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环境噪音监测报告书一、监测目的噪声污染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一样,成为当代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但噪声与后者不同,它是物理污染,或者称为能量污染,一般情况下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和消失,污染源分布很广,较难集中处理。由于噪声污染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得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觉到它的干扰,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受到注意,所以噪声污染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环境污染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尤其是仙林校区,该校区是容纳本科学生最多的校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设施先进。然而随着校园建设和周边市政道路的发展,环境噪声尤其是交通噪声对美丽安静的校园环境产生了污染,干扰了紧邻市政道路住宅区和宿舍教职工及学生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为了解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状况,对仙林校区校园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就极为重要。二、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明,当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二)损伤听觉、视觉器官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①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③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三)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1.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2.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3.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诱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由以上三点可见,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干扰是不容忽视的,而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生活,这也就增加了校园环境噪声监测的必要性。三、噪声的主要来源现代城市的噪声主要來源有以下4种: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在這类噪声中,飞机噪声最强,影响也比较严重。汽车是城市交通中较大的噪声源,机动车的发动机运转、部件摩擦、车身震动、刹车、排气、鸣喇叭等,都会产生噪声.一般公共汽车的噪声约为80分贝.车速提高一倍噪声增长6-10分贝。最严重的是鸣喇叭,电车喇叭大约90-95分贝,汽车喇叭大约有105-110分贝。2.工业噪声: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來自机器和高速设备,如:电气设备的噪声來自变压器和电动机;加热通风设备的噪声來自喷出口、旋涡、风扇及其他运动部件。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噪声在90分贝以下,纺织厂噪声在90-100分贝之间;机械工业噪声在80-100分贝;凿岩机、大型球磨机达120分贝;风铲、风铆、大型鼓风机在120分贝以上。3.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对发展中城市的影响极大.虽然每项施工都具有暂时性,但城建施工的总和加起來很大,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工期在两年以上.建筑施工机械噪声最严重的是打桩机,距声源10米时,平均105分贝;距声源30米时,平均91分贝.4.生活噪声:主要指人們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为50-80分贝,电风扇的噪声为30-65分贝,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在我国城市噪声中,交通噪声占31%,生活噪声占41%,工业和其他噪声占28%。在测定过程中,噪声达80分贝的占55.5%。90分贝的占13.3%,95分贝的占3.2%。四、噪声监测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993-12-06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见下表:区域功能划分适用范围南京师范大学属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适用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1类标准,昼间的Leq环境标准为55.0dB。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的附录A《城市区域环噪声普查方法》(补充件),采用定点测量方法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进行噪声监测。五、监测点的选择与校园噪声污染来源1.监测条件(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风速控制在5.5m/s以下。(2)测量时要求仪器距离地面1.2m,手持噪声仪,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m。(3)测量时凭测量者的听觉识别出该测点的噪声主要来自哪个方向声源。(4)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2.监测仪器使用TES-1352A噪声仪,能自动显示等效连续A声级Leq。3.监测点布置将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总平面布置图以网格状布点,网格的划分按照功能区分划法进行,布点在空间方位的基础上考虑了功能区的分划,如食堂、学生宿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能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行该类标准。舍为生活区,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为文教区。下图为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平面图。注:(1).门口的主要噪声来源是:来往的车辆的交通噪声。学生宿舍主要噪声源是:学生生活交流讲话喧闹的生活噪声。食堂的主要噪声源是:餐具的碰撞声、食堂做饭锅炉声、吃饭喧闹的声音。(2).图中所标位置为监测地点(3).校区平面图来自→公共信息→校区平面图)2.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2010年6月1日—6月15日,共15天。每天三次,早上8:00~9:30,16:00~17:00,夜间20:00~21:30。在每个监测地点监测15~20min,取200个数据。并且同时记录主要噪声来源。第二天,把前一点的最后1个测点作为当天的第一个测点,原第1个测点当作第2个测点,其他测点依次类推。这样,每个点在每个小时内都有一个测量值。六、监测方法在标准规定的城市建成区中,优化选取一个或多个能代表某一区域或整个城市建设区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的测点,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测量每小时的Leq及昼间的Ld和夜间的Ln,可按网格测量法测量。将每一个小时测得的连续等效A声级按时间排列,得到24小时的声级变化图形,用于表示某一区域或城市环境噪声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的附录A《城市区域环噪声普查方法》(补充件),采用定点测量方法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进行噪声监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的附录A《城市区域环噪声普查方法》(补充件)中定点测量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测点选择在标准规定的城市建成区中,优化选区一个或多个能代表某一区域或整个城市成区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的测点,进行长期噪声定点监测。2.测量方法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测量每小时的LAEQ及昼间的LD和夜间的LN。3.评价方法。(1)噪声平均水平某一区域或城市昼间(或夜间)的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由下式计算:式中:Li为第i个测点测得的昼间(或夜间)的连续等效A声级。Si为第I个测点所代表的区域面积(m2)S为整个区域或城市的总面积(m2)(2)评价如所测量的区域仅执行某一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那么该平均值可用该区域适用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进行评价。(3)噪声污染时间分布将每一小时测得的连续等效A声级按时间排列,得到24小时的声级变化图形,用于表示某一区域或城市环境噪声的时间分布规律。七、预算经费仪器费用:1000元工具费用:500元人员费用:500元共计:2000元八、参考文献1.孙亚利刘洪涛.噪声监测应注意的问题.科技资讯,2009(1)2.张萍,冼萍,郑双金等.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0)3.陈丽华,李丽.西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60)4.魏化军.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初探.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