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教案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设计者的教育思想、智慧、动力、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带来的九年级上册23班《三顾茅庐》教案。让我们来看看!《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高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三顾茅庐》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直接板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二、作家作品简介三、导读1.一读——大声朗读。导读题:刘备那一点吸引了孔明?打动了孔明的心?学生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理解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感表述的流畅、准确。当然,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3.对学生的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的读后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信息进行处理。4.虽然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声音,看谁能够用一个词概括。(诚心诚意)5.深入学习课文——默读。(1)诸葛亮作为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这样的大贤。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的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这就说明,刘备的诚心诚意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刘备的诚心到底有何不同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课件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同时出示两个服务性的导读题:刘备用了那些方法使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刘备的诚心诚意是可信的?教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很有特色。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上具有交叉点,而学生在展开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其思维又是多向,只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立体的认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及其特点。6.小组交流。经过刚才充分的默读思考,每个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此时的小组交流,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下几点:(1)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不要围绕某个小问题争论不休;(2)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从同学的嘴里获取信息。这是课堂立体结构的进一步拓展,也是由个体学习过渡到小集体学习,个体智慧在谋求集体智慧的主体发展。小组学习,可以达到求同的目的,但是,小组学习绝不是为求同而合作学习,而恰恰是利用他人的智慧和成果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促进个体发展。7.全班交流。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后,这里的全班交流,不能停留在前面两个层次上,否则就不能获得个体有效的发展。这里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点拨学生不太到位的模糊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1)引导学生把自己表述的内容概括成一个词语,并在黑板上恰当的位置板书出来,做到说要到点;(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原句,有感情的朗读好,做到读要到味。8.引导学生整理板书。集体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加以整理,自然形成立体的认识结果。刘备的诚心:(1)轻叩柴门——真心;(2)巧妙利用天气——用心;(3)不达目的不罢休——恒心;(4)斥责张飞——齐心;(5)下拜谒见——尊心。诸葛亮的妙计:(1)利用书童作耳目——观察;(2)故意回避——试探;(3)聊天——面试。刘备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以自己的真心和诚心打动诸葛亮的心,诸葛亮也以自己的妙计考察了刘备的诚心。9.学了三顾茅庐,将来你做了老总,去招聘人才,对你会有何帮助?跳出语文,联系学生生活,活学活用。真正实践了把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和发展之路上。四、结课出示教师的对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以文学的熏陶,知道一种新的读后感的写作形式。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诸葛卧龙出山幸会明主大展宏图扬美名五、作业《三顾茅庐》教学反思《三顾茅庐》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改写的。这篇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教学时,我抓住刘备的语言、行动的描写,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让学生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理解比喻句前后的关系以及景物描写的方法。反思我的课堂,有几点觉得较成功:1、教学时我抓住了“刘备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画出有关刘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句子。说明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课堂上,学生基本能找到这些句子。通过让学生理解刘备拜访孔明时恭恭敬敬地等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刻地理解了刘备的诚意。2、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对话,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在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3、在教学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比喻句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比喻句的精妙,并用“来到LL只见LL”写一处景物,培养了学生的说、写能力。课后,我发现有很多的不足:1、对学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预设有出入时,不能顺势而导。这不仅仅是缺少教育机智,而是没有把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表现。2、耗时太多,整个教学前松后紧,因而设计的几个环节还有些没能完成。3、没有放手让学生来演一演:整堂课中,我只叫学生读描写刘备恭恭敬敬等候诸葛亮的动作的词语和句子。如果在刘备遇见诸葛亮时说的那一番对话可以让孩子们来模仿、表演,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气氛也会更热烈。4、朗读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读描写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时,我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引导他们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这是我这堂的又一个失误,忽视了理解后的再读课文来继续加深理解巩固。在今后的课堂中要重视并引导好理解后的读。今后,我要在这几方面加以改进,因为我知道,只要在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实践,就一定能在教学中成长。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