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第二章场地设计2.1场地的概念及设计原则2.2场地设计条件2.3场地总体布局(总平面设计)2.1场地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场地的概念狭义:场地是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地等。广义:场地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组成的整体。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场地是指广义的概念。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和景观设施;工程系统。兰州市晏家坪廉租住房项目2.1场地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场地设计的内容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场地总体布局交通组织竖向设计绿化与环境景观设计技术经济分析2.1场地的概念及设计原则场地设计的原则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满足生产、生活的使用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满足卫生、安全等技术规范的要求竖向布置合理管线综合布置合理合理进行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合理考虑发展与改扩建问题2.2场地设计条件场地的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2、地质水文3、气候条件场地的建设条件(环境条件)2.2场地设计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是场地的形态基础,场地总体的坡度情况,地势走向变化情况,各处地势的起伏的大小是场地地形可见的主要的因素,是场地形态的基本特征。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2.2场地设计条件2.2场地设计条件2.2场地设计条件2.2场地设计条件2、地质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力,地下土壤特性,冻土埋深,地震设防,有无不良地质等。水文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水质,防洪标准等。地质水文条件的依据是地质勘察报告。2.2场地设计条件3、气象条件气候条件对场地设计影响很大,在不同气候类型区会有不同的场地设计模式。包括寒冷或炎热程度,干湿状况,日照条件,日照标准,冬夏季主导风向,降水等。气象条件的依据是建筑设计热工分区,风玫瑰图等。1、严寒地区2、寒冷地区3、夏热冬冷地区4、夏热冬暖地区5、温和地区风玫瑰图日照标准2.3场地总平面设计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完善处理:建筑个体——群体建筑——环境建筑——绿化2.3.1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如果基地与城市道路接壤,其相邻处的红线应该即为城市道路红线,而其余部分的红线即为基地与相邻的其它基地的分界线。在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基地红线往往在转折处的拐点上用坐标标明位置。注意该坐标系统是以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的,数值向北、向东递进。兰州市晏家坪廉租住房项目2.3.1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1.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建筑物退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遵守。2.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除非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时,才能与相邻基地的建筑毗邻建造。3.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4.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其上部的突出物也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准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2.3.1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物与周边物质环境的关系: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组织是否舒适合理,建筑物的排列是否井然有序,有关的基本的安全性能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等。建筑物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供生产、生活的人工环境一定要纳入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建筑的光环境、风环境、卫生绿化条件、节能等方面来进行调控。(1)朝向:主要考虑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用要求;基地环境。我国建筑气候区划(五个热工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热环境通风状况是否良好也是建筑设计索要考虑的重要标准。为了卫生、舒适、节能的需求,建筑物室内最好能通过开窗的位置、方式组织室内穿堂风,整个基地建筑物的布置都应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气流,并且不对固有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风环境间距:主要应根据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建筑防火安全,防止声音和视线干扰等。日照间距防火间距其他要求4.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物间距炎热地区建筑长度垂直夏季主导风向;严寒地区建筑主要入口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有气味污染的建筑放在下风向布置。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朝向:南向、南偏东、南偏西少许。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风环境日照间距:保证房间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我国通常以当地大寒日或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高度角(α)作为确定建筑物日照间距的依据。日照时数: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如托儿所3h住宅、病房、老年公寓、普通教室2h。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L=H×ctgα×cosβ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利用楼梯上部的空间进行退台处理,可以减少因日照要求而设置的建筑行间距防火间距:为了防止建筑物间的火势蔓延,在各幢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防火间距(3)其他要求:声音和视线干扰等。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得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m。2.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其他要求2.3.3建筑物与基地高程的关系任何建筑基地都会存在自然的高差。设计后为了地面排水的需要,也应形成一定的地面高差和坡度。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底层地面应该至少高于其基底外的室外地面约150。如果建筑底层地面架空铺设的话,最好高于室外地面450-600,一般可以在150-900之间选择。有一些建筑基地上,本来的自然高差就相当大。这时建筑布置应当考虑建造时土方的平衡、道路的顺畅便利以及建筑物对室外地面排水的影响。2.3.3建筑物与基地高程的关系建筑物的布置方式: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建筑物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建筑物斜交于等高线布置2.3.3建筑物与基地高程的关系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建筑物纵轴与等高线平行,适合于25%以下的坡地,是最常用的方式。土方量少,但向坡面房间采光、通风条件差。建筑物垂直等高线布置建筑纵轴与等高线垂直,适合于25%以上的均匀坡。建筑一般采取跌落或错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