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同时进行,一般来说,以内力作用为主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形成高山或低地,使地表高低不平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生长边界:板块相互分离,相反运动消亡边界: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碰撞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碰撞或张裂1)板块张裂:形成。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阿尔卑斯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3)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如:太平洋西部岛弧、台湾山脉(板块与板块相撞)总之,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裂谷或海洋巨大的山脉亚欧印度洋亚欧非洲海沟或岛屿、海岸山脉亚欧太平洋褶皱•褶皱:强烈碰撞和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形态:中间向上拱起称为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称为向斜。背斜向斜1231.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褶皱形成初期,由于岩层受侵蚀很小,背斜形成山脉,向斜形成谷地山谷活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所致背斜向斜1232.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在经受外力侵蚀的过程中,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的影响,岩性较疏松,侵蚀程度较大,而向斜因受挤压力,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因而侵蚀程度较小。背斜向斜123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一段时间后,由于侵蚀程度的差别,背斜部位反而低于向斜部位,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山谷构造类型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地貌形态地形倒置褶皱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岩层上拱岩层下弯常形成山岭谷地或盆地背斜成谷(外力)向斜成山背斜向斜小结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图示地形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的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岩石受力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即发生错位)的断裂构造叫断层成因地堑地垒断层举例断层面—陡崖山地—块状山谷地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的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庐山、泰山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渭河谷地地垒地堑断层面断层线了解地质构造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向斜断层隧洞良好选址石油、天然气储藏区地下水储藏区泉湖分布地、河谷发育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气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岩层不稳定,破坏工程,水库等易渗漏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泉、湖、河流火山爆发地震形成的裂缝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台湾野柳风景区女王头石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流水侵蚀作用造成流水侵蚀水拍云崖溶蚀—喀斯特地貌峡谷黄土高原角峰U形谷冰斗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流水的沉积冲积扇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分布。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漠黄土高原风力沉积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喀斯特地貌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峡湾、冰蚀湖泊(五大湖)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等沉积作用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力沉积:沙丘等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修建梯田澳门填海造陆填海造陆荷兰围海造陆温州半岛工程探究活动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缓坡梯田陡坡梯田修建水库封山育林毁林开荒填海造陆围湖造田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