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篇总则1.1为加强和规范青岛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青岛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定,按照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1.2青岛市城市规划编制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三个阶段,其内容及深度要求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执行。1.3本规定是《青岛市城市规划条例》的配套文件,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必须执行本规定,本规定实施以前制定的有关规定如与本规定不一致,按本规定执行。第二篇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第一章城市用地的适建与相容范围2.1.1青岛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1.2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应当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实施;对尚无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区,应根据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建设适建性,并符合《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见附表一)的规定;未列入《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的,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核定适建范围。2.1.3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2.1.4建设用地的相容性一般分为相容性和可相容性两种情况;相容性为用地性质用途可直接由规划编制与审批部门确定;可相容性是与原用地性质用途的相容,须经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的。2.1.5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城市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第二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2.2.1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一般按表2.2-1的规定执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表2.2-1建设基地类型建筑密度(Max)容积率(Max)居住用地别墅(独立)15%0.3低层(联体)25%0.5多层25%1.0中高层20%1.8高层18%3公共设施用地办公建筑多层25%1.5高层20%3.5商业建筑多层50%3高层45%4.5综合建筑多层40%2.4高层30%6.0休疗养度假建筑低层20%0.3多层0.8中高层1.8高层2.5工业仓储用地工业仓储建筑单层50%0.5多层40%2.4单、多层45%1.5绿地公共绿地5%0.05防护绿地00注:表中所列数值以单块建设基地计算,混合用地按不同性质用地比例折算。2.2.2《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规定的指标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设用地。对混合类型的建设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设用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设用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2.2.3对未列入《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的科研机构、教育设施、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除满足表中指标外,还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2.2.4扩建工程一般不得超出规划已批准确定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2.2.5建设工程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章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容积率,但不得超过原规定的5%。第三章城市风貌保护区2.3.1城市风貌保护范围分为风貌保护范围、保护区和保护点三个层次,详见附件6.2。2.3.2在风貌保护范围内,要保护和恢复原有风貌特色。逐步完善保护区功能;不再新建高层建筑,建筑檐口高度原则上控制在12米以下;有计划地拆除与原有风貌不和谐的建筑;整理保护区环境,编制环境设施专业规划。2.3.3在保护区内,应当保持特有的风貌和建筑特色。对保护建筑要加强养护维修,严禁拆除、改建、扩建。除必需的公共设施外,不得插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要注重街区的整体保护。严禁减少现有的绿地面积。要编制保护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对保护区功能进行更新完善,并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2.3.4在保护点内的建筑物维修时,应当保持和恢复原有建筑形式。保持原有景观特色,与其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应的地形、地貌、植被等不得随意改变。对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须拆除重建的倒危建筑物,必须按原状进行原貌翻建。保护点的控制范围原则上确定为保护点所在街区及相临街区,并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周围环境的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造型、色彩、质感等,应与保护点相协调,不得遮挡景观视廊。2.3.5保护好青岛市已有的“红瓦绿树黄墙”的老城区城市风貌特色。2.3.5.1保护好海洋、岛屿、沙滩、礁石、古树名木、山体、水体等自然特色。2.3.5.2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以点式坡屋顶形式为主,建筑色彩屋顶为红色调,墙为黄色调为主。2.3.5.3保护因历史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道路环境,包括自由灵活的道路格局、茂密的行道树、宜人的道路尺度以及道路两侧灵活多样的围墙、挡墙等。2.3.5.4环境设施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其形式还要满足风貌保护的要求。第四章城市海岸带使用2.4.1城市海岸带的范围:胶州湾及青岛市其它近岸海域和毗邻的相关陆域、岛屿。其具体控制范围见附则。2.4.2严格保护海岸带自然风貌,禁止非法填海、挖沙、采石、占压礁石和砍伐风景林木与防护林等行为。2.4.3滨海地区分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严禁在非建设用地内开发建设。海岸带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应作为公共绿地、国防设施、港口、修造船舶、海洋科研、旅游设施和必要的公共设施等用地,不得安排其它非用海单位。非建设用地可作为农、渔业生产用地及生态保护用地。2.4.4海岸带范围内禁止新增工业项目,已建的非用海工业项目要限期迁出。2.4.5海岸带范围内的村庄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控制。对风景区内规划保留的村庄应结合旅游进行规划改造,强化完善旅游功能,并体现地方特色。其他村庄应近限远迁。2.4.6要保持滨海岸线视线的连续性与通透性,严禁遮挡观海通廊,并确保重要景观节点的可视性。2.4.7滨海岸线范围内新建建筑的体量、形式、色彩等要与滨海自然环境及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并不应遮挡原有建筑物的景观。其建筑物平面对角线长度一般不得大于35米。2.4.8滨海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游人的亲水需求。2.4.9滨海旅游服务设施要配套齐全,完善步行通道、公共停车场、公厕、防护设施等,加强标识系统,提倡无障碍设计。第五章城市停车场2.5.1一般规定2.5.1.1城市停车场的设置应同时满足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与机动车配建停车场的建设指标要求。2.5.1.2城市停车场的规划应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指导下进行,并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要求。2.5.1.3城市停车场的设置应遵循节约用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原则,并符合城市环境和车辆出入口不妨碍道路畅通的要求。2.5.1.4城市停车场的面积应按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地面停车场每车位宜按25-30平方米计算;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车位按30-35平方米计算。2.5.2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设置2.5.2.1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分为路外公共停车场(库)和路内公共停车场两形式。其控制比例为:路外公共停车场泊位按总停车需求的80%-90%控制;路内公共停车场泊位按总停车需求的10%--20%控制。2.5.2.2路外公共停车场应采用地面、地上和地下相结合的停车场(库)或停车楼。路内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交通量不大的城市支路上,城市主次干道一般不得设置路内公共停车场,在有辅道时可适当设置。2.5.2.3城市市级行政办公、金融、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中心区,必须设置独立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不同市级中心区相临或相近时,可合并设置,停车场规模以300个停车位为宜,具体规模以交通规划为准。2.5.2.4城市区级商业中心区,必须设置独立的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模以200个停车位为宜。2.5.2.5滨海风景游览区,应沿交通游览线路每隔500米左右设置一处小型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模一般为25个停车位,最小不应少于10个停车位。在主要旅游景点应设置大型旅游车泊位,一般不小于总泊位的15%。2.5.3机动车配建停车场的设置2.5.3.1居住区、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宾馆、公园、办公楼、影剧院等公共设施,必须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及供本单位职工的自用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标准应符合表2.5-1的规定。配建停车场标准表2.5-1类型单位技术规定指标01住宅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5-1.002行政办公楼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3.003主要外贸、金融、合资企业办公楼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504普通办公楼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1.005商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1.006农贸市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0.907展览馆、图书馆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7-1.008文化娱乐场所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509大型体育场馆车位/100座2.5-3.010小型体育场馆车位/100座1.0-1.511市级影剧院车位/100座2.0-3.512一般影剧院车位/100座0.8-1.013会议中心车位/100座3.0-3.514幼儿园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15-0.215中小学校车位/100学生0.5-0.616大中专院校车位/100学生0.6-0.817旅游区、度假村车位/1公顷占地面积10.0-20.018城市公园车位/1公顷占地面积2.0-5.019医院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3.020休、疗养院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7-0.821饭(酒)店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22高中档宾馆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5-0.723普通宾馆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4-0.624车站、客运码头车位/高峰日千旅客3.0-4.025客运航空港车位/高峰日千旅客5.0-8.026货运港(站)车位/100辆标准车15.0-18.027工业厂区、仓储区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2-0.62.5.3.2居住区内配建停车场(库)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低层高档住宅区、别墅区,应结合住宅建筑单体配建停车库。2、多层住宅区,应在小区交通出入口附近配建集中的机动车停车场(库),住宅和停车场(库)之间要用绿化防护带隔离,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10米。3、高层住宅区,应结合建筑单体配建地下停车库,地下停车位数不得少于总数的70%,住宅窗户距车库出入口的距离应不小于15米。2.5.3.3各类公共建筑,应采用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方式配建停车场(库),地面停车位应控制在总停车位的50-70%。地面停车场地宜结合绿化方式设置,如嵌草铺装等。2.5.3.4配建地下停车库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下面时,应设置隔音、隔气、和防火防爆楼板,在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广场和道路下面时,应满足绿化种植和地下管线敷设的覆土深度(覆土深度不得少于1.5米)要求。2.5.3.5配建停车场(库)的建设应和住宅及公共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其工程费用和用地计入所属单位工程之内。2.5.3.6配建停车场(库)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不得挪为它用。2.5.3.7配建停车场(库)要有完善的标识系统,便于导行。城市主要的交通枢纽处应在显明处应设置电子泊位显示装置。第六章名词解释2.6.1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2.6.2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2.6.3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2.6.4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2.6.5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2.6.6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2.6.7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