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市监测中心站2012年2月16日)生态建设是新时期省委省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大决策。市委市府把生态美市列为建设幸福德州的四大战略之一,对环保工作来说既是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学习体会近年来我们党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生态德州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方式调节构,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生态环境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委市府把建设生态美市列为幸福德州的战略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十一五”以来,我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重点抓工程、关键抓落实、最终看成效的工作方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污染防治体系,促进科学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五条省控河流达到恢复鱼类生存的要求,空气质量良好率逐年递增,有力推动了幸福德州建设进程。环境监测担负着为全市环境质量监管提供依据、为环境安全执法提供证据的重要职责,市监测站认真学习《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和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生态美市建设统领环境监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围绕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的“三个说清”要求,为生态美市建设贡献力量。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治污水平待完善提高。从全年监测情况看,全市主要河流水质均值虽己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要求,但重点河流Ⅴ类水稳定达标率仅为65%,距省厅要求的稳定达到45/4.5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市几乎每月都存在超出省目标被区域限批的危险。二是思想观念和组织力量有待加强。生态优先的理念尚未真正普及,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全市各部门还未形成合力,共同参与的意识不足。同时环保部门自身力量也不足,职能部门和基层环保力量、基础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不到位、干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三、对生态市建设的建议与思考一是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生态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市十四次党代会把生态美市作为今后我市的发展战略之一,这充分说明生态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环保系统更应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把生态美市作为一切工作的统领和总抓手,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用非常规的思路,非常规的措施,非常规的办法,坚定不移地的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大力度推进生态德州建设步伐。二是搞好生态市规划和设计。按照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结合我市国家园林、生态、环保、双拥“四城联创”的实际,把各项工作和区域规划结合起来,使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化方案,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三是运用法规、文化等手段,完善监督考核体系,保证生态市建设的成效。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经济和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生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四、借生态美市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整体上水平在生态美市建设中环保部门既要发挥在生态建设中的综合协调作用,又要充分把握自身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体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主基调,突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环保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一是以德州智慧环保平台建设为基础,积极构建生态安全防控体系。以在线监测监控、环境安全防控等九大流程应用系统建设为依托,突出重金属、化学品污染防控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强化对高风险源、污染企业聚集区的监督管理。围绕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建立完善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达到保证生态安全的目的。二是加强能力和队伍建设,提高生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凝聚优秀的环保人才,为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要求,利用3到5年时间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使市监测站在编人员达到120人以上,各县级监测站人员达到20人以上,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达到50%以上。(二)在各级财政建立环境监测发展专项,用于仪器设备购置等环境监测能力发展。(三)按照“全国一流”的标准建设市级环保重点实验室,市监测站实验室面积达到5000m2以上,扩大环境监测领域和项目,按照建设生态省建设要求,重点发展有机物、重金属、土壤、饮用水、农村及绿色农业监测,建立水和空气环境质量、污染源、辐射等在线监控体系,建立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与监控预警网络,保证我市生态环境安全。三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保证饮用水环境安全。建设完善工业、城镇、人工湿地等污染减排工程,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使全市河流水质稳定达到目标要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标准,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城区空气颗粒物污染源解析,建立覆盖全市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控网络,开展大气能见度及PM2.5的监测,为科学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依据。四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充实执法力量,改进执法方式,达到快速化、前置化、标准化,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严把项目准入,抬高招商门槛,坚决卡死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依法加大违法惩处力度。五是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完善跨界河流水质目标考核与补偿办法,实行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补偿。六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行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减少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和总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七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各地各部门的目标职责,组织开展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定期考核不合格、未能按时完成生态建设阶段性工作任务的,要约谈相关地方及部门主要负责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