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调研报告【实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资金使用调研报告【实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资金使用调研报告【实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资金使用报告【第一篇】洛南县2017-2018年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资金使用报告受省土肥站委托,洛南县实施了农业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省土肥站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发挥了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现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如下:一、资金来源项目预算总投资220万元,全部省级投资21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10万元。按照项目方案下达任务,需购置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和配套物资,建设马铃薯、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面积2000亩,同时开展玉米、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制订相关技术规程。二、资金管理制度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资金使用计划使用资金。无挤占、截留、挪用现象。1、资金申报。中心有真实、科学和完整的项目资金申报文件,并装订成册。经中心领导审核后同意后,以正式文件上报省1土肥站。2、建立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会计核算制度。项目资金使用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杜绝不符合规定支出,随时接受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及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应按工程进度进行拨付,对没有开工或进度缓慢的项目适当调整或取消补助款。报销用的发票必须是合法的票据。不符合要求的票据,一概不予报销。购买各种物品、材料的发票,必须有购货单位全称、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有收款单位章印。否则会计有权拒绝报销。支付补助款项要有原始凭证,凭证要有收款单位或个人的证明或签字,报销用票据要由经办人签字,财务会计审核后报一把手审批报支。3、检查验收制度。杜绝在项目执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现象,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项目完工后,主动申请和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财务等情况进行验收工作。4、接受审计制度。为防止发生违反资金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项目竣工后,应按规定由审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三、资金使用情况2项目完成总投资190万元,预留20万元用于项目验收。在完成的投资中,滴灌管网配套工程126万元,物资配套补贴万元,开展技术试验万元,技术宣传指导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万元,差旅费万元。地膜。对项目区、辐射区的地膜予以补贴。地膜每亩补助20元(用量3公斤/亩),补助资金xx万元。种子。对核心区马铃薯良种予以补贴。每公斤补助元,马铃薯良种补助xx万元。肥料。对项目区马铃薯、玉米配方肥、水溶肥予以补贴。每吨补贴600元,补助资金xx万元。滴灌管网铺设。对滴灌材料予以补贴,平均每亩586元,铺设滴灌管网2150亩,共投入资xx万元。四、资金使用效益1、节本增效成效显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增产效果显著。项目区膜下滴灌马铃薯平均亩产公斤,较地膜马铃薯平均亩产2240公斤增产公斤,亩均增产%,增收元;较露地马铃薯平均亩产1920公斤增产公斤,亩均增产%,增收元。膜下滴灌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22公斤,比地膜玉米亩产462公斤增产160公斤,增幅%,增收256元(玉米元/公斤);比露地玉米403公斤亩增产219公斤,增幅%,增收元。3共完成水肥一体化面积2150亩,亩均增收元,总增收万元。其中马铃薯1800亩,较全县平均亩产2080公斤亩增产公斤,总增产吨,增收万元;玉米350亩,较全县平均亩产346公斤增产276公斤,总增产吨,增收万元。节水率显著提升。传统灌溉方式,马铃薯灌溉3次用水200方,滴灌模式灌溉4次用水120方,节水80方,节水率40%。玉米全生育期传统灌溉用水需245立方米,滴模式灌水5次,需140立方米左右,节水105立方米,节水率%。肥料用量显著降低。马铃薯传统施肥,基肥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每亩总养分公斤;滴灌模式,基肥50公斤(马铃薯配方肥14N-6P2O5-15K2O),追肥尿素5公斤+钾动力()5公斤,每亩总养分公斤,减少公斤,肥料用量减少%。玉米传统施肥,基肥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追肥尿素15公斤,每亩总养分公斤;滴灌模式,基肥用量25公斤(玉米配方肥20N-12P2O5-10K2O),追肥尿素20公斤,每亩总养分公斤,比传统施肥每亩减少公斤,肥料用量减少%。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采用滴灌技术,浇水时间由平均每亩小时减少到2小时,大大缩短了灌溉周期。同时还可在多个田间管理环节上减少用工,节约用工30%以上,减轻劳动4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有效解决春播作物生长前期受旱问题;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增效,提高了田间的产出效益;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培育了一批学科学、用科学、懂科技的新型农民;通过膜下滴灌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实践,拓宽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适用性,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指导与依据,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降耗、农民增收,为实现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对节水农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3、生态效益。通过在项目区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水率40%以上,肥料用量降低17%左右,玉米、马铃薯出苗率达到95%以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合理利用农业、生态、自然资源有明显效益。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土壤肥力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时减少了盲目施肥带来的肥料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第二篇】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顺利实施,近期,我们对全市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执行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和调研。一、现状与特点XX年是我市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第一年。全市上下,积极抢住机遇,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稳步推进了扶贫攻坚工程的顺利实施。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亿元,其中:省上共下达我市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192个、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共拨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占资金计划总额的%,完成报账万元,占%。扶贫项目资金总体运行呈现良好态势。资金管理规范有序。各县区高度重视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及时制定下发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财政直通车”和报账制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把扶贫资金管理列入廉政考核重要内容,严格实行公开、公示、公告制度,保证了财政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规范运行,促进了项目顺利实施。镇巴县在全市率先设立了县扶贫资金稽核中心,并由贫困乡镇纪委对单项目实施跟踪评估和监督,为建立健全扶贫资金廉洁高效管理体系做出了示范。投资创新亮点突出。各县区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扶贫方式方法,及时把财政扶贫资金投资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扶贫转移,着力加快脱贫产业发展,打造了一大批产业扶贫新亮点。西乡县积极探索扶贫“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桑园片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建立了食用菌脱贫产业园。宁强县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功打造了青木川特色旅游产业基地。镇巴县以财政资金产业直补为平台,积极探索贫困农户土地流转新模式,在三元镇组织建立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实行土地入股、合作分成,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思路。财政杠杆作用显著。各县区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强资源整合,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和贫困群众扶贫投入积极性。XX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亿元,撬动信贷扶贫资金投入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元、调动社会帮扶和群众投入达亿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其他资金投入占比达到1:6以上。扶贫开发成绩斐然。全市共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55个,新修和改扩建村组道路295公里,硬化水泥路公里,新建基本农田3639亩;实施农户“一建三改”10792户;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1145户39688人;信贷扶贫扶持龙头企业25个,带动项目农户万户;建村级互助资金协会34个,发展会员2735户;产业开发扶持贫困户发展蔬菜2470亩、干鲜果万亩、中药材万亩、食用菌448万袋、牲畜万头;实施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万人次,“雨露计划”培训就业3406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人819人。共有万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超年度计划%完成了任务。二、存在问题尽管我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个别县在申报项目计划时,对项目可行性调查不够,造成上级项目计划下达后难以实施而被动调整和重新报批计划,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二是个别县区对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指导督促力度不够,项目进度迟缓,已建成项目资金结算报账进度慢,项目管护责任不到位,总结不及时,档案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三是个别镇村对互助资金项目村监管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项目村入会率低、借款率低。个别协会对群众借款把关不严,违背了互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政策要求。四是个别镇村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公示制度落实的还不够好,群众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三、对策与建议强化制度管理,确保阳光操作。一是制定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一部规范扶贫项目资金运作程序;同时,结合县区实际,进一步细化具体操作细则,努力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二是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县区及项目镇村在扶贫项目实施前后,必须将项目名称、扶持对象、资金来源、补助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通过市县政府信息网站、扶贫信息网站及镇村“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确保基层群众真正享有对扶贫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强化项目优选,确保靶心瞄准。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要求,在项目村确定上,通过公平、公开竞选,择优选定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开发条件相对成熟的村,优先启动建设;在扶贫项目申报中,严格依据“两项制度”要求,坚持瞄准贫困原则,广泛征询贫困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确定项目,严把项目申报关、审定关,坚决杜绝人情关系“定项目”或“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确保扶贫项目符合村情民意,资金投向精准、合理,力求项目覆盖率和资金效益最大化,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强化工作指导,确保实施进度。一是全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要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项目的监管指导力度,督促县区和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严禁随意调整项目计划。对于已经批复下达到各县区的扶贫项目,因市场、环境因素变化,确需调整项目计划的,必须按程序向省市扶贫部门履行报备手续后实施。市、县区扶贫部门要结合“三问三解”活动,抽调精干力量,加强对项目乡镇和村组干部工作的常态指导力度,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全面掀起新一轮扶贫攻坚热潮,确保如期完成项目计划任务。二是强化资金拨付与报账管理。扶贫部门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及时做好与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项目县区、镇、村要严格按照报账制管理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项目档案资料,规范财务报账材料,加快项目资金报账核销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强化后续管理,确保长期效益。要按照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在扶贫开发项目可持续发展上寻求新突破。一是坚持不懈抓好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对于已建成的扶贫项目,要注重建立健全项目后续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人和管护措施,做到以管理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二是进一步加强扶贫宣传工作。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着力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鼓舞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其中,在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建设方面,要持续深入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宣传发动工作,努力提高项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