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我的家”观后感昨晚,我欣赏了张元龙对他的祖父张伯苓的回忆,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太感人了!看到节目中用到的一些电视剧《张伯苓》的画面,不禁感慨良多。我自然回想起十几年前我创作的电视剧《张伯苓》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位中国近代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身上强烈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不甘外辱,立志救国、建国的宝贵精神。也有着“五四”前后投身于救国的有智之士所共有的深刻的反省精神。同时他也有着那个时代人们所共有的困惑和缺憾。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中国近代史许多重大事件在他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折射。毫不夸张的说,张伯苓的人生就是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创作中,我们紧紧抓着张伯苓的情感的主线索,就是他对灾难深重祖国的挚爱、对饱受列强屈辱的中华民族崛起强大这一远大目标矢志不移的追求。张伯苓赴东北以“中国不亡有我在”的讲演深深打动张学良;日本军队炸平南开学校之后,张伯苓对记者发表“物质的南开可以炸毁,但是精神的南开是永远炸不毁的”的演说;新中国成立之后张伯苓毅然将重庆南开中学无偿捐献给国家等多场戏中,剧中都浓墨重彩地揭示了张伯苓的深切的爱国情怀。在创作中,我们也尽量细腻刻画了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的张伯苓多重的情感世界,在张伯苓得知当飞行员的儿子牺牲后的若干场戏里,设计了几场重戏,令观众能够准确感受到他失子的痛楚和千方百计对妻子隐瞒的复杂心态。自然,展现张伯苓与日本侵略者的情感冲突也是必须写到位的一条情感线索。在张伯苓赴日本“忍辱考察”几节戏里,我们写了他耻辱与佩服交织的复杂思绪;在日本装甲车闯进校园捣乱示威一场戏里,我们在表现他的愤恨同时也写足了他对狂妄的侵略者鄙视和嘲弄。当自己的学生被日本飞机炮弹炸死时,设计了这样的情节:张伯苓怀抱着死去的学生,冲着对在空中盘旋的日本飞机怒喊:“你们不就是要炸毁南开吗?你们不就是要杀死我张伯苓吗?你们冲我来!!”将他与侵略者不共戴天的仇恨情感推向极致。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张伯苓是教育家,是一生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者。在阅读关他的史料时,我们就被张伯苓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使我们逐步走进了张伯苓的内心世界,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性格魅力并且把握了他性格核心。张伯苓在当时的中国是谁都要卖他几分面子的人,他的影响不只在教育界。国共两党、日本人、美国人,军阀官场,学者名士、江湖豪杰、实业界大佬他都有相当深的人脉。周恩来见到他要恭恭敬敬喊校长,蒋介石见了他也总是恭恭敬敬的三个字:伯苓公。作为名牌大学的校长,张伯苓却不是一个标准的儒生。毕业于水师学堂、当过海军军官的他有着一股武士的豪爽之风。这令他与众不同地有着鲜明的性格。而天津卫这块租界林立,华洋混杂的特殊环境,也给了张伯苓许多处事方法的熏染。所以,在创办南开的过程中,他有着自己独到的处事方式。在杂驳纷乱的社会中,他进能伸、退能守。运用自如地应对各种各样的人物。“用军阀的银子办教育就如同拿大粪浇出鲜嫩的白菜一个理儿”,张伯苓的这个逻辑很能说明他务实的处事原则。他干起事儿来总是有着天津人那股“嘎”劲儿,说起话来更有天津话的“糙”味儿。但这“嘎”和“糙”里都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像“年轻人憋得着尿憋不住话,老年人憋得住话憋不住尿”、“南开南开,越难越开!”等这类只有张伯苓才有的话语我们都用在了剧中的节骨眼上,生动地体现出了张伯苓的独特性格。但是只靠原有文字记载要支撑起一部长篇电视剧主人公的曲折历程和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创作者,我们必须超越了历史资料的记载,根据他性格、思想和价值观念的逻辑路线和真实记载展开大胆的想象,挖掘和虚构了精彩情节和细节。“七七事变”,日本军队将张伯苓半生心血建立起来的南开夷为平地后,张伯苓也曾痛不欲生,那一刻永不言败的他的精神也几乎垮倒。但是他最终仍然崛强地站立起来。为了准确展现这回肠荡气的一瞬,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小男孩子敲开他关闭了几天的房门,要求到南开去上学,张伯苓伤心地告诉孩子:“南开没有了,被日本人炸毁了……”小男孩拿出一枚硬币递到他的手上说:“我给您捐款在该一个南开好么?”这令张伯苓大为感动,压抑在心底的崛强瞬间爆发出来,随后他在记者招待会上掷地有声的宣布:“物质的南开可以炸毁,但精神的南开是永远炸不毁的!”艺术的真实应当比现实的真实更真实。只是由于在还原张伯苓和再现张伯苓的临界点上找到了恰当的定位。这个人物终于得到专家们和观众们特别是南开人的认可。一位观众在观后感中写到:“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人物的出现,巧妙又准确地揭示了张伯苓内心情感,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剧作家的情感浓度,并与剧作家一同经历了其间情感的波澜。正是全剧中的许多这样的细节让我领略到张伯苓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矢志不移地用先进的文化拯救国人“愚、弱、贫、散、私”灵魂的艰难历程。这里,虽看不见硝烟,但一样悲壮、曲折。而张伯苓性格里的大情、大义、大勇、大智,也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这也正好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深乎意”写历史剧也罢,写历史人物也罢,首先必须尊重历史。对重大历史事实已经深入人心的结论进行轻率改动,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囿于历史教科书的有限文字,刻板复制文字历史记载也是走不上艺术成功之路的。贵在有胆,所求是魂,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在创作一开始我与主创们就统一了认识,必须充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为剧中人作了既附和人物性格又付和历史背景的虚构剧情。像美国外教罗伯特和日本外教千岛缨子大半生献身南开教育和他们爱情传奇;还有跟新学较劲较到死的迂腐儒生沈华庭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却刚烈不屈,终成为张伯苓敬重有加的“逆友”等情节的虚构设计……又如剧中的张伯苓的得力助手武思平、车行远、石玉坚等角色,都是根据多位跟随张伯苓一同创建南开的真实人物原形虚构的。这样不仅免去了真实人物及其作为对号入座的烦恼,也使张伯苓身边的人物更加丰满、鲜活。都为塑造好张伯苓这个形象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写张伯苓,不是只是当历史剧写,也是当现代剧写。大家看张伯苓,不仅仅是要人们追忆这段历史和这个人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解张伯苓这个教育家对当今社会教育事业的现实意义。张伯苓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尊敬和学习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对当今的教育界都有积极关照意义。前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南开大学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你们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我理解,这不仅是对今天莘莘学子们寄予的厚望,也是对创建南开大学的张伯苓那一代人的一种褒扬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