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人教版五级下册桥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6、《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二、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当洪水来临时,老汉指挥全村人民渡过了桥,保住了生命,最后老汉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老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二)走进洪水,感悟洪水可怕让我们先去看看这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1、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句子)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⑤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⑥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①句话,你发现什么特点?像泼。像倒。两个字一句话,给你怎样的感觉?(突出雨之大、雨之急,来势凶猛)(2)“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板书:洪水)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是人在跳舞吗?(拟人)(板书:跳舞)(4)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凶恶的笑)。(板书:狞笑)(是什么在逼近?(死亡)(拟人)2、再次朗读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多么可怕的洪水啊!简直就是魔鬼贪婪自私。(板书:自私)3、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人们需要什么?(需要桥来获取生命)(板书:木头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人们的反应是怎样?(课件出示句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过渡:这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座木头桥此时此刻成了人们逃生的生命桥。(板书:生命桥)(三)品读句子,感悟老汉的大山形象(课件出示老汉的图片。)面对着肆虐的洪水,面对着乱哄哄的村民,老汉怎么做?(板书:老汉)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汉的品质?快速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小组合作)1、动作与神态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课件出示句子)﹝1﹞理解“他像一座山”:“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他的什么给人山一样的感觉?(沉着冷静,是人们心中的靠山。)﹝2﹞面对着肆虐的洪水和乱哄哄的村民,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想象:此时此刻,他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老汉就是要用这样的眼神,使大家镇定下来,从老汉的动作与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老汉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板书:镇定自如)﹝3﹞如果你是当时逃生的人们,看到了老汉的神情,你又会怎样做?(会镇定,有秩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语言: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课件出示)﹝1﹞此时情况危急,死亡逼近,老汉是怎样喊话的?(老汉的喊话是沙哑的)﹝2﹞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有什么作用?(感叹号!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齐读)3、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一只豹子。(课件出示句子)﹝1﹞找出动作描写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老汉揪出的是谁?(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他儿子)但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他揪出的是谁?(是党员)﹝2﹞这时在老汉的眼里没有父亲与儿子,只有党员与村民,明知生死攸关,却依然铁面无私,好一个狠心的父亲呀,谁能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过渡: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看到了一个不徇私情、狠心的父亲。(板书:无私)4、语言、动作;﹝1﹞这个危在旦夕的时刻,老汉把他的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那是他的亲生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你从哪里看出老汉爱他的儿子?小组讨论一下。(课件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老汉爱自己的儿子,从“推”字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2﹞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3﹞人有情,可是洪水无情,结果怎样?齐读21—23自然段(洪水吞没了一切)﹝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老汉会喊些什么?(展开想象)﹝5﹞洪水吞没了一切,无法吞没的是什么?(父爱、光辉的党员形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小结文章正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老汉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没不了他的精神、他的父爱和他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在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了大灾中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板书:爱)四、作业小练笔:当洪水过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祭奠老汉,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被救的村民,面对这样的老支书,你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五、板书设计16、桥爱木头桥生命桥山洪老汉跳舞、狞笑镇定如山自私无私人教版五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第二篇】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基础教学,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能听、说、读、写短语和单词以及成组句子和单句。2、能听、说、认读三会单词以及节日和活动名称。3、能够总结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能读出新词,并写句子。4、能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总结一部分语法知识。5、能完成自我评价活动。6、能理解幽默小故事。7、能了解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4、多为学生营造一引起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五、学困生教学措施1、了解学困生心理,建立师生感情。2、尊重、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3、借助集体力量感染学困生。4、给学困生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目标,充分肯定他们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其自信心。5、家庭的配合是学困生转化的外部条件,通过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信息。六、学优生教学措施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量反复地训练对学优生来说会很快产生学习上的疲倦,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激情。所以我制定了相应的措施。1、活跃课堂气氛,为学优生量身定制难度稍大的符合课文内容的材料。2、课后为学优生增加相应的训练,从词—句—篇。并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展现自己。达到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人教版小学五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五级下册【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理念:1、突出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世界,培养学生个性。2、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个学生,并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3、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4、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必须建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设计要重视探究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5、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6、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6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二)教材特点: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三)单元重点、难点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