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碳排放计划论文: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摘要】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评价为基础,探讨了今后国土规划领域在低碳理念下合理组织国土开发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关键词】低碳;国土规划;碳排放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会签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上报的《关于推进国土规划工作的请示》,这意味着国土规划在沉寂十多年后,重新提上了重要日程。新时期国土规划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实施手段等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而在低碳经济成为当代各国共同价值观念的背景下,作为碳排放大国,国土规划中无疑要将低碳发展作为重点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国土规划内容丰富,因时间所限,这里简要介绍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的初步研究成果及其对编制国土规划的若干启示。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土地利用不仅直接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碳吸纳过程,而且间接影响地区碳排放水平,因此,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问题,也关系到国土空间开发组织、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是国土规划应对碳排放的关键着手点之一。国土资源部高度关注节能减排以及土地利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08年设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与调控研究》科研专项①,力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图在揭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机理的基础上,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以下数据资料主要引自该研究成果。1.1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据著名碳循环研究专家RichardHoughton估算:1850—199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引起的碳排放是人类活动影响总排放量的1/3;中国195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累计碳排放量为106亿t,占全部人为源碳排放量的30%,占同期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的12%。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范围植树造林和生态退耕,吸纳了同期人为源碳排放的1/4~1/3,使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水平明显提升。土地利用碳排放可进一步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又可细分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和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前者是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变导致生态系统类型更替造成的碳排放,如采伐森林、围湖造田、建设用地扩张等;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是指土地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或生态系统碳汇所驱动的碳排放,包括农田耕作、草场退化、养分投入、种植制度改变等。间接碳排放是指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上所承载的全部人为源碳排放,包括聚居区的取暖、交通用地的尾气排放、工矿用地的工艺排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放等等。(表1、2)1.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评价1.土地利用的直接碳排放。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呈现为明显的碳汇,年均碳汇水平约在1.54~1.67亿t。从分类来看,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都呈现碳汇功能,其中年均植被碳汇在1.08~1.21亿t,土壤碳汇较弱,占植被碳汇的1/3强。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碳汇功能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约占2/3。从区域看,华东、华南和华北土地利用碳汇效应比较显著,而东北和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较为明显,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汇(源)效应则不甚显著。(表3)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人为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人为源的碳排放核算。以1995年中国四部门碳排放综合水平为例,当年共计排放二氧化碳26.42亿t,甲烷0.32亿t,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为33.0亿t。到2005年,中国共计排放二氧化碳55.5亿t,甲烷0.38亿t,二氧化碳当量约63.4亿t。从区域碳循环的角度来看:1985年中国人为源排放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3倍;到2005年,中国人为源的碳排放核算。以1995年中国四部门碳排放综合水平为例,当年共计排放二氧化碳26.42亿t,甲烷0.32亿t,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为33.0亿t。到2005年,中国共计排放二氧化碳55.5亿t,甲烷0.38亿t,二氧化碳当量约63.4亿t。从区域碳循环的角度来看:1985年中国人为源排放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3倍;到2005年,中国人为源排放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10倍多。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为源碳排放增长远远快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吸纳能力的提升。(表4)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土地利用的间接碳排放。综合各部门的碳排放,可以对中国的碳源/汇给出整体性评价。1985年中国净碳排放量水平较低,只有约323TgC(106t)的水平;到1995年,净碳排放量快速上升至740TgC的水平,升幅一倍多;1995~2000年,净碳排放量有小幅上升,达到805TgC的水平;2000~2005年,净碳排放量迅速上升,达到1.54PgC(109t)的水平。近20年中国净碳排放年均增速约为7.8%,每9~10年翻一番。4.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在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变化估算和国家碳排放清单核算的基础上,可对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类型保持和土地载体上的社会经济排放等各类碳排放进行全方位审视,以辅助决策者从土地调控的角度来促进碳减排。表5和表6分别给出了保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碳排放核算标准(“+”表示有碳蓄积效果;“-”表示碳排放效果)。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以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评价是初步的,但仍然可以对新时期国土规划提供许多有益启示。2对新时期国土规划的若干启示2.1关于国土开发强度国土开发强度是指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经济社会投入规模,用以衡量国土开发的合理程度。国土规划中国土开发强度往往用建设用地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近似地反映,通常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间、地区间指标的比较,定性地得出一个阈值,如日本、韩国将国土开发强度上限定为9~10%,荷兰是16%。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国土开发强度一般不宜超过10%,沿海地区可以适当提高,但也不宜超过20%。实际上,我国主要城市如上海、天津、北京等均已超过这一比例,深圳等城市已接近50%,显然是偏高的。但由于我们往往难以从定量上对国土开发强度作出有很强说服力的证明,因此具体规划时有关指标多通过讨价还价方式确定。如果引入碳平衡的要求,则可以为我们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确定国土开发强度提供另一条思路,即按照维持生物圈碳平衡的要求,根本目标是实现碳中性,也就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二氧化碳实现动态平衡,以此确定建设用地在国家或区域层面的适当规模和比例。2005年我国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已达55.8tC/ha,即使只与净碳吸纳的林地相比,后者碳吸纳强度为0.49tC/ha,二者差距巨大。当然,要结合其他减排措施统筹考虑,方能确定合理可行的国土开发强度控制指标。2.2关于国土开发利用方式比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能源、工业部门的碳排放,1980年代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约可吸纳能源、工业部门碳排放总量的1/3,到1995年大约只能吸纳1/6,到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1/10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驱动着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工艺的碳排放,已经远远超过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吸纳能力。要减少区域碳排放,必须对火力发电和供热、工业燃料与辅料等碳排放强度高的项目实施门槛限制,鼓励清洁生产的低碳排放工艺替代项目。仅仅依靠植树造林、生态恢复这些保育措施,短期内无法扭转碳排放增加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土地利用经营的固碳效应还是很显著的。2.3关于国土利用结构完善低碳导向的国土开发利用政策,应该从碳减排和碳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增汇两个角度考虑,其中碳增汇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以及林地、耕地、草地和湿地的管理等方面;碳减排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碳减排、建设用地碳减排和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两者都包括国土利用结构的优化。农用地方面,我国林地、湿地是具有净碳吸纳能力的两类土地,分别为0.49tC/ha、0.05tC/ha;耕地、牧草地是净碳排放,分别为0.37tC/ha、0.19tC/ha。以此出发,今后应尽可能增加林地和湿地,对于陡坡耕地及其他生态条件脆弱的耕地,在解决好粮食保障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前提下,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安排退耕。我国林地的碳吸纳强度为0.49tC/ha,是重要的碳汇,它既表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植树造林,森林蓄积量不断提升,碳吸纳效果强于同期的木材采伐、薪柴采集、灾害干扰等影响的成就,也表明我们今后仍应进一步加大林地保护和森林资源管育的力度。我国耕地的碳排放强度为0.37tC/ha,较国际平均水平要低,主要原因是中国农业传统重视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农业土壤有机碳蓄积效果显著。对于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也应进一步强化保护。建设用地方面,我国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已达55.8tC/ha,是其他土地类型碳排放强度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建设用地中,又以工矿用地的碳排放强度最大,达到196tC/ha;交通用地次之,达到43.7tC/ha;城乡居民点用地排放强度最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小,为8.3tC/ha(图1)。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无疑是扭转碳排放增加的重要途径,而着力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规划提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政策完全实施,到2020年全国碳排放规模可以减少0.82亿t,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低碳情景设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约为常规低碳政策的1/3,也就是说,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在低碳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大有可为。2.4关于国土空间组织国土空间的合理组织是国土规划的核心内容,上述有关土地利用碳排放机理的分析可构成基于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组织的重要基础。从区域层面来看,需要在评价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划分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区域和有条件开发区域,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区域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可以成为评价和分区的基本因素之一。例如,根据碳排放清单计算,华北和华东的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最高,分别达到81.2tC/ha和65.3tC/ha;东北、中南和西南的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分别为48.8tC/ha、46.5tC/ha和49.1tC/ha;西北地区的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水平较低,为33.90tC/ha(图2)。从低碳发展的角度,这可以为规划引导人口和产业的均衡发展,防止和减缓社会经济总量与国土自然基础之间的失衡趋势进一步加大,促进国土均衡开发、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从地区层面来看,按照低碳发展的要求,可以调整划分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思路,着力构建分散与集中发展相结合、多中心网络型的国土开发格局,强化城市连绵区的国际功能,加快区域性城市地区的发展,加强高速、高通达、高覆盖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在促进均衡开发的同时提高地区竞争力。所谓多中心、网络型国土开发格局的构建,就是面向全部国土,以城市连绵区、区域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为核心,综合考虑城市辐射影响范围,划定国土开发综合区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域,区域内建立不同等级城镇和不同产业的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