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调研报告(精选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调研报告(精选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人调研报告(精选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80、90后轻人思想动态调研报告调研报告1自治区经信委住库木库都克麻扎村工作组村里80、90后年轻人都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哪些困惑?如何以现代文化引领他们在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中健康全面成长?这是自治区经信委住库木库都克麻扎村工作组在住村工作一开始就高度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四个月来,工作组积极开展入户走访、谈心交流活动,共召开各类座谈会5次,与80、90后年轻人个别谈话15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0份,初步掌握了全村年轻人的思想动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坚持以现代文化引领,加强对80、90后年轻人教育引导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村里80、90后年轻人基本思想动态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库木库都克麻扎村(以下称十村),位于叶尔羌河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全村共有农户189户、村民731人(全系维吾尔族),其中80后、90后年轻人分别占%、20%。由于村里没有企业,村里年轻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庭院养殖,大部分年轻人在农忙期间务农活,农闲期间外出打短工。据个别谈话及问卷调查,工作组发现:近年来,随着南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里年轻人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积极活跃、健康向上,总体思想状况良好,并呈现出一定的务实争先的总体趋势。主要表现在:(一)关注村域经济发展。被调查者都有过养殖、农活、短工、修理和厨艺等方面的从业经历,能参加村里各项劳动及维稳工作;大部分年轻人不愿远离家乡,希望能就近就地就业;也有部分年轻人想学一门技术后自己在家干事创业;还有的想利用村里的种养殖资源,发展自家庭院经济等等。总之,年轻人期望拥有良好的村域经济发展环境,有发展致富的愿望。(二)热衷现代文化生活。在被调查者中,初中毕业的占80%,高中以上的仅占10%,大都愿意学习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自己就业有帮助的技能。有43%人表示对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爱好,还有20%人爱好电脑。大多数都能配合村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乡、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体现自身价值。(三)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被访者中,靠打短工获取一定收入的占50%,其中有一技之长的占70%。大多数年轻人容易满足现状,且普遍对现状较为满意;崇尚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方式,但也认为父辈的生活方式应坚守;家庭观念较强,希望摆脱包办婚姻,向往自由恋爱;也懂得人品和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四)以技立业的愿望较强。被调查者中,已婚的占43%,其中25岁以上已婚者占62%。有生活经历的年轻人都能意识到,完全依靠现有的人均亩土地,难以长久维系和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在走访交谈中感到,当前农村大多数青年渴求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手艺挣钱养家的愿望比较强烈。(五)坚决反对民族分裂。通过走访交流,工作组了解到:村里年轻人普遍认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有关民族分裂的言论都是应该坚决制止的,他们对发生的各类暴恐案件深恶痛绝,并明确表示愿从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调查显示,大部分80、90后年轻人的发展意识增强了,能够认识到现今农村的发展环境好了,发展空间大了,发展机会多了。但从现代文明理念、学习工作能力等方面来看,这些80、90后年轻人身上,还存在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与时代前进步伐不相协调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一)竞争进取意识较为淡薄。在被访者中,表示愿意走出村子外出打工的仅占23%;在问及对政府在年轻人教育、培训和就业方面应提供什么帮助时,43%的人回答是没有想法。一方面受限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等因素,使得村民传统的安土意识较为浓厚。另一方面由于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情况尤为突出,普遍存在只顾眼前物质利益,对自身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关心不够等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致使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二)就业的意识与观念落后。在就业方面,村里大部分年轻人普遍存在矛盾的心理,一方面都有挣钱养家的想法,但另一方面受陈旧观念的影响,又不愿外出务工。70%的被访者愿意与父母一起住在村里。即便已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往往在结婚后也都被父母勒令返回家中,就地就近打短工、零工。陈旧的就业观念对村里年青妇女的影响更大,村里女孩主要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若外出打工挣钱则将承受较大的舆论压力。同时村里年青人存在担心外出因语言不通、没有技术等而不敢或不愿走出家门的心理。这些因素致使村里年轻人只能天天围着村子转。(三)自觉学习积极性不高。关于80、90后年轻人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50%的被访者通过电视,20%通过电脑、20%通过亲朋好友。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村里年轻人对学习没有方向性和目标性,特别是只有极少数的受访者把“学习知识”作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被访者中通过看书获取信息的仅占10%,大部分人安于现状,对“知识改变命运”认识不到位。由于村里公共文化活动的缺失,大部分年轻人的业余生活只能是待在家里看电视,生活单调乏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没有知识技能就没有更好的自我发展,因此,促使年轻人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迫在眉睫。(四)双语水平及融入社会能力低。90%的被访者曾经有过在校学习双语的经历,但毕业后由于村里没有汉语学习交流的语言环境,在校期间习得的汉语交流能力很快衰退,18、19岁的年轻人毕业后能简单进行双语交流的低于5%,对外沟通能力总体较弱。有些年轻人虽有一定的汉语水平,但由于保守落后的观念,接触外部社会的范围窄、机会少。至今,村里70%的年轻人连喀什都没有去过,生活和工作圈仅限于本县。此外,村里年轻女性大多18、19岁时就结婚生子,过早的封闭的婚姻家庭生活使她们失去了再教育机会,这些年轻母亲与现代生活的节拍极不吻合,其融入社会的能力自然很低。(五)敬业乐业精神缺乏。村里80、90后年轻人大部分只有初中学历,毕业后基本上帮家里干些农活和就近打点短工。在被访的80、90后年轻人中,仅有10%的人有从事企业生产、接受企业管理的经历。这个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时间观念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自由散漫、工作态度消极、生活习惯不好,不喜欢稳定连续的工作。此外,工作组通过走访考察了解到,田间地头的农活大部分由妇女、老人(俗称3860人员)承担。据村民解释,这是由于有的年轻人怕苦怕累而不愿干农活,有的认为田地里的农活挣不了多少钱,比不上打短工所获得的收入。另据了解,村里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常常宅在家中,沉迷于电脑网络,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家务也不干,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为新时代农村的“啃老族”。为深刻剖析上述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从详细考察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入手,另一方面着力探讨80、90后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状况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视角、宽范围、点面结合的研究。现将问题根源初步分析如下:(一)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当代村民生存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环境下,形形色色的思潮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一时难于打破和扭转,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青年人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期间,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同时目睹了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感受到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巨大生活反差。然而,这些年轻人缺乏全面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未能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因而表现出颓废、淡漠的精神状态。同时,部分农村日渐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一些年轻人的负面影响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二)宣传思想教育体系不健全。虽然现行农村宣传教育体系表面上基本作到了全覆盖,但宣传思想的内容与基层村民长期难见面、不见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严重。从现行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宣传教育对象主要是村干部、“五老”、“三老”人员,而广大农村青年基本上游离于此体系之外。目前,大部分从学校毕业返乡的青少年无法接受到正常的主流思想教育,农村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几乎是空白,对其有深刻影响的只剩下清真寺里的宗教思想。因此,加强对年轻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工作,成为今后亟待开展的首要工作。(三)落后的农村管理及较低的管理效率。多年来,南疆地区农村管理长期提供的是政府“保姆式”服务,农业生产生活管理方面的“计划性”色彩较为浓厚。同时,近些年来对农民实行的低保政策(村子里最多的一家有4人吃低保、最小年龄到18岁),或多或少的助长了村民的依赖思想和“等靠要”思想,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更为负面。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竞争意识的形成。再加之村民因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区域而形成的自身独特的传统和习性,习惯于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狠下功夫,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民转变思想的环境和氛围。(四)基层文化建设滞后。村里年轻人对参加文体活动充满了期待,但由于村里文体活动设施少,常态化的文体活动开展不起来,难以把广大年轻人吸引来、聚起来,缺少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年轻人天天靠看电视打发时光,文化精神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此外,由于缺少有效的组织引导,一些文化惠民活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吸引力。譬如,乡里有时安排电影进村时,因无人组织,经常只有6、7个小朋友来观看。工作组入村不久,就将大队部院内的篮球场清扫出来,并购买了篮球、乒乓球和台球等运动设施,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在村里办起了每周六的“篮球之夜”活动,为年轻人搭建起了文化活动平台。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平台业已成为吸引村里年轻人聚集、交流和娱乐的主要场所,为发挥现代化文化引领作用、培养年轻人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态度提供了保障。(五)共青团职能未能正常发挥。调查发现,尽管村里有分管共青团以及文化宣传的干部,但这些干部因都忙于村里日常管理事务而忽视了共青团工作。村里年轻人就业创业需要的实用技术知识因缺少相应的培训平台和有效的组织运作而难以获取。据被访者反映,一年到头除乡里举办一些文化宣传和体育活动外,村里自身的共青团活动几乎是空白。村里的图书室也无人组织向年轻人开放。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也因电脑、投影机损坏而闲置起来,即便系统好的设备,也因缺少懂技术的管理人员或根本无人组织管理而用不起来。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反映,村里共青团工作职能未能发挥出来或发挥的不够理想。(六)传统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人们常说家庭和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父辈们的思想、品质和信仰对年轻一代成长有重要影响。据走访了解,村里有一个叫莫合塔尔•艾力的年轻小伙,在独山子一家酒店打工三年收入尚可,但还是被父母勒令回家结婚,而后不让再外出打工。此种情况在村里相当普遍。目前,村里一个民兵每月收入300元,同时村里免除其家里一个长期义务工,尽管这种待遇已经很低,但相当一部村民对此感到满足。父辈们这种极易满足、安于现状的思想以及传统的保守的家庭观念,自然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年轻人开拓进取精神的培育。上述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从其深远的影响来看,农村广大80、90后年轻人,能否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家庭责任的村民,实现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能否承担起未来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的确对我们今后如何开展培养教育和现代文化的正确引导提出了新要求。三、坚持现代文化引领的主要抓手及对策建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新疆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和接班人。做好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发展,而且对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抓住了他们,就抓住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张春贤书记提出,要在互动中了解和把握各族群众特别是80、90后年轻人的需求,探索一些满足他们需求并加以教育引导的好方法。按此要求,工作组自住村以来,紧密结合“访民情”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坚持现代文化引领的一些好方法、好措施,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一)进一步加强农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