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環保>?環境保護(簡稱環保)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污染問題。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藥殺蟲劑滴滴涕(DDT)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並於1970年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各州也相繼通過禁止生產和使用劇毒殺蟲劑的法律。該書被認為是20世紀環境生態學的標誌性起點。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聯合國發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屆人類環境大會」,是環境保護事業正式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重視的開端。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於官廳水庫畔屬於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佈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後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職責是執行各級議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勵開發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以控制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環保的重要性環保的重要性人類社會在極度使用自然資源、發展經濟後,深感生態環境破壞對人類生存的影響力,於是環保意識以及生態保育觀念興起。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已遠超過其再生回復的能力,環境保育已是二十一世紀刻不容緩的使命。世界各國的人民,已深切體認到環保的重要,紛紛投注心力在環保組織的成立、環保法規的制訂,並透過國際貿易制裁的手段,以期遏止生態繼續被破壞。台灣繼創造出經濟奇蹟之後,要在國際間取得競爭優勢、一席生存之地,已不單單僅是強化企業經營利基,而是要著重生態保育的工作,將環保深植在每個企業、每個人民的心中,使其成為企業及國家的競爭力。什麼是臭氧層臭氧(O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略帶有淡藍色的氣體,在大氣層中,氧分子因高能量的輻射而分解為氧原子(O),而氧原子與另一氧分子結合,即生成臭氧。臭氧又會與氧原子、氯或其他游離性物質反應而分解消失,由於這種反覆不斷的生成和消失,乃能使臭氧含量維持在一定的均衡狀態,而大氣中約有90%的臭氧存在於離地面15到50公里之間的區域,也就是平流層(Stratosphere),在平流層的較低層,即離地面20到30公里處,為臭氧濃度最高之區域,是為臭氧層(OzoneLayer),臭氧層具有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線,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之功能。臭氧層為何日漸稀薄早在1974年,兩位美國科學家提出理論說明,此系列的化學合成物質叫做氟氯碳化合物,簡稱CFCs,由於其化學性質相當穩定,所以其分子要上升到平流層才會分解,此時CFCs中所含氯會被釋出,而破壞臭氧。CFCs自l970年開始大量生產及使用,1986年全球CFCs消費量達113萬公噸。其中約有70%的量,會排放至大氣中,CFCs化性安定,生命期長達數十年至百年之久,因此會在大會中不斷累積,最後上升至平流層。在這裡受到紫外線照射而分解產生氯原子與臭氧反應,使臭氧分解消失。一個氯原子在失去活性以前,足以破壞一萬個臭氧分子,其過程如上圖所示,因此對臭氧層造成莫大的威脅。兩種使用最廣的CFCs(CFC-11及CFCs-12)使用成長情形(藍線)。管制後雖已下降,但在大氣中的濃度仍繼續上升,(紅線),說明這些化合物生命期極長。根據調查顯示,自1978年開始的十年內,全球各緯度平流層的臭氧含量降低約1.2%至10%不等,南極上空則是臭氧被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甚至在春季期間更會出現所謂的「臭氧洞」。目前全球臭氧層削減率正以每年2%至3%的速度在進行,如果任其發展,在二十一世紀末,平流層臭氧含量將降至目前的一半以上,屆時,人類將會面臨一場空前的浩劫!南極臭氧洞CFCs主要是由北半球工業國家所排出,在北半球大氣中的CFCs濃度也高於南半球,為什麼至今最大的臭氧洞是出現在南極而不是在其他地方?顯然南極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狀況,與臭氧洞的形成有密切關聯。冬季在極區上空平流層形成的渦旋阻斷了空氣的交換,造成極低溫狀態(低於-80C),這種極低溫有助極性冰雲產生。氟氣碳化物經過化學反應形成ClONO2、BrONO2、和HCl等化合物,被吸附在冰雲表面。當早春陽光出現時,這些化合物被轉換成活潑的Cl、Br或Cl0、BrO以驚人的效力和O3分子反應,造成平流層O3大量損耗。雖然自1988年起,北極地區冬春季期間亦出現類似的O3破壞情形,但沒有如此嚴重,原因有二:北極地區平流層溫度很少低於-80℃。北極地區平流層氣旋在陽光出現前通常已經消散,帶著O3的空氣可以進來,補充流失的O3。什麼是氯氟碳化物破壞臭氧層的元凶,即是俗稱氟利昂(Freon)的氟氯碳化物,由於穩定性高,不自燃、不助燃也不易起化學變化,以及對人體傷害較小等優點,因而使用遍及各種工業及日常生活用品。其中又以CFC-11(CCl3F)、CFC-l2(CCl2F2)及CFC-113(C2Cl3F3)三種原料佔最大使用量,使用範圍包括:發泡劑:硬質PU發泡、軟質PU發泡、聚苯乙烯(PS)發泡及PE發泡等,如:CFC-11。冷媒:冷凍機、冰箱、汽車、空調用冷媒,如:CFC-11、CFC-12。清洗劑:印刷基板、半導體材料等電子零件及光學零件清洗劑,如CFC-113。噴霧劑:化粧品、醫藥品、清潔用品等需要推進之噴霧裝置,如CFC-11、CFC-12。此外,海龍(Halon)也是全鹵化碳氫化合物,因具有特別的防火效果,常作為許多需要防火安全場所的滅火劑。然而,由於海龍破壞臭氧的能力(ODP)更甚於CFC,所以在使用上更值得關切。臭氧層耗盡對人類及環境的影響由於臭氧能吸收波長230至350A(埃)的紫外線,失去臭氧層的保護,將使地球生物圈暴露於更多的輻射線下,這可能會造成: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罹患率增加動物免疫系統受抑制植物生長遲滯、農作物減產破壤自然生態的平衡改變氣候、造成溫室效應,間接造成海平面認識紫外線太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能量來源,太陽光根據波長由短而長可概分為紫外線、可見光及紅外線等,其中看不見的紫外線在通過大氣層時,由於臭氧等氣體的吸收收使得到達地面的強度不致造成人類健康不良影響。但由於高空臭氧層受到人為排放汙染物的破壞而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強度的增加,因而在晴朗無雲的天氣時,過度曝曬可能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紫外線的特性UV-AUV-BUV-C物理特性波長最長:400~315nm波長次之:315~280nm波長最短:280~230nm到達地表的輻射量最多:佔UV的98.9%次之:佔UV的1.1%幾乎零與臭氧層的關係可穿透臭氧層多數為平流層臭氧所吸收,但因臭氧層破壞而增加為高空臭氧所吸收備註穿透玻璃進入室內、車內,太陽燈與美容沙龍紫外線燈均有UV-A。對人體健康影響較為顯著臭氧層與紫外線的關係1985年英國科學家法曼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呈大幅減少的現象,因此有關『臭氧層破洞』的研究便逐漸受到科學界重視。因此全球臭氧減少與近地面紫外線強度增加,將是人類未來頭痛的問題。紫外線指數預報點北部預報點: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桃園市、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苗栗市、苗栗縣。中部預報點:台中市、台中縣、彰化市、彰化縣、南投市、南投縣、雲林斗六、雲林縣。南部預報點: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台南縣、高雄市、高雄縣、屏東市、屏東縣。東部預報點:台東市、台東縣、花蓮市、花蓮縣、宜蘭市、宜蘭縣。外島預報點:金門、馬祖、澎湖、綠島、蘭嶼、小琉球。旅遊預報點:陽明山、龍洞、溪頭、玉山、合歡山、梨山、太魯閣、阿里山、日月潭、太平山、三仙台、墾丁。紫外線與您的健康的關係說明疾病與曝曬有關事項經常發生的部位症狀黑素瘤兒童期曬傷尤為密切相關。成人上背部、女性腿部。不規則色素長成鱗狀,有分泌物,流血肉瘤,外表變化有痛癢的感覺。非惡性黑素瘤基底細胞癌(B)、鱗狀細胞癌(S)與慢性UV曝曬有關。耳部周圍、臉部、唇部、手部。淺膚色者易發可能穿透皮膚,傷害骨頭。形成鱗狀紅斑病變會延伸至其他部位。日光性角質化日光曝曬為主要原因。手、手前肘、頸部V型部位。黑素瘤的前身,皮膚變厚、變紅、變粗糙。白內障與其他Pterygium、眼部周圍皮膚癌、視網膜的變質與退化。水晶體、眼部周圍水晶體透明度損害,可能導致失明。免疫系統傷害二十四小時的曝曬會導致白血球的抵禦功能降低。過量的曝曬即使是深色肌膚的人易容易損害其身體的免疫機制。紫外線指數、級數及曬傷防護紫外線指數曝曬級數曬傷時間防護措施0~2微量級3~4低量級5~6中量級30分鐘內帽子/陽傘+防曬液+太陽眼鏡+竟量待在陰涼處7~9過量級20分鐘內帽子/陽傘+防曬液+太陽眼鏡+陰涼處+長袖衣物+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最好不外出10~15危險級15分鐘內帽子/陽傘+防曬液+太陽眼鏡+陰涼處+長袖衣物+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最好不外出避免紫外線傷害之防護措施1.請留意紫外線指數UVI預報。2.記得雪地、沙灘和山上都可能造成傷害。3.避免使用太陽燈及人工曝曬室。4.採用適當物理性防護措施,如衣服、帽子、遮陽傘及太陽眼鏡等。5.持續塗抹適當的防曬油。6.『避』為上策,避開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在烈日下活動。溫室效應何謂溫室效應自地球形成以來,大氣的成分,無時不變,尤其是微量氣體,其量雖微,但對全球環境之影響佔有決定性角色。其中地球溫暖化的原理,就如同溫室(Greenhouse),大氣吸收來自地球表面所釋放之長波輻射,再反射回地面,藉著此種自然的溫室效應,維持地表之溫度。若大氣不存在,地球之溫度將較目前為低。近年來由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快速成長,所製造之化學品及產生之空氣污染,正以空前未有之速度,改變大氣結構。其中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後所產生之CO2氣體,大量排放進入大氣後,吸收地表之長波輻射,造成之人為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逐漸增加。認識酸雨所謂酸雨,正確的名稱應為「酸性沈降」,它可分為「濕沈降」與「乾沈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雪、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者,後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由於大氣中含有大量的CO2,故正常雨水本身略帶酸性,pH值約為5.6,因此一般是以雨水中的pH值小於5.6稱為酸雨。此外,雨水除受CO2影響外,自然界許多自然現象對於雨水pH值亦有影響,可使pH值的變化介於4.9~6.5之間,因此以pH值小於5.0作為酸雨的定義較為保守。酸雨之成因造成雨水酸化之污染物很多,其污染來源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為自然物質,其二為人為物質。前者如:火山爆發噴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懸浮固體物,自然水域表面釋放之硫化氫,動植物分解產生有機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釋放之硫化氫、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都會使雨水之pH值降至5.0左右;後者則為工業化後,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燒過程中產生CO、HC、SO2、NOX及懸浮固體物,排放至大氣環境中,經光化學反應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使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雨水沖刷污染物之機構,包括雨除作用(Rainout)及雨沖作用(Washout),前者為高空雲層內之現象,污染物在雨滴形成之初期即被吸收(如:凝核作用等),降雨時直接伴隨雨滴下降;後者為雨滴在降落過程中﹐將下層大氣中之污染物沖刷至地面之現象。酸雨會影響農林作物的葉子,同時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將枯萎、死亡。湖泊酸化後,可能使生態系改變,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態系活動因而無法進行,最後變成死湖。腐蝕建築物、公共設施、古蹟和金屬物質,造成人類經濟、財物及文化遺產的損失。刺激人類眼睛和皮膚,對人體造成傷害國際性防制計畫由於酸雨的形成與工業有關,所以國際的一些主要工業國家也面臨酸雨侵害的問題,目前,在美加五大湖區及西歐已出現pH4.5以下的酸雨,湖泊及森林所遭受的危害非常嚴重。同時,因為硫、氮氧化物所形成的懸浮微粒能在大氣中停滯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