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章水文、泥沙情势影响分析第一节水文情势影响分析一、库区水文情势(一)水库特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水库的地貌特性、来水特性、来沙特性、调蓄能力。(二)水库运行调度原则与方式。水库开发任务主要有防洪、发电、供水、跨流域调水、灌溉、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库往往有多种功能,但一般以一种或两种功能为主,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一般为次要功能。水库调度的原则是:水库运用要兼顾防洪、发电、航运和排沙的要求。在汛期,发电与防洪、排沙存在着一定矛盾,应以防洪、排沙为主。(三)对库区水文情势的影响1、水位、水深。水库水位、水深变化会导致库岸滑坡体稳定性变化以及库内水温、水质变化等。2、水面积变化。由于水库淹没,一些原来的陆地将会变成水域,库内水面积大量增加。水库淹没将导致大量移民;从生态的角度而言,被淹没的区域将从陆生生境变为水生生境。3、流速、流态变化。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雍高,水深增大,水面比降变缓,流速减小。在水库局部岸边可能会有回流。在入库支流汇入口,原来湍急的河流将变成库湾,水流流速大幅度减小。水库流速、流态变化将对水质、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产生影响。二、对坝下水文情势的影响(一)流量过程变化。防洪为主的水库,坝下流量过程变化为:在洪峰期,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洪峰流量,在洪峰后期,水库泄洪,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水库削峰作用明显,有利于坝下河道防洪。发电为主的水库,除汛期按防洪要求运行外,在丰水期蓄水以保证枯水期电站正常出力,故丰水期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来水量,枯水期坝下流量大于天然来水量,坝下流量过程趋于均化,年内总下泄水量与天然来水量相同。供水为主的水库,汛期按防洪要求运行,汛末及汛后尽量蓄水以保障供水,除汛期以外坝下流量小于天然来水量,年内总下泄水量小于天然来水量,对坝下水文情势影响较大。在枯水期和平水期不考虑下泄,会导致坝下脱流,必须保证一定的下泄水量,以保证坝下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坝下流量过程的变化会导致坝下河段水环境容量的变化,对坝下河段水质影响较大。(二)水位变化水库建成后,坝下水位变化情况与流量变化过程相对应,除枯水期为满足航运等特殊要求而人为调节坝下河段水位外,坝下水位一般随水库正常调度的下泄流量变化而涨落。防洪为主的水库,在汛期,坝下最高洪水水位将较天然状态低;在非汛期,坝下水位一般接近于天然状态。发电为主的水库,由于水库在丰水期拦蓄以保证枯水期发电需要,因此枯水期下泄水量一般大于天然来水,相应地,坝下水位高于天然状况。供水为主的水库,由于水库向外供水导致下泄水量减少,坝下水位一般较天然状态呈下降趋势。(三)流速变化水库建成后,坝下河段流速变化情况亦与流量变化过程相对应,其变化与水位变化情况基本一致。有些水库由于淹没会在库内形成一些小岛,在这些小岛周围有时会形成环流。流速变化将导致坝下河段冲淤情况的变化,直至形成新的冲淤平衡。三、对河口水文情势的影响由于水库的调度运行,改变了坝下河段径流的年内分配,因而改变了河流入海口(或入干流口)的径流年内分配,从而对河流入海口(或入干流口)的水文情势产生影响。河流入海口一般都是生态敏感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水文情势的改变会对河口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对于以供水为主的水库,特别是承担大规模调水任务的水库,由于入海水量减少,可能会导致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受影响,如海水倒灌等。第二节泥沙影响分析一、水库泥沙淤积分析水库蓄水后,流速减小,水库来水挟带的泥沙将会在库内淤积下来,水库泥沙淤积情况与水库泥沙特性及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密切相关,水库泥沙淤积会减少库容,降低水库的运行效益。对于大型水库或多沙河流水库,水库泥沙淤积预测需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特别重要的大型水库还需要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水库淤积引起库尾洪水位抬高,将影响库区淹没,库区淤积后回水位与淤积量、淤积部位及淤积后的糙率有关,一般需进行数学模型计算。二、坝下河道冲淤变化分析初期拦沙量大,排沙比较小,进入下游的泥沙量大幅度减少,含沙量低。后期排沙比逐渐增大,进入下游河道的沙量增多。一般是大流量冲,中、小流量淤。重要河道的泥沙冲淤变化情况一般需进行数学模型计算如一维泥沙模型水流方程。河流泥沙输移、冲刷和淤积的变化规律,采用将水流方程与泥沙输移和河床变形方程非耦合求解的处理方法,一维泥沙模型水流方程采用渐变不恒定流圣维南方程,泥沙方程采用均匀不平衡输沙方程。第三节地下水特征及工程影响分析一、地下水类型与动态特征人类修建水库、地表水灌溉等,增加地下水新的补给来源,当补给量超过地下水排泄量时,地下水位将不断上升,若不采取措施,可能引起次生沼泽化或盐渍化。二、地下水现状调查地下水现状调查范围,应根据水利工程的性质、规模、工程布置和运行方式,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功能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应包括:①拟建水利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发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②地下水环境影响敏感地区;③地下水与地表水发生水力联系的地区;④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可能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供水水源地的开采影响范围。2、地下水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地形地貌和水文:调查评价区内的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的分布情况等;(2)地下水类型:调查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的分布;(3)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碎屑岩和岩溶地区,调查岩层的时代、岩性和地质构造;在松散岩类地区,调查含水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性调查包括含水层的岩性和包气带的岩性,以及承压水隔水顶板的岩性、结构、厚度及隔水性能等;(4)地下水埋藏条件:调查潜水的水位埋深、水位高程,调查承压水的测压水头高程、含水层顶板埋深;(5)含水层的富水性:调查含水层的厚度、渗透系数、径流强度等;(6)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即二者的补给、排泄关系;(7)地下水现状水质:在进行现状调查的同时应调查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或对照值调查;(8)地下水露头:泉、井、钻孔等的分布,水位高程,出水量等;(0)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排水渠系、水库、开采情况及形成的环境地质问题等。三、工程对地下水影响分析1、水库工程水库工程的建设,将改变水库上下游的水文情势。水库蓄水后,水面由原来的河流型变为湖泊型,水位抬高,水面面积增大。当地下水位高于水库正常高水位,且岩层有一定的透水性时,水库会发生渗漏,使地下水位升高。当库岸比较低平,地面高程与水库正常高水位相差不大时,且库岸由第四系松散岩类组成时,水库水位的抬高将使地下水位壅高,产生土壤浸没。当水库周围存在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时,水库渗漏将为水源地提供补给水量,有利于地下水开采。水库周围无地下水用户,且地势低平时,水库渗漏则会引起沼泽化。河流往往是其下游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水库的拦蓄,河流流量减少,尤当上游有工农业取水口时,坝址下游河流流量将大幅度减少,甚至断流,这将对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与水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灌溉工程当长期利用地表水作为灌溉水源时,由于灌水的入渗将抬高地下水位,在排水条件不好时,地下水位过分升高,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降低土壤质量。当利用地下潜水作为唯一的灌溉水源时,由于长期抽取地下水而使地下水位降低,灌溉水回渗量远小于灌水量。所以农业灌溉期地下潜水位总趋势是下降的。只有在降雨期,地下潜水量才能得以补充,地下水位得到回升。利用承压水作为灌水水源,承压水位下降幅度将更大。长期利用地表水作为唯一灌溉水源,或长期利用地下水作为唯一灌溉水源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农业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灌溉对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环境都是有利的。3、输水工程渠道在不采取防渗措施的条件下,当渠道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会产生渗漏,且渠道水位与地下水位高差越大,渗漏越严重。相反,当地下水位高于渠水位时,地下水向渠内渗漏。渠道渗漏使两岸地下水位抬高,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或沼泽化。渠道在采取防渗措施的条件下,当渠道切断地下水含水层时,可能会对地下水产生阻隔影响,使上游地下水位壅高,而下游因减少了上游的部分径流补给量,地下水位下降。4、地下水开采供城市用水开采的地下水水源地,一般开采量大,而且多属集中开采,这对局部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大。对于潜水来说,因潜水含水层埋藏浅,水资源量容易得到降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位回升较快。对于承压水来说,由于其含水层埋藏深,且其上部有潜水含水层和隔水顶板存在,所接受补给的范围只有山前局部裸露部位,也就是说承压水一旦被开采利用,不像潜水容易得到补给。因此,长期大量开采承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第二章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概述一、评价内容与范围水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现状评价是通过对工程所涉及的影响范围内的近期调查监测的水质资料,如污染源、水体水质等,按照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对水环境现实状况所作的评价,依此指导当前的水环境管理工作。预测评价是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模式进行预测计算,即对污染源评价和水质评价,弄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和建设后生产期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指标的要求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节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现状调查的目的评价范围(即调查范围)内水体污染源、水文、水质和水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环境背景情况。二、现状调查的原则以资料收集为主,现场调查为辅。三、现状调查范围(1)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如施工区、淹没区、移民安置区、水源区、输水沿线区、受水区、工程上下游河段、湖泊、湿地、河口区等。(2)各环境要素及因子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工作等级确定。(3)当下游附近有敏感区(如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时,调查范围应考虑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以满足对敏感区的评价要求。第三节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一、预测评价方法简介水环境影响预测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中心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技术方法,预测建设项目在不同实施阶段(建设期、运行期等)对水环境的影响。估算在不同实施阶段对地面水中若干主要污染物负荷和一定范围内若干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增加量。预测与评价范围根据工程影响范围和环境要素特性确定。预测建设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应尽量利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评价精度和深度要求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预测法。第三章陆生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影响范围的原则和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定,而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运行特点和生态环境功能都是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完全和清晰地表现出来。一、影响类型1、直接影响对生物资源的直接影响包括施工期影响和运营期对工程所及地区的影响。①施工道路开通、大坝修建的基底清理和土石方采掘所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水体污染及土地碾压占用问题;②土石方工程和涵洞工程,爆破惊扰居民和野生生物,有弃土弃石占地、污染,水土流失、泥石流风险等;③库区蓄水淹没土地资源,清除植被造成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④水文、水质变化导致的水生生态影响,如形成河流脱水段,改变河流流态对鱼类的影响等;⑤施工人员居住区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土地占用及污染问题,偷猎盗伐,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以及引入疫源性疾病等。2、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间接影响;①因工程配套所需而发生的工程性影响,如输电线路建设、输水渠道和管道建设、灌区建设等;②因移民安置在异地产生的影响;③由于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问题,如因道路开通而发生的廊道效应、城镇化效应等。3、相关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流域性和区域性特征,许多影响具有相关性质。①水库上游伐木、开垦种植,会导致水土流失,引起水库水质恶化和淤积。这种响有可能来源于城镇建设或由库区外迁人口的回流造成。②工业废水或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水库,使水质污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丧失其供水或灌溉功能。这种影响有的是由于水库蓄水改变水文情势引起的,有的是区域经发展所致。③流域内进行多梯级开发,无统一规划,使生物资源受影响的程度增加。二、评价方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