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欧盟环境外交研究姓名:王淑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关系指导教师:王慧媞20090531欧盟环境外交研究作者:王淑贞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前军.WangQianjun论欧盟的环境外交政策-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3(9)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环境外交已成为其共同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全球性、区域性环境外交的同时,欧盟还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有效的环境合作,并与工业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对话,从而在国际范围内拓展了其环境政策的影响.2.学位论文杨廷俊欧共体/欧盟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研究2008欧盟作为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其环境合作包括两部分,区域内的合作即欧盟的环境政策,区域外的合作即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的环境外交活动。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欧盟的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重点阐述欧盟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出台的背景原因,分析欧盟的环境政策的特点和环境外交的影响,并总结其经验。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环境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地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绿色政治不断兴起,环境事务的特殊性,各成员在环境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在一体化组织层面实施共同的环境政策。第二部分从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环境政策的协调、环境政策的成果和环境政策的特点四个方面,介绍和分析欧盟的环境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盟颁布了六个环境行动计划,制定了四百多条指令,形成了涵盖面广、门类齐全的环境政策体系,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欧盟环境政策体现了与时俱进、实践可持续发展、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环境政策之一。第三部分主要从欧盟的环境外交的发展过程、环境外交权限、环境外交的主要活动以及对环境外交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总体上来说,欧盟实行了主动参与、全面合作、认真承担义务的环境外交政策,在国际环境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推行环境殖民政策,在合作中附加政治经济条件,把环境外交作为其实现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这是其缺陷。第四部分依据欧盟环境政策和环境外交实施的状况,从政治意志、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责任,适当的环境政策体系的构建和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等方面总结其经验,希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借鉴意义。3.学位论文徐婷欧盟环境政策与环境外交2007欧盟作为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其环境合作包括内部的环境政策、成员国的环境合作以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的环境外交活动。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环境保护在世界上起步较早,在环境科学、环保技术、环境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70年代开始至今,欧盟各国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实行了多个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各成员固在环境问题上达成共识,通过制定和实施共同环境政策、采取协调行动,改善了欧盟域内的环境状况。在区域组织内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协商与合作的方式以及有效的政策运行机制,使欧盟环境政策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协调中得以发展,提高了各成员图治理污染、保护坏境的功效,因此为其他区域性组织协调环境政策、共同治理环境提供了有益经验。欧盟非常重视同其他国家的环境合作,较早引入了“环境外交”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欧盟同其他西方国家、国际组织以及第三世界固家进行了广泛的环境合作。欧盟在国际环境合作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推动全球和各地区的环境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外环境合作已经成为欧盟强化其世界大国集团地位的重要舞台。总体来说,欧盟的环境合作形成了以欧盟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分层的、内外有别模式:欧盟成员圈适用共同体环境政策,成员固协调一致,共同合作;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与发达国家就环境问题展开广泛的合作与斗争,对发展中国家给与大量的财政援助用于环境保护。欧盟负责任的态度也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4.期刊论文任国玉.徐影.RenGuoyu.XuYing从未来气候情景看主要发达国家的气候谈判立场-中国科技论坛2006,(2)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政策存在显著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情景及其影响的预期不同.本文从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情景预估角度出发,对加拿大、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气候变化政策形成背景进行初步分析.5.学位论文王彬小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环境外交研究2009本文分析了小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环境外交。首先阐述了美国环境外交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其动因。其次是小布什执政时期环境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在这期间,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提出《京都议定书》的替代方案,重新确定新的研究重点,调整环境政策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再次是小布什执政时期的环境外交实践,论述了小布什政府在历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表现以及美国同中国、欧盟、其他地区的环境外交政策及实践。本文还分析总结了小布什执政时期环境外交的特点及实质。分析了美国环境外交中的国家利益色彩,经济因素,环境政策实施的政治立场,环境合作中的不公正现象以及环境政策中的霸权主义。最后,分析了小布什执政时期环境外交政策对国内社会以及国际社会的影响。6.学位论文曲娟中国与欧盟环境合作研究2008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也就是人的生存场所和所赖以生存的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种。环境问题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危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破坏;二是环境污染。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间的冲突合作与相互依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表现同益突出,这就为国际环境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自此,国际环境关系即环境外交诞生,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与欧盟环境合作的现状及其特点,有利于我们了解双方环境合作的成就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推动双方在环境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与此同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国际环境外交的理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文章除引言、结论部分共分四章:首先,概述中国与欧盟坏境合作的基础,从双方对加强环境合作拥有共识、环境合作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及机制化带动中欧双方环境合作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其次,以中欧双边环境合作及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环境合作的事实,阐述中国与欧盟环境合作的现状;再次,归纳中国与欧盟环境合作的特点,提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中国与欧盟环境合作的前景,提出中国加强与欧盟环境合作的途径。文章力求通过分析,研究中欧环境合作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国际环境合作的途径和方法,保护国际生态环境,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期刊论文蔡守秋.王欢欢.CAIShou-qiu.WangHuan-huan欧盟环境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4)欧盟环境法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处于一个特定的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全球性环境问题突出、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等特点.回顾欧盟环境法的发展历程,了解它的现状与最新发展,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欧盟环境政策和法律的先进制度、工具等经验,有利于开展与欧盟的环境外交,并有利于处理中国与欧盟及欧盟国家的环境贸易关系.8.学位论文王英平《京都议定书》及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制度2006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重要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范围内气候谈判和环境政策研究的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经过多年艰苦谈判而形成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法律文件。气候变化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其实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在气候谈判过程中,各国在其各自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立场不同的两大阵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大国家集团——欧盟、“伞形国家集团”(由美、日、加、俄、澳等国家组成)、“77国集团加中国”,他们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重大分歧,《京都议定书》是各国谈判与妥协的结果。因此,它本身存在着履约制度的问题、灵活机制的问题、议定书生效后的实施问题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等问题。《京都议定书》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气候系统具有全球公用地性质,各国都有“搭便车”的倾向,容易造成“公用地的悲剧”;全球环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复杂性,深入影响到一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再加上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问题,几乎没有短期的政治风险,政治家们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谈判中,出于自己政治生涯的考虑会尽可能减少对自身经济的不利影响,维护本国利益。尽管如此,《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还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人类社会在防范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生效对各国政治、经济和人类自身活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中国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议定书》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准备的时间;它的生效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机会;还给我国提供了技术引进与改造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当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2年左右,排放量将赶上美国。由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快速增长,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即正式宣布拒绝接受《议定书》,其理由有三:其一,该协议对美国不公;其二,气候科学存在不确定性;其三,协议所运用的削减、限排方法太原始,应引进排放交易机制取而代之。布什政府的理由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违反了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的尊重,追求实质公平就应当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应当履行《议定书》。其次,违反了国际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当存在造成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的威胁时,不应以科学上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预防措施。最后,违反了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在环境损害负担方面,污染者负担是一般原则,排放交易制度是例外,只能作为国内正常履约的补充机制严格控制适用。《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的构建已迫在眉睫。在后京都时代,同10年前相比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国家利益集团的立场和态度有了很大改变,整个谈判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未来的国际气候制度具有灵活的承诺方式、新的技术促进机制、适应性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等特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中包括在国际上面临着树立良好环境形象和抵制发达国家过高环境要求的压力;在国内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压力。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从国际环境和具体国情出发,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大力开展环境外交,推动环境和政治经济领域国际不合理秩序的改革,既在斗争中维护主权,赢得利益,又在合作中抓住机遇,争取主动,力求平等的、有效的参与国际环境合作。9.会议论文姚波.M.Maione.C.Witham.A.Manning.周凌晞.M.K.Vollmer.B.R.Greally.F.Stordal.张晓春.张芳.S.Reimann.P.G.Simmonds北京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卤代温室气体在线观测2007卤代温室气体是指含卤素(氟、氯、溴、碘等)的温室气体。由于它们损耗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被列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清单。根据国际公约,2010年至2015年,中国将全面禁止排放大部分卤代温室气体。近年来,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减排任务,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减排进程。随着禁排时间日益临近,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外交压力。中国政府采取了臭氧层耗损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控制措施,并已经实施了臭氧层耗损物质的淘汰方法,由于缺乏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浓度变化实测资料,中国卤代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分布估算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006年10月,通过与欧盟合作,在北京上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