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数学教案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精编小学数学教案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复习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基本一致的,能熟练解答百分数三种应用题。复习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三、复习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1、根据条件与问题的关系,选择正确的算式。学校九月份办公费开支是1200元。(1)十月份办工费用是九月份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2)是十月份办公费用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3)九月份比十月份多开支80%,十月份多少元?(4)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开支80%元?(5)九月份比十月份节约开支,十月份多少元?(6)十月份比九月份多开支80%,十月份多少元?(要求学生选择算式后说明选择的理由。)2、提问: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一样吗?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3、小结: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一样的,都要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也可以用方程解答。解答时要先判断谁是单位“1”是量,单位“1”的量是已知数,还是未知数,再确定解题方法。4、练习。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了,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1)两天共看了如指掌50页,全书共有多少?(2)还剩下140页未看,全书共有多少?(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30页,全书共多少?(5)940未看的比已看的多60页,全书共多少页?(6)第二天看了9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练习后比较这5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为什么列式又不同?四、作业1、119页6、7题。2、124页13---15题。小学数学教案篇2课题:练习十三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按角分)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1.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解法一:180-90-45=45解法二:90-45=45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第5题。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3.第8题。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小组交流讨论。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三、综合练习1.第9题。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2.第11题。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3.第13题。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4.第14题。(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3)全班交流。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梯形的认识》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目标:1、观察梯形的特点,概括归纳出定义,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称;通过动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对所学四边形进行建构,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建构,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取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再现过程。教学具:实物投影、剪刀、一张16k白纸、等腰梯形纸、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组梯形的题卡等。教学过程:一、从经验出发导入新课。通过收集展示学生课前所画的各种四边形,并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评析:学生对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为后面进行四边形的建构奠定基础。)二、从需要出发合作探究。1.了解学生的需要师:凭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们想从哪些方面认识梯形呢?预设:生可能从以下方面回答:(1)定义(2)各部分名称(3)特性(4)特征……师:那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评析: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教学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可就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而不是教师拽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跑。)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义学生选择老师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组梯形的题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汇总意见讨论。(学生以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组织小组汇报交流,预设:小组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图形是梯形。处理应变:引导学生把“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等特点归纳为“四边形”(2)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处理应变: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归为一句话。(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处理应变:提问:“只有”起什么作用。……(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学生由于有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自己利用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3.动手操作,创作梯形。学生创作梯形,然后交流学生的作品及方法。(评析:通过画、折、剪等操作活动,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1)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同桌拿起刚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2)汇报交流,重点说说梯形的高在哪里。(3)学生把剪的梯形(标出各部分名称的)贴在黑板上展示。5.观察发现等腰梯形的特征(1)学生拿出老师给准备的等腰梯形,以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找一找这样的梯形特殊在哪儿。(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可能出现的情况:a两条腰相等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别相等c对角度数的和是180……6.知识建构师:现在,我们认识的四边形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成员,你们能把这几位成员间的关系想办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学生分类整理学过的四边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结果,组织互评,激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学生可能用集合图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评析:通过对所学过的四边形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系统整理掌握的知识。)三、从兴趣出发实践应用。1.玩一玩。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评析: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玩数学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2.找一找,数一数。在下面的图形中找我们学过的图形,数数分别有几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绝不要代替。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在猜想、争论、验证、互相补充中汇报交流、亲自参与、亲身感知、再现知识发展的过程,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倾听别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建构,使其理清关系、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力争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探索研究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2)学生实际操作。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2、数据的整理。(1)统计表。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2)条形统计图。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2.课堂作业。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四、课外实践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课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照他们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课题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要求①使学生认识分组整理和编制统计表的意义;②初步学会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③学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重点分组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教学用具放大例2的两张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们复习一下已学过的简单数据整理和一些统计表的知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