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乡镇幼儿园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新领域,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展开的。其目的在于:认识并关心环境与环境问题。同时,为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及防患未然,培养学生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意愿和实践能力。在幼教这个基础领域里,《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那么,乡镇幼儿园又应该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农村幼儿一身的发展打好基础呢?我正是乡镇幼教战线上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在学习了《纲要》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后,我尝试根据乡镇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指导纲要》的框架下探索乡镇幼儿环境教育实践。乡镇幼儿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乡镇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来自农村,这些地方的教育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特别是一些较偏远的乡镇,教育更是落后。没有园林式的校园,有的只是自然的山、自然的水,简陋的房舍就是校园和教室,没有丰富的教玩具等等。且很多孩子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见识较为短缺,如:不会正确使用玩具、也不懂得怎样爱护玩具,生活和活动的环境也较差。不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好处。为使孩子在“人之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发展起点,家长们希望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因此大都开始较早地把孩2子送到地方地一些幼儿园就读,这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对农村和乡镇里地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我也看到:自然的山水田园,其实就是最好的环境教育基地,由此引发了我探索乡镇幼儿环境教育实践的兴趣。新课程与乡镇幼儿环境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教育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在这些领域里综合贯穿着环境教育的版本,也同样适合乡镇幼儿园的教育。如:健康领域里,《纲要》指出要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爱整洁和讲卫生习惯的培养将为个人文明行为的养成奠定基础,也是培养孩子爱护环境和珍惜劳动成果这样一些良好习惯的第一步,更与孩子社会性发展息息相关。农村的孩子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多与尘土打交道,很多孩子喜欢玩没有处理过的泥、在地上打滚儿、或者把一些不卫生的东西拿来吃等,这样一些原始的行为会大大影响孩子的健康,针对孩子这些行为,教师必须把保护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孩子的常规教育。让孩子在“劣境”下也能象城里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再如:语言领域《纲要》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书、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农村孩子由于接受早期教育相对较晚,在语言发展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常见的有:说话较晚、吐字不清、表达能力差等。那么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在3乡镇幼儿园里,为孩子创设说话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语言发展健康正常,其他方面的发展才会更为理想。艺术领域里《纲要》则要求引导幼儿去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要求幼儿初步广泛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乡镇幼儿园里,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利用自然中的植物、蔬菜、水果等来制作小玩件,或自己把这些很多家里都常有的东西做成礼物互相赠送,增进孩子之间融洽的关系,同时也发展的孩子的社会性交往,体现着五大领域的整合性。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让幼儿体验自然环境,还可以让他们创造自己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创造性的环境,将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和谐、健康。在科学领域《纲要》进一步要求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了解自然及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在这一领域里,《纲要》则更多的是倡导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关爱。对于乡镇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每天都在接触周围的事物,对身边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更是有直观形象的认识。但幼儿心理的发展决定了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声音及变化的了解都是无意识的,也不稳定。这就需要成人及时的去帮助他们去关心、了解生活中出现的有关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给予他们所能理解的环境知识,提高孩子的环境意识。可见,不管是哪个领域,《纲要》都对环境的创设及其目标做了明确的指示,环境教育课程在综合性教育中就成了一根不可缺少的纽4带,环境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得到提高。而作为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在农村幼教这个相对落后的群落里,更应该合理利用现成的资源,发展幼儿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树立他们对环境教育的价值观与态度,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环境教育,使农村幼儿也学会自觉遵守环境教育道德准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能初步识别环境行为的对与错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体现自己的环保行为。要实现这一系列综合性目标,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根据农村幼儿教育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我从实践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一些内容和方法诸方面。初探乡镇幼儿环境教育实践一、综合地利用农村广博地自然教育资源实施环境教育乡镇幼儿园的园舍及教育资源相对较差,而构建环境教育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又是通过整个幼儿园的教育过程来进行的,既要创建一个适合进行环境教育的园内环境,又要符合农村实际情况使非常重要的一步,乡村的环境恰好是一个自然的绿色环境,我们可以把一些就近的教育体“搬”进幼儿园,创设一个天然的绿色幼儿园。综合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如:教师、前面提及的园内环境、当地环境等,对幼儿实施环境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首先,园内环境的创设要与本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常换常新,决不能流行于形式,为布置而布置,如:农村没有动物园也没有植物园,但孩子自己家里却很多都饲养了家禽家畜,这样就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装饰鸡、牛、羊等动物,然后在每个动物5旁边画上它爱吃的食物,使小朋友知道鸡爱吃米、虫子,牛、羊爱吃青草等初浅知识。在进行园外活动时,就要让幼儿体会到园内布置的真实性,引导幼儿去验证园内环境创设的内容,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和习惯。其次,教师自身应树立绿色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时时留意和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将五大领域的环保内容和幼儿教育活动有机的连缀起来,适时地引导幼儿去遵守环境公德、学习环境知识,了解并关注环境问题,并且让他们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乡村的庄稼地和水田等是孩子们熟悉的地方,可以在孩子观察庄稼长势情况时进行环保教育,如:看到玉米很小、高粱很矮、水稻没有水喝等现象时,可以告诉幼儿“这些年来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种种现象,使得雨水减少粮食减产”,唤起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有意识的养成从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习惯。第三方面,幼儿园虽然是孩子所生活的阵地,但是周围环境及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为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促进全体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应该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建立起家庭、教育机构、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共同创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整体环境。以实现乡镇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总体目标。二、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园内课程进行幼儿环境教育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乡镇幼儿园的孩子所生活的环境有他们的特殊性,我们在启蒙他们的环境意识,培6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该引导他们自主的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同时,对这些幼儿实施环境教育不宜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领域或知识领域,而应象《纲要》中所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起来,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乡镇幼儿教育中,我们尤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目标。如年龄层次较低的幼儿思维特点多是在直觉行动水平上,一个新鲜的事物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情感容易受感染,可以通过故事、儿歌、动画等形式激发幼儿对大自然中的水、土、动植物的兴趣,实现对低龄幼儿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幼儿的思维特点、语言水平等也在不断提高,对食物的理解也由简单到复杂转变,我们就不能只限于故事、儿歌、动画等的教学了,而应该结合环境教育的目标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可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行为;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到与环保有关的活动中去,如:回收可回收的废弃物品、植树、给花草浇水、回到家主动饲养小动物、节约用水用电等,培养幼儿对身处的自然界广博的兴趣,并热爱这些环境,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行动。乡镇幼儿园的课程宜采用“互动式”的教育方法,将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结合起来,在活动设计中要保持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坚持将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多样性、活动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采用自然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形成具有农村特7色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才能最终实现《纲要》中所规定的幼儿园环境教育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式的教育,将对幼儿的一身起到重要作用。今天我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奋斗在农村教育的战线上,承担着农村幼儿环境教育的重任。我会继续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实践中努力,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五大课程领域中,为农村的幼教事业贡献一分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整个地球的“保卫”战,站好自己的一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