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会购物》经典教案示例结合具体实例,体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制定自己的购物计划,充分说明计划的合理性。下面是网友给大家带来的六年级数学“学会购物”经典教案的一个例子。希望能帮到你!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会购物》经典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二、促销问题(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板书:学会购物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师:三家商店都买这种方便面,他们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条件。看图,说一说甲、乙、丙三个店的优惠条件各是什么?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师:那买2袋、3袋呢?生:买2袋、3袋也不行。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三)提出:买5袋方便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四)先讨论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师:真聪明,那就是说,要买7袋,只算6袋的钱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买比较合适?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甲店:1.5×6=9(元)乙店:1.5×7×90%=9.45(元)结论:甲店合适。(五)提出: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六)提出: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生:不能。因为买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师:那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学生计算后汇报: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师:看来丙店的优惠条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请同学们课件中第(4)个问题。两位同学都在丙店买方便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钱多买的少,而王强花钱少买的多,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独立计算)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方便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三、有奖销售(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77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师:根据这则广告,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少元?中奖率是百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1.奖品总金额:500×10+100×20+50×60=10000(元)2.中奖率:(60+20+10)÷1000=9%(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师:为什么用“至少”这个词?生:因为还有很多顾客买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过整百的余额部分不能领取奖券,我们无法计算。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学生计算后汇报。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师:至多“10%”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师: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商家计划让利给顾客多少钱?生:1万元。四、分析讨论(一)教师谈话,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计算。师:很好。我们了解到这个商家有奖销售让利给顾客1万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比较一下,如果这10万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销售,同学们算一算,会让利给顾客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计算。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二)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会购物》经典教案示例二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0-81页。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2.知识与技能: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板书:学会购物)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活动一:促销(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1、学生自学2、交流(预设)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师:请对这三个商店的促销方式进行一下比较分析,谈一谈各有什么优势?三家店都适合怎样购物呢?(这里不需学生能精确计算每个商店的优惠额度,但大体上能了解每个商店更适合2怎样购物。)(二)提出问题(1):买1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2袋、3袋呢?1、思考2、全班交流(预设)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师:那买2袋、3袋呢?生:买2袋、3袋也不行。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三)提出问题(2):买7袋这种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买8袋、9袋、10袋呢?1、自己独立思考、计算2、全班交流(预设)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板书:甲店:1.5×6=9(元)乙店:1.5×7×90%=9.45(元)结论:甲店合适。(按以上方法交流买8、9、10袋的结果)10袋情况预设:甲店1、1.5×9=13.5(元)13.5÷10=1.35(元)甲店2、1.5×10=15(元)10+2=12(袋)1.5÷12=1.25(元)乙店:1.5×10×90%=13.5(元)(这里面甲店的第二种购买方法,虽花了15元,但能得到12袋,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是一种较便宜方案,现实生活中也如此。所以不应按错误定论。)(四)提出问题(3)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学生计算后汇报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五)提出问题(4)1、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预设)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20×1.5×80%=24(元)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继续探究: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师: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叫“合理购物”。活动二:有奖销售(一)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81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了解广告中的数学信息。学生阅读“有奖销售”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师:根据这则广告,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少元?中奖率是百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1、奖品总金额500×10+100×20+50×60=10000(元)2、中奖率:(60+20+10)÷1000=9%(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学生计算后汇报。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