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基本制度EnvironmentalMonitoringSystem环境监测制度01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环境监测机构010203环境监测制度的含义环境监测制度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制度围绕环境监测展开的一切活动,包括监测计划、组织、具体操作、编报、管理等活动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化、法定化,是通过立法形式形成的有关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套规则环境监测制度的含义构成检测机构的设置管理环境监测法律规范环境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监测的条款专门性的环境监测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指南任务1、对组成环境的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2、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3、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制度的含义2431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设置环境监测站各部门专业监测机构环境卫生、劳动环境、农业环境、水利环境、海洋环境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监测站环境监测机构由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即国家级、省级、各省辖市及直辖市、县及地级市全国环境监测网国家级网市级网省级网联合协作、汇总资料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保证监测质量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监测报告1、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2、及时提出各种环境监测报告3、环境质量报告书监测对象监测质量的管理检测报告的管理监测对象的管理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1、排污单位对污染物排放口、处理设施的污染排放定期检测,并纳入管理体系2、不具备排污能力的单位,可委托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对环境监测站或委托经其考核合格并经环境部门认可的有关单位进行检测3、检测人员依法进行现场检查或监督性监测时,被监测单位须配合4、排污单位每月10日前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环境监测站报告上月排污和处理设施的监测结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依法处罚承担责任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环境监测机构的法律责任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联合防治协调制度02JointpreventionandcontrolcoordinationSystem“搭便车”“公地悲剧”联防联控是同级别的行政区域协同运用组织和制度等资源综合实施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的制度体系。联合防治协调制度的含义联合防治协调制度调节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与行政管理区划的人为属性的矛盾运吸共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法律链接呼命《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主体是平等地位的行政区域专指横向关系上互相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大气污染、水污染的产生是复合性和复杂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单一的防治手段难有成效。治理对象具有区域性、流动性大气是一个循环流动的整体,流域是自然形成的汇水区,一个区域内的霾污染、水污染会很快扩散到相邻区域。010203联合防治协调制度的特点包括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132.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81%。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的对象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包括松花江等10个流域,涉及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4个市(州、盟),1578个县(市、区、旗)。统一监测统一标准统一评估统一规划统一防治措施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的范围和方法具体应由相关行政区域按照这五个要求,经过协商以协议方式建立体制、明确运行程序、成立实施机构、鼓励公众参与、完善监督机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区域主体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联合防治协调制度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制度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突发性污染和破坏事件应急制度激励机制03Incentivesystem激励机制的含义主要激励措施激励机制的内容010203激励机制激励的含义一激励,即激发和鼓励。《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有“欲以激励应侯”,其中的激励意为激发砥砺,促人振奋。激励就是刺激需要,引发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一个动力过程。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行为科学认为,激励是通过某种方式引发行为,并促进行为以积极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它的核心是激发有机体追求某些既定目标的意愿或增强这种意愿的程度。它的作用原理是激发动机,形成动力,促使行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受到激励的需要和愿望,因为人们的活动总是出于一定的动机,而激励能为人们提供这种动因,对人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激励的含义二激励机制的含义措施手段环境保护激励机制是指国家根据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综合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和利息税收等经济杠杆以及环境责任制等经济方法,向各相关利益主体提供的一种非强迫性的、具有灵活选择性的手段目的:限制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激励有利于环境改善的经济活动激励机制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保护的一种措施激励机制的含义这种手段在法律上主要表现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规制,要求政府必须为市场主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并保证落实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对于过去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监管所导致的环境保护动力不足问题反思的结果。无论是作为环境保护制定政策或主要提供者的政府,还是作为市场中的利益个体,都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具有选择性的激励而无法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这会阻碍对新的更有效率的路径的寻觅,既不能阻止滥用环境资源的倾向,又不能成功地提供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因此,单纯依靠行政监管的环境保护机制必然会出现动机与动力的双重问题。激励机制建立的原因激励客体的合理诱导诱导资源是指激励主体所掌控的能够调动激励客体行为积极性和主动性所包括的奖励、报酬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资源。诱导资源如何分配,应该怎样分配?在充分分析激励客体的不同需求后,设定出针对不同激励客体所适合的激励方式,再通过这种分别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的方式来实现激励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一二三对激励客体参与环境保护进行导向由于不同的激励客体存在着差异,其原因是每个激励客体的期待、价值观等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个激励客体对待事情的看法是一致的,这就使得激励主体要有一个明确的一致而且是主导的价值观。并使得激励客体对之接受和认同从而使该价值观对整个激励过程中发挥主导优势。对激励客体进行协调和管理对激励客体的行为违反相应规定进行处罚;对参与国家所鼓励的环保项目主体资格进行处理和认定,以及对参与主体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激励客体对激励制度、激励项目的认识等等。激励机制的三大要素二四三一诱导性多样性和灵活多变性丰富多样的激励手段能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和情形。要比与法律强制性措施手段相比更能适应外部情况的变化,做到灵活多变,对于不同的情形和企业利益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最大化地促使不同需要的企业自主选择法律所预期行为活动模式。亲和市场性激励制度中的激励措施主要体现为经济性激励,因为经济性激励的自身特点更具有市场的亲和度,因此也就必然会优于强制性环境治理方式。经济实惠性激励制度的第一种特性和第三种特性会帮助激励制度本身运行更加顺畅,削减了制度实施的成本和费用,以较低的投入达到较高的回报和较理想预期效果。此外,在激励措施的制定和选择应用上通常会尽可能的选择最有效率和成本代价最小的。这将帮助政府减少了因环境管理和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巨额开支和行政经费。激励机制的特性因为激励措施的作用机理不是对激励客体进行直接强制禁止或干涉,而是提供相关的诱导因素通过客体对利益来进行刺激,然后使激励客体自主地做出激励主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的选择。激励客体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动自愿地接受了法律的调整。让整个激励措施在一种合作而不是对抗的过程中的运行。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激励机制包括三个方面激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激励市场主体节能减排支持市场主体转产、搬迁、关闭激励机制的内容一、激励环保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法》第21条规定:“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设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具有高增长性、吸纳就业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保产业一方面为污染防治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启动国内市场,拉动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经济,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制高点。国家采取措施激励环保产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战略选择。环境保护产业激励的对象主要为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业,从理论上讲,环保产业的范围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不能只局限于列举。激励机制的内容二、激励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法》第22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激励和支持。”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具有负外部性,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产生不利的影响。经济激励是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的重要方法,通过市场传达有益的和良好的信号,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主动化自身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国家正在试点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权交易市场,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少排污、节约资源的重要措施。激励机制的内容三、支持市场主体转产、搬迁、关闭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了改善环境,而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该给予支持。对于这些承担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应该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多种手段加以支持。《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把”鼓励“的精神贯彻到总则之中,其第五条宣布”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八条要求”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激励机制的内容、政府采购税收手段价格工具税收是基于政治权利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者实物课征,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一般是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它是价值的货币体现。010203财政方法主要激励措施0104财政方法是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其主要的手段包括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政府采购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者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内地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财政方法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引导环保资金的投入,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环保企业进行补贴;发行国债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等。其他制度支持我国为推进清洁生产曾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措施。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此项资金用于支持以下活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示范工程;农村、牧区生活用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主要激励措施支持污染企业自愿转产、搬迁、关闭对企业免征或者减征;设立较长的特许期和宽限期,在宽限期内减征或者免征。减征或缓征我国开征环境税还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如何与其他税种的税制改革相互协调,例如资源税、增值税;再有就是与现在环境方面的收费如何协调,如排污费、矿产开发保护费等。可以说,环境税的开征涉及财税体制的方方面面。设立环保税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三十五条就有“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张璐博士也提出”生态税收制度“。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孙佑海先生还提出增设”新鲜材料税、垃圾填埋税“、”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