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第三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四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第五节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第一节概述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项目筛选三、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四、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第一节概述经济效益总状况分析与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的区别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偏重于经济的产出规模、水平和发展进度,各种产值总量指标及其动态指标占有统治地位。经济效益总状况分析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的重心从单纯地追求经济产出规模转向了追求经济效益。这就要求统计提供各方面经济效益的信息,并对经济效益的总状况作出描述。对经济效益总状况的描述与对经济产出总状况的描述大不一样。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项目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提出防止或减少项目开发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途径或补偿措施,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综合分析,使开发建设项目的论证更加充分可靠,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项目筛选•参照世行和亚行的项目分类原则并主要根据项目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大小分类为S1-S4。•1.S1类项目(无大影响)•2.S2类项目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如能源以及一般工业项目等)•3.S3类项目(扶贫项目,要求详评)•4.S4类项目(重大建设项目,要求详评)三、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评价范围由目标人口数和环境敏感区域确定。目标人口是指受拟建项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那部分人口(直接目标人口和间接目标人口)。•环境敏感区域(少数民族居住区、农、林、沿海、文物古迹保护区)四、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1.社会影响评价因子(人口结构、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公共设施、社会安全、社会福利、生活质量等)•2.经济影响评价因子(经济基础评价区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国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需求水平、收入分配、受拟建项目的影响,目标人口的就业与失业情况)•3.美学和历史学环境影响因子(受拟建项目影响的自然景观、风景区、游览区以及人工景观、历史遗址、文物古迹、纪念碑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场所。)第二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二、社会经济效果•三、对拟建项目的需求分析•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分析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1.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3.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4.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5.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二、社会经济效果•1正效果和负效果•2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内部效果是通过项目自身的财物核算反映出来的;外部效果并不能在项目的收益或支出中直接反映出来。•3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社会经济效果统称为无形效果。三、对拟建项目的需求分析•通过抽样调查或公众参与等方法绘出愿意和不愿意参与项目或赞成、不赞成拟建项目的目标人口数及其比例。进而给出目标人口对拟建项目有多大程度上的需求。如有必要可以通过需求曲线及效益值来定量描述对拟建项目的需求水平。•亚行将此分为高、中、低三档。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分析•1收入分配的合理性•2承受能力分析•3美学及历史学环境影响分析1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吉尼系数为0.2-0.3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吉尼系数在0.5-0.7之间则表明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我们可以通过拟建项目所引起吉尼系数的变化,来评价拟建项目对目标人口收人分配平均程度的影响。2承受能力分析•在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由于受其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或正的和负的效果。对于有利影响或正效果是我们所期望的,一些不利影响或负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在一般情况下,项目所产生的负效果可以通过正效果得到补偿,因而项目为人们所接受,但有时项目可能会产生一些让目标人口难以承受的影响,诸如目标人口迁居、失业、伤亡风险等严重损害的结果,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评价出目标人口对拟建项目的承受能力水平。3美学及历史学环境影响分析•通过现状调查给出评价区内自然景现、人工景观、文物古迹保护区的数量、保护级别、分布范围、保护现状及保护价值。分析拟建项目对自然景观、人工景观、文物古迹等美学和历史所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效果。由于美学和历史学环境的特殊性,在进行此类环境影响分析时,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来开展评价工作,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征询文物古迹、风景园林、美学和历史学等方面专家的意见。第三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明确评价目的——•筛选评价项目——•确定评价范围——•识别评价因子——•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社会经济环境监测计划——•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第四节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一、专业判断法•二、调查评价法(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函询调查法)•三、费用-效益分析法•四、费用-效果分析法(最佳效果法、最小费用法、直观效果法)1.投标博弈法三、费用-效益分析法•1理论基础•任何建设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花费费用,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在费用—效益分析法中可以把上述的费用和效果看作是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度量,并把由项目引起的社会经济福利变化以等量的市场商品货币量或一定的支付愿望来表示。(1)需求和效益影子价格•对项目产出或等货币量的商品需求为x,其需求价格或适当的影子价格为P。经过修正被认为比现行价格更加合理的价格为影子价格,例如,一般环境损失不计入生产成本,如果考虑这项内容就需要对产品现行的市场价格进行修正,经修正后的价格为影子价格。•现假设对项目产出的需求为x1,需求价格为P1。则总的支付愿望为OP0Ex1的面积,这也称为产出x1所带来的效益,以B表示。它包括项目收益OP1Ex1,以R表示,和消费者剩余P0EP1,以CS表示。(2)供给和费用(3)净效益2.费用、效益和净效益现值•(1)费用现值(2)效益现值(3)净效益现值•净效益现值为效益现值和费用现值之差。3费用—效益的分析和度量方法•(1)市场价值法这种方法把环境看作为生产要素,当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则会导致生产力或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而导致产量和利润的变化,这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费用和效益的变化。•(2)资产价值法资产价值法是根据建设项目引起周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资产的出售价格发生变化,并以此来计算资产效益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对在不同环境质量情况下对资产的支付愿望是不同的。•(3)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是依据建设项目引起周围环境质量变化,从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例如当环境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方面所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过早死亡或病休所造成的收入损失;医疗费开支的增加;社会成员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四、费用-效果分析法•1最佳效果法•2最小费用法•3直观效果法1最佳效果法•在费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来比较不同方案的效果,从中选择最佳方案,称为最佳效果法。2最小费用法•在效益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即达到所要求的环境保护目标,比较不同方案的费用,从中选择费用最小的方案,称为最小费用法。3直观效果法•拟建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当用其他的定量单位指标也难以度量时,可以通过用强、中、弱以及无影响或通过文字说明来直观地描述拟建项目和环保设施的环境效果。由于是通过专业判断来进行,所以要以有关专家的判断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五节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一、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使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并把拟建项目产生的各种会经济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不仅包括具体的保护设施,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行政、法律、宣传等项措施。应根据拟建项目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及其效果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二、社会经济环境管理监测计划•(1)监测计划机构•(2)监测指标•(3)反馈信息•三、补偿措施•一般来说,预测结果与监测结果趋于接近,就是令人满意的了。如果偏差较大,以致影响到总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目标,或者出现了新的情况在预测中没有考虑到,而又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对此要提出补偿措施来加以调整,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