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落实非公经济政策工作汇报【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lu落实非公经济政策工作汇报【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非公经济工作汇报【第一篇】非公经济工作汇报篇1: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总结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总结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镇委、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对非公经济工作的指导和领导。镇共有规上、限上企业47家,其中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两家,党员人数69人。针对非公企业的经济发展,镇党委定期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分析非公经济发展情况;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通报经济形势,广泛征求各行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对全镇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与非公企业建立广泛联系,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把握动态,形成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引导“主阵地”建设不断夯实。创新教育培训载体,深化思想政治引导,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了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主阵地”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把创新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与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机结合,突出了重点、形成了特色,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指明了方向。政企面对面有效地缩短了企业与政府的距离,走访、调研、座谈、政策解读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沟通、增进了共识,为企业发展赢来良好政策环境;其次注重转变工商职能。加强对工商所负责人等方面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由执法监管向服务职能的转变,不定期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为企业发展制定服务方案。再次注重建立领导帮扶联系点。两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均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并由镇主要领导联系一名党员、联系一名业务骨干、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与业主党员的联系,服务企业发展。坚持每季度到包联企业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每年搞一次专题调研,为企业办一件实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个发展项目或引进一项技术,参加一次企业党组织活动。通过定期检查、召开会议,帮助解决非公企党员在思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较好地形成了业主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推进的良好局面。最后注重对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引导。把非公企党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全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之中,充分发挥组织、统战、工商等部门的优势,采取理论宣讲、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门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党的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引导他们强化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让非公企负责人真正理解、支持党的工作。对一些不愿意组建党组织的业主或出资人,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耐心做思想动员工作,讲清楚其负责人和员工在评选、推荐劳动模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种政治待遇时,一律不予考虑,打消其思想顾虑,促使业主或出资人支持党建工作。篇2: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2008年9月16日)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市人大副主任带领市中小企业局、市工商联、市银行等部门负责人一行8人,前来我县调研非公有制经济,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着重从四个方面就清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理清发展思路,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在振兴经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农村产业化、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了日益巨大的作用,成为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县现有个体工商户1357多户,从业人员2809多人,私营企业81户,从业人员1946多人,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达到万元,占工商经济总量的%,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尤其是最近三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其中2005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84万元,实现税金329万元,个体工商户完成商品零售总额万元;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85万元,实现税金706万元,增长%,个体工商户完成商品零售总额10535万元;2007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75万元,增长%;实现税金824万元,增长%,个体工商户完成商品零售总额1136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七个特点: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实体持续增加。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非公有制企业达55户,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经济所有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清水工商贸经济的重要力量。二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日益宽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涉及城乡工商贸、种养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个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比较迅速地进入了种植业、养殖业、商贸业、加工业、矿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食品业等领域,而且积极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业、保险业、旅游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等新的行业和领域,也有一些非公有制资本已经开始投资于社会事业领域。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态势良好。近三年,全县新发展非公有制企业12户,新增投资亿元,新增产值8000多万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多户,新增零售总额3685万元,非公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增长势头良好。如鑫烨化工在3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总产值增长3倍,上缴税金增长5倍,参与新城区开发的汇安、广大等房地产开发企业10余户,完成投资3亿多元,新增商品房28万多平方米。四是较大规模的非公企业相继出现。轩辕纸业、鑫烨化工、天水伟业、康健牛业、银河淀粉、天赐实业、鑫昌热力、甘草水泥、昊峰集团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为拉动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开发建设的中山华庭、西江小区、西苑小区、步行街、西关商贸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轩辕广场、体育场、城区主干道等建设项目逐步完成,正在改变着我县的小而弱的经济格局和城区面貌,为实施“工业强县”和“商贸活县”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园区经济特色初步呈现。全县上邽、东关、小泉、新城四大工业园区和温泉旅游开发小区以及红堡科技养殖示范区、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建设和完善,整合了县域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培育了产业集群,形成群体规模效应,搭建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平台,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各类园区争相发展的格局。六是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休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房地产的开发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激活了商贸流通业;种养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和深化;一批工业项目的兴办,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也接收和吸纳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七是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依靠诚信快速发展,不少经营者有知识、能吃苦、善经营、守法纪,他们在创办企业中不但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而且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更高层次的体现。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投入光彩事业的资金达万元。二、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我们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广泛宣传,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氛围。为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社会上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偏见和疑惑,全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工作重点,宣传报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推荐成绩突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了非公有制经营者的社会地位。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了全县上下对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共识,营造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二)加强调研,理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思路。为了进一步理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赴浙江、安徽、山东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多次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开展调查研究和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县情、突出特色,确立了“以商足工、以工补农、农工商综合发展的路子”,为发展非公经济指明了方向。(三)放宽发展政策,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投资环境。一是加强了投资环境的改善,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清水县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出台了《清水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实行“四放宽、五鼓励”的政策,放宽非公经济发展准入门槛,清除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财税上的扶持。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县税务部门对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实行企业所得税减免,县财政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对业绩较为突出的非公企业进行奖励;并计划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三是项目建设上重点倾斜。2007年,共申报非公有制经济项目7项,争取项目资金43万元,扶持非公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篇3: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济源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局的直接指导下,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精神,以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突破口,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2004年工作回顾(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共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占全部工业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实现税收亿元,占全部工业税收的%,同比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万人,占全市工业就业人口的%,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亿元,占全市出口交货值的%,同比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二)主要特点1.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济源市委、市政府通过自2003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强力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达到了促进工业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动优势企业快速扩张,膨胀经济总量的目的,同时也为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4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实施固定资产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9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3770万元,同比增长%。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8743万元,新增利税91047万元。2.产业特色日趋明显。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初步形成了钢铁、铅锌、化工、能源(煤电、煤焦)、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兴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群。新兴产业群涌现出了水刺无纺布、清源水处理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传统产业如机械加工、矿用电器、水泥建材等继续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3.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两年,全市有3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开发各类新产品90余种,其中获国家专利产品84项,高新技术产品3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涌现了如纳米材料、生物杀虫剂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4.非公有制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非公有制企业已达到78家,并培育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造就了济源钢铁公司、恒通化工有限公司、万洋冶炼(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规模大、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三)主要工作措施1.坚持观念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