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第一章什么是环境因素第二章环境因素的来源第三章环境因素的描述第四章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五章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第六章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内容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第八章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第九章环境影响的监测与测量第十章环境因素的更新目录第一章什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第二章环境因素的来源环境因素活动产品服务喷洒农药行政办公危险化学品运输油漆重金属胶水车辆清洗设备维修废水处理污水系统废弃物存放掩埋运输锅锅炉烟囱化学储槽工厂写字楼直接环境因素噪音烟尘尾气空污噪音能源废气景观废弃物生活污水氟氯昂泄漏爆炸空污废水废弃物能资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污泥、废水土壤污染过程影响原料运输分供方客户使用承包商施工绿色设计间接环境因素第三章环境因素的描述危险化学品食堂油烟污水噪声油漆桶SO2即环境因素第三章环境因素的描述危险化学品泄露排放食堂油烟污水排放噪声排放油漆桶废弃SO2排放即环境因素废弃的电池动词+名词名词+动词第四章环境因素的影响车辆尾气排放草坪施化肥含油废水排放机械运行产生噪声废弃的泡沫饭盒污染大气土壤硬化污染地下水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气水土壤社区土壤机械设备空挡运行环境影响耗电能源耗竭能源耗竭燃煤消耗第五章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物料均衡计算方法产品生命周期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现场观察和面谈识别方法第五章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物料均衡计算法(工艺流程分析法)输入输出量量=?输出量与输入量不平衡流失到何处流失量有什么环境影响有什么环境影响第五章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问卷调查法常用的问题:—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多少?—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多少?—使用哪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数量多少?—在产品设计中如何考虑环境问题?—有哪些紧急状态?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水、电、煤、油用量各多少?与同行业和往年比较结果如何?—有哪些环保设备?维护状况如何?—产生哪些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主要噪声源有哪些?厂界噪声是否达标?—有无居民投诉?做没做过调查?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第一步选择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第二步识别与所选择的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的有关环境因素第三步识别每个环境因素的有关环境影响第四步评价每个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第五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排定优先次序环境因素识别要全面识别要充分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废弃物生命周期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识别要具体明确环境影响描述要具体第六章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内容原则新项目其他影响三种时态:指过去、现在和将来;1)过去时: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或过去曾发生的环境事故;2)现在时: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3)将来时: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环境影响和产品销售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三种状态: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1)正常状态:正常生产及运作条件下产生的环境影响;2)异常状态:设备开机、停机、检修、停电时的环境影响;3)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如意外泄漏、事故排放、火灾、爆炸、环保设施的故障。八种情况:主要是指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可以考虑:1)大气排放:污染因子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粉尘、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排放的方式有点源排放和无组织排放;2)水体排放: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各类污染因子的产生与排放,对天然地表水的污染与破坏;3)废弃物管理:工业废物,特别是危险和有害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生活、办公废物的产生与排出;4)土地污染:各种化学物质、有毒废物、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污染物质的积累和进一步扩散、转移,对地下水污染等;5)原材料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能源(气、电、油)、资源(水)和各种原材料等的使用、消耗和浪费;特别是不可再生物质的耗竭;6)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当地气候引起的问题;如噪声、臭味等对周围社区环境的影响。7)新建项目:纳入计划的或新活动、产品和服务8)产品、活动和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a)产品的设计:长寿命、高效率、多功能小型化、轻量化制造工艺简化、无害化使用材料无毒化、无害化运行节能化运行低污染化产品废弃后的再资源化b)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到最终废弃:•产品制造中的环境影响---原材料的消耗量---能源的消耗量•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使用中的能耗---使用时,对环境的影响•产品报废后的再生利用---可分解性---再生利用率c)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使用及服务(人力、土地)筹备;d)原材料(包括零部件)的取得及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e)相关方,包括供应商和分承包商。参考:环境因素的识别第六章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内容环境因素登记表部门序号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水大气土壤固废噪声资源能源其他1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危险化学品泄露☼☼☼2液化气燃烧油烟排放☼3设备运行耗油☼4耗电☼5设备维护废弃零配件☼6废弃润滑油☼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发生的频次影响的严重程度影响的范围相关方的关注程度重要环境因素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评价环境方面考虑经营方面考虑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次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法律法规的要求改进的难度投入的资金相关方的关注组织的公众形象改进产生的其他环境影响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专家判断法是非判断法法律法规符合性相关方关注程度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是非判断法是非判断法—根据制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对比、衡量并确定重要因素。当符合以下评价准则之一的,即可判为重要环境因素。要求:该方法简便、操作容易,但评价人员应熟悉环保专业知识,才能做到判定准确。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评价准则如下:①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污染物,水、电消耗指标偏高等);②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如氟里昂替代、石棉和多氯联苯、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等);③属于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废物(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47类,医疗废物的排放等);④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如化学品意外泄露、火灾、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的排放);⑤环保主管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构关注或要求控制的环境因素;⑥造成国家或地方级保护动物伤害、植物破坏的(如伤害保护动物一只以上,或毁残植物一棵以上)(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环境因素评价);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⑦开发活动造成水土流失而在半年内得到控制恢复的(修路、景区开发、开发区开发等);⑧使用极毒农药或造成中毒一人以上的(如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或农药使用过程)。以上是评价准则的基本内容,应用者可根据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环境因素复杂程度制定具体的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适合实际,具备可操作、可衡量,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可靠。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多因子打分法发生频次A序号项目评分标准1连续发生至每日一次42每日少于一次至每月一次33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24一年以上一次1环境影响范围B序号项目评分标准1全球42国家33地区24局部1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多因子打分法序号项目评分标准1重大42严重33一般24轻微1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C序号项目评分标准1极为敏感、严重影响公司形象42较为关注,影响公司形象33关注或不关注,对公司形象有影响24不影响公司形象1相关方关注程度D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多因子打分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E序号项目评分标准1测定值与规定值超标42测定值在允许范围内33测定值等于规定值24测定值优于规定值1序号项目评分标准1有成熟技术且投入资金大于5万元42有技术控制但处于考核阶段33目前没有相应的技术控制24有成熟技术且投入资金少于5万元1资金投入程度F第七章环境因素的评价—多因子打分法评价原则:若A+B+C+D+E+F≥15分或单项为4分的,则为重要环境因素第八章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环境因素控制方法能够控制的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目标指标运行控制应急准备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善历时较长紧急状态下环境因素投入资金较大短期内可以改善的已符合要求的参考: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序号活动、产品或服务重要环境因素目标指标技术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开始时间完成时间验收时间验收人验收结果1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防止泄漏,严格按规定和标准使用泄漏率0%建立专门仓库,专人管理。喷洒农药时注意天气变化使用低毒高效农药XXXXXXXXXXXXXXXXXXXXX2柴油燃烧废气排放降低废气因子的排放浓度,达标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第八章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第八章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运行控制废气控制其他环境因素控制污水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噪声控制能源资源耗竭组织相关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与使用第八章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法应急准备和响应危险化学品的大量泄露危险化学品爆炸火灾发生台风发生锅炉房爆炸油罐泄露第九章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测量ISO14001:2004标准4.5.1监测和测量规定: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其中应包括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第九章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测量环境目标指标运行控制应急准备环境管理方案环境影响监测和测量方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达成情况运行准则的执行情况应急方案的演习应急设施的配置应急设施的管理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第九章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测量监测和测量的内容监测和测量的方法监测和测量的设备校准维护使用送外校准监测和测量结果的信息交流不符合的改进第十章环境因素的更新当组织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新环境因素—组织的活动范围变化(扩大、缩小、迁移)—组织的产品变化(包括所用原材料、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组织的经营条件变化—组织的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后—组织新增加设备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END,谢谢!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