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作者:赵敏,张卫国,俞立中,ZHAOMin,ZHANGWei-guo,YULi-zhong作者单位:赵敏,俞立中,ZHAOMin,YULi-zhong(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200062),张卫国,ZHANGWei-guo(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刊名:环境科学研究英文刊名: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年,卷(期):2009,22(8)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24条)1.LEVINEMD.ADENNTGlobalcarbonemissionsinthecomingdecades:thecaseofChina2008(11)2.YANGHYAnoteonthecausal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andGDPinTaiwan20003.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05(12)4.陈跃琴.李金龙21世纪源排放与大气CO2体积分数预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2002(2)5.陈文颖.吴宗鑫.王伟中CO2收集封存战略及其对我国远期减缓CO2排放的潜在作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2007(6)6.高鹏飞.陈文颖.何建坤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2004(9)7.由文辉上海市CO2排放及其减缓对策1999(1)8.钱杰.俞立中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量的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环境科学2003(11)9.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期刊论文]-系统工程2007(11)10.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1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工业能源交通统计年鉴:1995-2007200812.IPCC2006IPCCguidelinesfornationalgreenhousegasinventories:volumeⅡ200813.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2004(6)14.夏海燕.董春.徐彩霞几种度量通货膨胀率的常用价格指数比较[期刊论文]-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3)15.MARLANDG.BODENTA.ANDRESRJ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fossil-fuelCO2emissions200816.UNFCCCGreenhousegasdata200817.TheWorldBankGDPandpopulation20081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研究200319.魏一鸣.廖华.范英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及节能潜力预测[期刊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1)20.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能源白皮书200621.BPBPworldenergystatistics2006200622.何建坤.陈文颖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1999(2)23.蔡九菊.王建军.张琦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2008(1)24.王乾坤.刘琨节能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高卫东.姜巍.谢辉.GAOWeidong.JIANGWei.XIEHui经济发展对中国能源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影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为了探索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能源碳排放的空间布局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加快,目前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增速开始明显减缓;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碳排放经历了先下降和上升的过程,而西部地区碳排放过程则是保持上升趋势;从省区分布来看,各个省份的碳排放都有所增长,但排放量的差距逐渐增大,这与各地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密切关系.2.期刊论文刘红光.刘卫东.LIUHongguang.LIUWeidong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在碳排放的分解方面,方法日渐成熟,包括Laspeyres指数法、简单平均分解法(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WD)等.许多学者也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但基本都用到碳排放强度或者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子并且认为其占有绝对地位,缺乏进一步的分解.本文通过对碳排放计算公式的深人分解,将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6个因素.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并借助LMDI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1992~2005年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技术(中间投入比重)、行业产值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量.3.期刊论文张斌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中国能源2009,31(3)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4.学位论文刘伟锋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能源价格政策研究2009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从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二大国,与此相关的能源消费也急剧增长,并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二氧化碳减排并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技术问题,在当前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已经演变为国际政治问题,但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经济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节能减排政策,并着重探讨能源价格政策。本文首先定性地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然后通过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地计算了这些因素对中国过去二十多年里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度。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本文进一步关注能源效率的作用,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而引出了对能源价格政策的探讨。在研究能源价格政策时,本文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地分析了能源价格变动对其他产业以及消费物价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在因素分解模型中,同时引入生产能源消费和生活能源消费,同时引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第二,从生产和生活两个角度分析了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第三,引入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能源价格变动对其他产业以及消费物价的影响;第四,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三部分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合理的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能耗强度下降是中国1984-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能耗强度下降大幅度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它仍然无法抵消经济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短期内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对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瓶颈,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仍有很大的空间,而能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能源禀赋的影响。生产领域内能耗强度对能源价格是富于弹性的,而且劳动和资本与能源之间存在着一定替代性。在消费领域内,居民对于能源价格具有正弹性,尽管属缺乏弹性范畴。能源价格上升对降低能耗强度和提高居民生活能源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降低能耗成本有更大的激励。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必将是进一步节能减排的战略性政策。能源价格对其他行业和物价的影响体现在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的传导机制。煤炭、石油、电力和石油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行业的影响程度差别很大,电力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最大为6.64%,石油产品价格次之,煤炭和石油价格最小,但也都接近3%。能源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需要渐进式地推进。除了整体性地放开能源价格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影响能源的局部价格。5.期刊论文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针对美国政府提出的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率作为其减排目标的建议,分析了影响碳排放强度下降率的因素.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定量研究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碳排放增长对GDP的弹性、能源消费强度以及能源消费的碳强度等相关关系.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碳排放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下降率进行了规律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碳排放强度作为各国减缓气候变化贡献的衡量指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承认和反映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对发达国家来说,则不能只谈这一单一指标,而必须将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率大于GDP增长率作为重要基准.6.期刊论文戴彦德.朱跃中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情景及其碳排放分析-中国能源2002(11)中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中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十五规划中也提出了一些战略要点,如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西部开发战略,城市化和人才战略.如果中国要实现上述预期目标,能源部门应当有那些行动,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如何?为此的环境代价如何?也确实值得从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展上述研究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情景设计的基本考虑以及主要结论.文章最后还对影响中国能源发展之路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7.会议论文施小妹.廖祖维.王靖岱.蒋斌波.阳永荣碳排放限制的能源规划问题的图形优化法2008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地域和全球范围内均受到限制,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能源系统是二氧化碳(CO2)的主要排放源,这使得燃烧排放CO2成为考虑能源选择的基本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图形方法合成了受碳排放限制的能源规划问题的总组合曲线,求得最小零碳能源目标,同时提出了与总组合曲线对应的组合表格算法,并将该图形和表格方法推广到多股清洁能源问题中。该方法不含迭代、试差步骤,在求解多股清洁能源问题时,可一步求得所有清洁能源的目标,比以往的方法更为简捷。8.期刊论文杨蕾.李光明.沈雁文.黄菊文中国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问题与碳减排措施-科技资讯2008(3)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成长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低,造成我国碳排放的形势相当严峻,面临着一系列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我国存在着巨大的碳减排空间,如煤炭利用技术的创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及新能源替代技术等等,都将大大减少我国碳排放量;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9.期刊论文蒋金荷.姚愉芳人文发展潜力与碳排放需求空间的定量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11)我国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结合经济、能源系统综合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实现人文发展潜力所需的相应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人口、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总量指标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碳排放需求等环境指标,并给出了在满足人文发展潜力条件下,我国可能的碳排放需求空间及主要政策建议.10.学位论文杨蕾轮胎生命周期的经济、能量和碳排放分析200921世纪,人类将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轮胎产业目前面临着“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问题。轮胎从生产到废弃管理,都需要直接或间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面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轮胎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即使废弃后的轮胎,其碳含量也有80%以上。因此,轮胎的生命周期分析对生态环境保护、碳减排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