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目錄主編的話-----------------------------------------------------------------甘漢銧Ⅰ梨山居民對於社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態度差異之分析-------------------------------------------------------------------許毅璿、劉怡屏1台灣地區有關太陽能日照量之環境時空因素研究探討------------------------------------------------------------------徐天佑、曾鴻陽21原住民地區國小學童之環境世界觀研究--------------------------------------------------------------------------------林立康33國民小學實施防災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南投縣內湖國小學童為例------------------------------------------------------------------趙家民、張宏仁71附錄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學刊徵稿辦法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學刊文稿書寫注意事項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著作授權同意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學刊投稿者資料表封面圖說明寬尾鳳蝶Agehanamaraho(Shiraki&Sonan)文:陳建志撰圖:蕭家琪攝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寬尾鳳蝶的後翅尾突裡有二條翅脈貫穿其中,使得其尾突較一般鳳蝶為寬,因而得名。全世界只有台灣2500公尺左右的山地及中國海拔較高的丘陵地有寬尾鳳蝶的分布,因此寬尾鳳蝶是冰河時期擴散到台灣的代表性生物。目前台灣的寬尾鳳蝶因數量稀少、市場單價高、面臨採集等壓力,而被列屬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在太平山拍到牠吸食海州常山ClerodendrumtrichotomumThunb.,是難得的生物多樣性資料。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I主編的話主編的話在轉型期承接本學刊編輯工作,的確沒想到所面臨的壓力會如此大,過去的五期確實有了它固定的風格,只要順著慣例,繼續邀環境相關稿件加以編輯就可以完成。況且本學刊在環境教育圈子裡也已經擁有相當程度的地位,似乎交代得過去。然而學校正在轉型與進步中,豈能怠忽職守,勤加反省檢討是否能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求自我成長?學校方面正為本校所有出版刊物作檢核,結果本校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承接本學刊編輯以及原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所發行出版的市師環教季刊,經過數次會議檢討及專家學者之意見,議決整併此兩刊物。且希望本學刊繼續朝向更學術努力,而推廣環境教育文宣作品,盡量轉為電子化出刊,以節省紙張印刷物氾濫,降低對樹木的生態壓力。有以上理念,因此本期環境教育學刊編輯工作特別煩瑣,包括整個編輯委員編輯顧問和所有工作人員都重新邀請,稿約也做適度修訂。在如此轉折變遷之下,完成這一期學刊編輯工作。本期學刊總共挑選了四篇文章,其中兩篇以國小學童對於環境教育相關的課程觀念加以分析研究,探討環境教育問題,例如原住民文化與世界觀在當前實際國小學童還有那些該加強的?另一篇則以南投縣某國小防災教育成效的研究,均為適切的議題;其他兩篇論及環境保護態度和台灣地區環境資源太陽能日照量的探討,也都是應迫切討論的話題。以往本學刊經由許多先進學者專家提攜,今正值轉型與進步之際,更切盼舊雨新知鼎力相助,為我們的環境教育與資源的學術研究,開啟更合乎時下的途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所長甘漢銧謹識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五日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II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1梨山居民對社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態度差異之分析*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助理教授/hsu.57@mt.au.edu.tw**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研究生/smart11722@yahoo.com.tw梨山居民對社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態度差異之分析許毅璿*劉怡屏**摘要梨山地區位於中央山脈的中心,海拔高度近2000公尺;自1960年以來即成為國內高山溫帶蔬果的主要產地,同時也帶給當地居民極高的經濟收入。但是相對地,梨山地區的自然環境長年來遭受嚴重衝擊,尤其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後,土地資源變得更加脆弱,每當遇上天災,鄰近村落及產業便連帶受到殃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2005年訂定「國土復育條例(草案)」,擬積極復育過度開發的地區;其中,梨山地區的復育議題倍受國人關注。故此,本研究針對梨山地區四個主要部落—梨山部落、環山部落、松茂部落與佳陽部落,探討當地居民對於社區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育所持的態度,期藉由客觀的分析瞭解兩極議題中潛在因素之差異性。本研究採用便利取樣方式,於每個部落發放約60至70份不等之問卷,總共發出261份,回收24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94.3%。研究結果顯示,高山農業被視為梨山地區不可或缺的產業,當地居民大多支持繼續發展此一產業。此外,由於目前梨山地區缺乏產業多元化的替代方案,在僅能確保農業發展的前提下,居民對於環境保育的態度與行為動機相對較為薄弱;由此可見,該地區居民對於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態度間有矛盾現象存在。本研究並針對梨山地區環境保育觀念推行不力之處提出建議。關鍵字:社區、社區產業、環境保育、態度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2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壹、前言台灣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約佔陸地總面積32%,以國土自然資源的角度來看,高山地區可說是台灣國土的重要命脈。梨山地區位於中央山脈的中心,海拔高度近2000公尺,為中部橫貫公路及宜蘭支線交會所,是台灣東西交通的樞紐。自1960年以來梨山即成為台灣高山溫帶蔬果的主要產地,其高山農業帶動了該地區的產業發展,也帶給當地居民穩定且極高的經濟收入。但相對地,梨山地區的自然環境長年來也遭受嚴重的開墾和破壞,尤其在九二一地震之後,敏感的地質變得更加脆弱,每當遇上天災,鄰近村落及產業便連帶受到殃及,環境災難的接連發生突顯出梨山地區土地過度利用的問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2005年訂定「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其目的係積極復育過度開發地區、有效管制開發行為、保護土地和自然生態資源,以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並促進山區原住民部落及國土環境資源之永續發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梨山一直是國內高山農業的重點地區,其發展在現今國土復育的思惟下,已逐漸被政府與國人付託為「棄農造林、恢復生態」的前景,然而首當其衝的乃是當地居民的產業維繫問題。面對國內山區盤根錯節的土地利用問題,生態保育固然是護衛國土的核心價值,但是在地居民的權益與觀點亦不容忽視。故此,在梨山地區的復育議題倍受關注卻又鮮少被深入探究的情況下,本研究乃透過實地調查,瞭解梨山地區居民對社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所持的態度,進而藉由客觀角度來分析居民對於兩極議題潛在因素的差異性。貳、文獻探討一、梨山地區沿革與區域環境背景原名「斯拉茂」的梨山,位於大甲溪流域的和平鄉(見圖1),自古以來即為泰雅族人世代生活的祖居地。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曾有計畫打通台中到花蓮,建造一條聯絡台灣東西部的交通要道,最後卻因為中央山脈的險峻山勢、興建工程艱鉅,而不敢貿然施工。1949年國民政府移遷來台,基於經濟與國防軍事的需求和考量而決定興建中部橫貫公路。1956年7月獲得美方的經費援助開始動工,直至1960年完工,共修築了台中到太魯閣的主線道(台8線)、梨山到宜蘭的宜蘭支線(台7甲線)及大禹嶺至霧社的供應線(台14甲線),全長達351公里。梨山正好位在中橫公路主、支線的交會樞紐上,成為西通台中、東往花蓮、北接宜蘭的「三叉渡口」(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2003)。在中橫公路完工之後,許多當時參與施工的榮民留居梨山,並在公路的沿線從事開墾活動,例如福壽山農場、武陵農場等,培育出溫帶水果及高冷蔬菜,遂成為梨山地區的特產,也吸引了另一批外來的墾殖者相接上山發展。因此,榮民與外來的墾殖者,是梨山地區開發以來,年代較近的新移民(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3梨山居民對社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態度差異之分析2006)。梨山地區擁有四個主要社區佳陽、梨山、松茂及環山部落,部落之基本資料如表1所示。該區域海拔介於1500~1800公尺間,年均溫為23℃,由於終年雲霧繚繞、水量充沛(平均降雨量約為2000~2500公釐),適合高山蔬果及茶葉的栽種,因此農產品收成豐碩。但是,在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梨山地區受到聯外道路多處坍塌、中斷;又於2004年再度遭遇七二水災的破壞,在政府基於日後實施全面國土復育的思惟下決議暫不復建中橫,使得梨山地區的農業和觀光產業受到極大的衝擊。然而不可否認地,梨山地區的部落也因為受到此事件的撼動,社區意識逐漸高漲,產業焦點也有轉向社區發展與宣揚部落文化特色的趨勢,此將成為梨山地區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黃亮白、謝秀娟,2004;喻嘉璧,2004;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06)。二、社區產業之定義與意義社區是由不同社群性質的居民所組成;一般係指在一定地域內的一群人,對其所居住的特定空間、文化、社會活動與生活方式等普遍具有共同歸屬感,並對於該地域中的人、事、地、物形成集體認同與依賴關係的一社會單位(王俊秀,1999;李永展,2003;KasardaandJanowitz,1974;Sampson,1988)。整體而言,社區就是一群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人,聚居於圖1梨山區域位置圖4環境教育學刊第六期某一地區。而這群人經常擁有下列共通性(徐震,1980):(一)居住在鄰近的地區,彼此常有往返。(二)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彼此需要支援。(三)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務:如交通、學校、市場等。(四)面臨若干共同的問題:如經濟的、衛生的、教育的、環境的等。(五)產生若干共同的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會的等。由於這些共同利益、共同問題、共同需要的驅使,這群人會逐漸產生一種共同的意識,視其共識的程度,即稱為「社區意識」(陳其南,1998)。當一社區意識逐表1梨山地區四個部落基本背景資料一覽表(資料來源:改編自參山國家風景區(梨山地區)生態旅遊發展規劃,2006)環山部落位置位於台七甲線上,介於梨山與武陵農場間。行政轄區隸屬於台中縣和平鄉平等村住家戶數及人口200餘戶,約1000餘人(原住民800,漢人200)地方產業種植高山蔬果為主,其中以梨子為該地大宗經濟作物,其他尚有水蜜桃、柿子、高麗菜、彩椒等。佳陽部落位置由台八線經梨山往德基水庫方向,下行約7分鐘可抵達佳陽部落。行政轄區隸屬於台中縣和平鄉梨山村住家戶數及人口70餘戶,約300餘人地方產業種植高山蔬果為主,其中以梨子及茶葉為該地大宗經濟作物,其他尚有水蜜桃、柿子、高麗菜、彩椒等。梨山部落位置位於台八線及台七甲線交會處,為中橫線上及中橫宜蘭支線交通樞紐行政轄區隸屬於台中縣和平鄉梨山村住家戶數及人口800餘戶,約1500餘人地方產業種植高山蔬果為主,其中以梨子、蘋果及茶葉為該地大宗經濟作物,另該區住宿、餐飲設施集中,平日道路兩旁設有許多水果及紀念品攤販,梨山地區相關行政、醫療及產業多集中於此區域。松茂部落位置由梨山加油站開始直至清泉橋分為中興路,而松茂部落由上松茂5K(公路里數)稱之,直至清泉橋都為松茂部落。行政轄區隸屬於台中縣和平鄉梨山村中興路四段部份皆為松茂部落住家戶數及人口100餘戶,約500餘人地方產業種植高山蔬果為主,其中以梨子為該地大宗經濟作物,其他尚有水蜜桃、柿子、高麗菜、彩椒等。5梨山居民對社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態度差異之分析漸升高,人群經常會組織起來、互助合作、採取集體行動,以達成社區居民的共同目標,此亦即「社區總體營造」之潛在意涵。一般而言,社區的結構可分為,生態環境結構、人口結構、經濟結構及區位結構。其中,在經濟結構方面,社區居民共同生活的經濟活動類別對於該社區的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蔡宏進,1985)。例如,農村社區經濟活動類別比城市單純;大城市社區必須仰賴他地農業、輕重工業、商業等各部門協調一致,才能使社區的經濟合乎自然和社會規律,使之有更好的發展,而小城鎮社區或鄉村社區則較著重自給自足、特定的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