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产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上游资源监测站渔业环境水质监测渔业环境浮游动植物监测渔业环境鱼体污染物残留监测底栖生物监测微型生物监测(PFU)致畸致突变监测沉积物监测高等水生植物监测一、渔业环境监测的概念及任务1.1渔业环境监测的目的渔业水域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变化规律自然环境要素对水生生物资源产生的影响阐明水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实现渔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服务水质、底质、生物和其他相关环境要素的监测和调查产卵场渔业经济水生生态价值渔业资源水生生物多样性代表性的重要渔业功能区域特定的水生生物功能区水域1.2渔业环境监测与其他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区别1.2.1监测区域的区别越冬场洄游通道索饵肥育场珍惜濒危物种栖息地增殖养殖区渔业捕捞区1.2.2监测时间、周期和频次的区别渔业环境监测周期和监测频次阐述地表水水质特征的监测繁殖期,育肥期、越冬期、生殖或索饵洄游期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渔业水质标准33项水质含沙量、径流量、水位、水深、蓄水量、底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微型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致病菌1.2.3监测项目和监测指标的区别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1项16项指标12项指标28水文生物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残留水生生物受害状况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测试致畸致突变监测1.2.4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区别评价标准渔业环境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方法理化指标(物理环境因素)与生物监测指标(生物因素)相结合的生态评价模式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类二类分级评价三类四类五类差异难以准确全面阐明渔业功能区水域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环境质量、自然环境要素对水生生物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等1.3渔业环境监测分为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及应急监测1.3.1常规监测定义对重要渔业水域鱼类特定的生活期内,环境要素质和量的变化状况进行表征和质量控制而进行的监测意义评估长期环境状况变异及发展趋势,表征具有控制意义的环境状况要素,进行渔业环境质量控制,预报预警环境变异对渔业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国家和地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特点监测区域和监测周期上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采样频率取决于在预期条件下,被监测的环境要素出现偏离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和出现的概率。1.3.2专项监测定义针对特定的环境变化,如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等,对渔业功能区水域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和调查案例地面物质的输入,如天然存在中的物质,或来自工业、城市生活废水、农药,化肥或农用化学制剂等的污染造成的对渔业水域的影响。底部沉积物的积聚和释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河流调节以及不同河流间河水的相互转移等对渔业水域的影响。特点详细地确定受到影响的区域,分析该区域内水体中可能受影响的物理或化学参数的浓度水平,研究其负荷分布,并把对这些参数的监测与产生影响的特定因素的发展过程,甚至包括水文气候条件等因素结合考虑。1.3.3应急监测定义渔业水域发生污染事件,导致渔业经济和水生生态价值损失时,为评价污染影响,消除污染后果、进行污染损失评估和污染责任认定而进行的监测特点与污染的排放,特别是偶然泄漏相关联,其监测的目的主要是要表征污染物的性质,强度、污染物来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的损害程度等。通常还需要进行实验室的毒理学研究。注意事项采样时间要尽量与污染出现的时间一致,采样频率要比污染物出现的频率高。二、渔业环境水质监测指导意义的标准《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T12997—91》2.1水质采样方案的设计采样方案的设计采样地点时机频率持续时间样品处理分析方法通过水质监测要说明与解决的问题设计采样方案时要对详尽程度、适宜的精密度、以及表达形式和提供的方式予以考虑,比如监测水域的被监测项目的浓度或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算术平均值、中位数等2.2水质采样的站位设计一般性原则监测站(点)位数量越多越好2.2.1尺度原则主要是指空间尺度,随监测区域的扩大,监测点数必然要增加。2.2.2信息量原则不能追求代表性而失去必要的信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测点数获取足够的信息量。特别指出的是信息量应包括各种污染因子的污染现状,污染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及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趋势等。优化布点更高的监测费用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降低工作量和费用越低越好较少的监测区域、断面和测点获得最具代表性的样品2.2.3经济性原则要在信息量,代表性和经济性之间比较权衡,力求以最少的监测位点获得获得最具代表性的监测数据和足够的信息量,节省监测经费的投资。2.2.4不断优化的原则随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环境影响要素的构成和分布规律也在改变,要根据这一改变对监测站位进行优化调整。2.2.5可控性原则渔业环境监测站(点)是渔业环境管理的控制点,不能为管理提供环境影响要素的测点就无需设置。2.2.6代表性监测站位应满足反映渔业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和时间方面的代表性,测定的样品要求在采样的时间和位置符合渔业功能区水域的真实情况。较深的湖泊或水库,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会出现浓度梯度,需分层采样。在江河中,污染物的分布随时间和流程的延伸而分散,污染物的浓度取决于流速,湍流及河流下游的状况。同时在垂直方向上有时还发生迟滞,特别是但支流和河流之间存在温差时尤其容易发生,为使断面上的采样点分布均匀,应在所监测河流的不同深度进行间隔采样。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在表征表征整个渔业功能区水域时,应避免在水体的边界(岸边)采的样,因为其缺乏代表性。2.2.7可比性渔业功能区水域的测点启用以后的各时段、频次间的监测数据应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可比性,同时还需要强不同测点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为此要求在不同的测点上,应使各种条件尽可能达到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其中包括采样的方式,采样周期和频率,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样品保存和运输。2.2.8可行性选择测点时要考虑采样人员,设备,交通、运输、安全等客观物质条件的可行性,以及测点与分析实验室距离等2.3水质采样前的基本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渔业功能区的大小,分界,核心区和缓冲区等。区域内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区域内沿岸资源(森林、矿产、土壤、耕地、水资源)现状。以及区域内的污染源情况。区域内的河宽、水深、河床结构、河床比降、岸边标志等,对湖泊还需要了解渔业功能区内生物、沉积物特点、间温层分布、容积、平均深度、等深线和水更新时间等。区域内原有的水质监测资料、水文监测资料、水环境研究成果等。对水质采样技术有指导和规范意义的标准是:《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T12998-91》《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T14581--93》《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2.4湖泊、水库采样区域、断面、站位或测点布设的具体方法2.4.1在湖泊水库采样时,应充分考虑到湖泊、水库水体的水动力条件、湖泊面积、湖盆形态、补给及出水情况、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如果需要评价湖库流影响,还必须采用专门的测量方式。2.4.2采样位点一般采用网格法均匀布设,网格区域大小依据所监测的渔业功能区具体情况设定。对河道型湖泊,可设置采样断面,断面的布设可与附近水流方向垂直。2.4.3水质特性的采样点确定:当湖泊、水库具有复杂的岸线,或由几个不同的水面组成时,由于形态的不规则导致可能出现水质特性在水平方向上的明显差异,为了评价水质的不均匀性,需要设置若干个采样点,采集平面样品组或平面综合样。湖库的水质在水平方向未呈现明显的差异时,允许只在水的最深位置以上布设一个采样点。2.4.4水质控制的采样点:采样点应该在靠近主要水源的入口及有污染源的地方。2.4.5特殊情况的采样点:观测到出现异常的地点,通常要进行针对该类情况的特别采样。2.4.6采样点的垂直分布:由于分层现象,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沿水深的方向可能出现很大的不均匀性,其主要原因来自水面(透光带内光合作用和水温的变化引起的水质变化)和沉积物(沉积物中物质的溶解)的影响。此外悬浮物的沉降也可能造成水质垂直方向的不均匀性。在斜温层也常常观测到水质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非均匀的湖泊水体采样时,要把采样点之间的深度尽可能的缩短,采集深度样品组或深度综合样。采样层次的合理布设决定于所需要获得的资料和局部环境。2.4.7有温度分层的湖、库应先做水温和溶解氧等的探索性检测后再确定采样方式。2.4.8采样频次:湖、库的水质有季节性的变化,采样频次取决于水质的变化状况、特性以及监测的目的。A1表温层A2间温层下A3亚温层A4在沉积物与水介质交界上约1米处h水深湖泊采样示意图涉及到的几个名词解释深度样品组从水体特定地点的不同深度采集的一组样品组。深度综合样从水体特定地点,在同一垂线上,从表层到沉积层之间,或其它规定深度之间,连续或不连续地采集两个或更多的样品,经混合后所得的样品。平面样品组从水体特定深度的不同地点采集的一组样品组。平面综合样从水体特定深度的不同地点采集的一组水样,经混合后的样品。2.4.9湖泊水库采样报告格式湖泊和水库采样报告日期:年月日湖库名称:采样位置采样原因;采样点的特征:采样时间:开始结束采样方法:深度样品组:数量其深度各为深度综合样:在m和m之间采样点观察:有、无冰层水颜色浊度飘浮物水生植物地区天气情况:气温风力风向云量(%)备注:记录人:湖泊水库采样现场测定记录采样点称地理坐标采样时间水温pHDO透明度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情况:测定人:记录人:2.5河流采样站位或测点布设的一般性原则2.5.1所监测的渔业功能区水域内及相关上下游区段内无城市、工业和农业等较严重污染源存在,水质稳定或污染源对水质无明显影响的,可在功能区的中心区域设置监测采样断面或站位。2.5.2所监测的渔业功能区水域内及相关上下游区段内存在较严重的污染源时,应考虑在监测功能区的上游、中心区域和下游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对存在污染严重的监测区域,应根据排污口的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并考虑对排污口和污染带进行采样监测。2.5.3所监测的渔业功能区水域内有较大支流汇入(包括湖泊、水库等的河流汇入口)时,应考虑在靠近汇入口上游的支流布设采样断面。2.5.4江河采样断面的设置应与水流方向垂直。2.5.5采样垂线布设方法2.5.5.1江河采样断面应根据水面宽度布设采样垂线,水面宽小于50M,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在50—100M,应考虑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即一条中泓垂线和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一条垂线);水面宽度大于1000M,应酌情增加采样断面。2.5.5.2当河流水面宽度大于100M,存在污染带,其宽度大于水面宽度的5%时,或污染带虽小,但对水质的影响较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污染带内增设采样垂线。2.5.6采样点布设方法河流断面上采样点的设置,应按河流水深布设。水深小于5M,可只采表层(水下0.5M)水样;水深5—10M,采表层和底层(河底上0.5M)水样。水深大于10M,采表层、中层(1/2水深处)和底层水样。河流上下层水交换充分的,可酌情减少采样层数。2.5.7河流采样站位或监测布点示意图2.5.8渔业功能区内有污染带存在时采样示意图长江中上游渔业环境监测站在宜昌中华鲟产卵场环境监测采样示意图2.5.9河流采样报告和现场测定记录河流采样报告日期:年月日河流名称:采样位置采样原因;采样点的特征:采样时间:开始结束采样方法:深度样品组:数量其深度各为深度综合样:在m和m之间采样点观察:有、无冰层水颜色浊度飘浮物水和悬浮物的颜色悬浮物的性质和量水生植物地区天气情况:气温风力风向云量(%)备注:记录人:河流采样现场测定记录水文参数水质参数采样点称地理坐标采样时间流量m2/s流速m/s水位m水温℃pHDO透明度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情况:测定人:记录人:2.6采样器和贮样容器选择2.6.1采样器材采样容器的材质(如不锈钢或塑料)应尽可能不与水发生作用。制造容器的材料在化学和生物方面应具有惰性,使样品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光可能影响水样中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