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教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教程讲师:陈怀章联系方式:13335192272中鉴认证山东分公司第一章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第一节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20世纪至今是世界工业生产高速发展的时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1、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海洋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2、我国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突出•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污染严重3、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危•环境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怎么办?•所以人类要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其途径包括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各种行为的管理。第二节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1、ISO/TC207的成立1993年6月,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2、指导思想•应不增加贸易壁垒•用于内审及认证•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任何行政干预3、TC207的任务•下设6个分技术委员会和1个直属工作组WG1.•他们主要承担着标准的起草任务第三节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及相互关系1、标准构成•环境管理体系EMSISO14001—14009•环境审核EAISO14010—14019•环境标志ELISO14020—14029•环境行为评价EPEISO14030—14039•生命周期评估LCAISO14040—14049•术语和定义T&DISO14050—14059•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ISO14060•(备用)ISO14061—141002、标准之间的关系(1)按标准的性质区分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与定义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第三类:支持技术类标准(工具),包括:–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估(2)按标准的功能区分评价组织的标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绩效评价评价产品的标准:–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环境审核生命周期分析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评价组织评价产品3、已颁布几个重要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4:2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ISO14040:1997生命周期评估——原则与框架第四节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1、自愿性(排斥强迫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2、广泛的适用性(各类组织)•3、灵活性(不规定绝对的环境绩效要求,但法规要求为最低可接受限度。)•4、预防性(从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污染)•5、持续改进(组织实施了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不代表他的环境绩效如何,仅仅是表明了组织决心通过强化管理不断改善自己的环境绩效。)第五节ISO14001标准与ISO9001标准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型的国际标准•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结构和运行模式上十分接近,均按PDCA循环模式•有些要素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2、不同点:•适用的对象和目的不同•承诺对象不同第六节实施ISO14000标准的作用和意义•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得于树立组织在社会上良好的形象•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第一节概述•环境保护需要采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遵循自愿原则,并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认证性标准•未对组织的环境绩效提出绝对的要求•不必独立于其他管理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坚持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第二节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管理评审检查环境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模式-PDCA循环(DEMING循环)持续改进ActCheckDoPlan方针管理评审4.3规划检查与纠正措施4.4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监测与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环境因素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目标指标和方案合规性评价·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能力、培训与意识信息交流·文件·文件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1)计划(PLAN)阶段:根据组织的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制定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方针和目标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措施;2)实施(DO)阶段:根据计划,实施并有效地控制已经制定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措施;3)检查(CHECK)阶段:根据组织的政策目标和要求,监督和监视管理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必要时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4)改进(ACT)阶段: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改进管理过程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简略掉)一级要素二级要素一、环境方针(1)1.环境方针(4.2)二、规划(策划)(3)2.环境因素(4.3.1)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4.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4.3.3)三、实施与运行(7)5.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6.能力、培训和意识(4.4.2)7.信息交流(4.4.3)8.文件(4.4.4)9.文件控制(4.4.5)10.运行控制(4.4.6)11.应急准备和响应(4.4.7)四、检查和纠正措施(5)12.监测和测量(4.5.1)13合规性评价(4.5.2)14.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3)15.记录控制(4.5.4)16.内部审核(4.5.5)五、管理评审(1)17.管理评审(4.6)•这五个基本部分(十七个要素)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实施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特点(简略掉)•中心:环境方针•目标:持续改进•核心: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准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关键:过程控制•起点:领导者的环境意识与承诺•依据:程序化的管理文件第三节术语与定义1、环境environment(3.5)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3.16)内延伸到全球系统•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这些要要素共同组成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2、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3.6)一个组织(3.16)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3.7)的环境因素。3、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3.7)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4、组织organization3.16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5、相关方interestedparty3.13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6、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performance3.10组织(3.16)对其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环境目标(3.9)、环境指标(3.12)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7、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3.2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3.8)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环境方针(3.11),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3.10)的总体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8、污染预防preventionofpollution3.18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恢复和处理。9、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3.8组织(3.16)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3.11),并管理其环境因素(3.6)。–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的要素的集合。–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资源。10、内部审核internalaudit3.14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满足组织(3.16)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11、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policy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3.9)和环境指标(3.12)提供了一个框架。11、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objective3.9与组织(3.16)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3.11)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13、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3.9),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3.16)或其局部。14、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3.3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15)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5、预防措施preventionofpollution3.17消除潜在不符合(3.15)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第4节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与理解要点4.1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的,并形成文件。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理解要点:1、以污染预防,改善环境业绩为目的2、组织要确定环境体系覆盖的范围3、掌握建立体系的环节:建立、实施保持、持续改进•建立:形成体系的过程•实施和保持:按规定的要求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组织方针和目标,并通过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持续改进: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发现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4、(结合课程总结讲述)环境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b)识别其过去、当前或计划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确定其中的重大环境影响;c)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d)确定优先事项并建立适宜的环境目标和指标;e)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目标和指标;f)开展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审核和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循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g)有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作出修正的能力。5、(结合环境因素阐述)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以便对它的所有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关键内容:——识别环境因素,包括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异常条件下(如启动和关闭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和事故时的环境因素;——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审查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包括与采购和合同活动有关的管理惯例和程序);——评价以往的紧急情况和事故。评审时,可根据活动的性质,采用调查表、面谈、直接检查和测量,以及参考过去的审核或其他评审结果等方式。6、以文件

1 / 10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