼同志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胡太平事迹材料3尊敬的来宾,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化志愿者郑凤枝,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为群众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记南陵县村官胡太平的先进事迹这是一个偏僻的山村,荒凉、贫困曾是这里的标签。这里有一个倔强的村官,在山沟里开路,在石缝中找水,从泥土里淘金。这个山村叫龙山村,如今早已走上致富路,成为风景秀美、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这位村官叫胡太平,他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昔日的同行年收入千万,而他如今的月工资不过千元,却无怨无悔。山沟里掘出幸福路龙山村位于南陵县何湾镇西南角,地处芜湖、铜陵、池州三市交汇处。村里没有稻田,2300多村民散居在10个大大小小的山坳里。胡太平是个土生土长的龙山人。早年,他利用当地特产“凤丹”,做起了药材生意。然而,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选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96年4月,他当选为村委会委员。面对村民的信赖,他毅然放弃经商,死心塌地地做起了村官。当选村官后,胡太平发誓,一定要修一条路,让村民走出大山。然而,很多人为老胡捏了把汗——缺少施工人员,资金尚无着落。村民张光新说:“当时有不少人不理解……老胡就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直到人家同意为止。”1999年初春,胡太平拉起施工队,开始进山筑路。大到路线走向,小到雷管使用,细到占地协商以及资金筹措,他都亲自参与。每天天不亮,他便赶往工地。一根安全绳将自己吊在半山腰钻岩筑路,胡太平演绎着龙山“愚公”的传奇。夏日,汗水浸透衣衫;冬天,棉衣湿过几遍。因为劳累过度,他数次晕倒在路边。一次放炮炸山出了问题,胡太平冒着生命危险跑过去将导火索拔了出来,掐灭雷管引线,大伙都被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些年,龙山村共计投入345万元,先后修建四条水泥路和三条砂石路。但他仍不甘心的说:“到明年,我要让龙山村村通路,彻底解决山民出行难的问题。”至今,胡太平仍在奔波,筹集修路资金。二、石缝中流出甘甜水打通山路,带领村民走出大山的愿望实现了。然而,乡亲们吃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让老胡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龙山地表水奇缺,当地村民饮水要翻越几座山去肩挑背扛;13个村民组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陆续通电,但变电设施陈旧,每到用电高峰,村民家里的电扇还不如手摇扇。当获悉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信息后,胡太平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了解情况。回到山村后,他对村民们说:“我们龙山人一定要和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用上放心电!”在龙山这样的山沟,上马水、电项目,要担不小的风险。山沟里乱石丛生,接通自来水本来就不容易,何况预算110万元的项目,当时只有37万元资金;而且电网改造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而龙山村却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村,劳动力短缺怎么办?老胡又一次把自己逼到了“绝境”。面对困难,胡太平没有犹豫,他再度挺直腰杆,发动全体党员,带领全村群众,为通水、用电甩开膀子干了起来。那阵子,胡太平在操劳日常工作之余,白天铺水管子,晚上背电线杆。苍天不负有心人,2008年底,一座日供水150吨的自来水厂建成投产。看到自家流出了清澈的自来水,用上了安全的放心电,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老胡却累弯了腰。“水管里淌出了书记的汗水,电线杆压弯了党员的腰杆。”这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称赞。三、泥土中淘出致富金龙山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凤丹”。然而,交通信息闭塞,让这个山村一度以贫困闻名。“守着金山却要饭?再也不能让乡亲们受穷了!”胡太平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凤丹”的招牌响起来。“凤丹”即凤丹皮,为中药“六味地黄丸”配方中的一味主药材。凭借当年从事药材经营积累的人脉,他三次前往外省,联系生产此药的一家龙头企业。为了省钱,他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简单的便餐。老胡的淳朴和执着终于感动了药厂的管理层。一项药材规模化种植项目花落龙山,药厂重磅投入,与当地签订千亩药材生产基地协议,不仅为当地凤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年,全村凤丹种植收益超过200万元。胡太平还先后引进了锌矿厂、渔具厂等多家企业,给村民就业带来了福音。胡太平说:“靠山吃山,除了要大力发展凤丹外,我们还引进太子参,种植特色西瓜;依托西山风景区,大力扶持农家乐、土特产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