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范例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范例4“观察范围”这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下面是网友给大家带来的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的一个例子。请参考下载吧!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0页~第81页。教学目标:1、同学们要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我们还要理解观察点、遮挡点、可视区域等词语的意思。3、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导入课题。1.我们在小学学了五年的古诗,那么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谁能说一说。谁还记得王之涣写的诗《登鹳鹊楼》?齐读。这首诗中哪一句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2.引入课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2、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3、在A点时,我们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观察点)。4、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它的最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点。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为什么要把视线画成虚线?(视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画虚线)7、这条线能往上画一点吗?往上画会怎么样?(观察范围变小)这条线能往下画吗?往上画会怎么样?看来,这条线必须穿过围墙的右上角。8、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9、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C处,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打开课本第80页,画一画)10、汇报11、观察点的变化,直接影响观察范围的变化。那么,怎样确定观察范围呢?先看(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范围(齐读一遍)。12、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观察的角度有关)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说明小猴看到的范围就越大。可见,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13、联系古诗:现在你明白王之涣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1.完成课本80页试一试第1题。2.课本80页试一试第2题。变化的楼房。(1)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生:逐渐缩小(2)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3.小猫捉老鼠。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学生在课本上操作)(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4.(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2)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5、在城市建设中,规定两幢楼的距离不能太近。为什么?6、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吗?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吗?7、填空(1)观看物体时,站的越(),观察到的范围就越()。(2)路灯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离路灯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离路灯越远,物体的影子就越()。(3)红红和芳芳分别住在同一栋房的4楼和8楼,她们观看夜景,()比()观察的范围要大。8、判断题(1)同样的电线杆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2)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变大。()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观察范围?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范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教学难点: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科整合,引出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校教学楼不同楼层拍摄到的广场图片,引出古诗《登鹳鹊楼》,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诵。2.师提出问题:古诗中的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古以来一直被传诵,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3.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索,你知道其中的情理吗?从而引出新课: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观察的范围)设计意图:由学校教学楼不同楼层拍摄到的广场图片,回忆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二、猜想验证,领悟方法1.利用多媒体出示情境,说:“同学们真聪明,所以有只小猴想请大家帮帮忙。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桃子都成熟了,看!落的满地都是呢,有只小猴闻到香味赶来了,但前面有一堵墙挡住了它的视线,小猴也很聪明,于是爬到旁边的大树上去看。小猴现在能看到哪些桃子,请大家大胆猜想。师指墙角下一点:这个位置小猴子在A点能看见吗?为什么?生:不能看见,因为它的视线受到了墙的遮挡。2.师:它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呢?3.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引出本节课的两个要害点“观察点”与“障碍点”,(板书:观察点、障碍点)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在观察点A与障碍点两点之间连线并延长,就可以确定观察的范围。4.进一步提出问题:小猴还想看到更多的桃子,你认为他该怎么办?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小猴子能看到哪些桃子?观察到的范围会有怎么的变化?先请学生勇敢的猜想,再通过画图来验证猜想。然后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就越多。说明小猴看到的区域就越大,也就是说,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高低的变化而变化(板书)5.体验:让每个学生把书本竖放在桌上,然后再把下巴靠着桌沿,抬头,起立。再次感受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障碍点的关系。6.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的?抽象——画图——比较——发现——应用那观察的范围是不是只跟观察点的高低有关,还跟什么有关,请大家继续根据大屏幕的提示,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进行探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成为数学中的“线”,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动手画一画。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体会到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子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就越多,这正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着手操作,探究提高1.出示:汽车由远及近时,观察范围的变化。(科技大楼)夜晚路灯下笑笑的影子的变化。(生活馆)2.学生独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3.同桌相互交流。4.指名汇报,发现规律①司机离障碍物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远近的变化而变化。②观察的范围随着障碍点的变化而变化。5.汇总小结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障碍点的变化而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四、巧设练习,回归生活1.小猫观察的范围的变化(生物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画一画,再汇报,展现出小老鼠的活动区域。进一步提出:如果小猫不想让小老鼠有这么大的活动区域,它将怎么办?请学生从新设计示用意,让学生感想观察的范围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2.日食、月食现象老师还想带大家去天文馆看一下,先请大家看一个短视频,然后画一画日食、月食现象示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3.课外作业(1)日食可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全环食;月食可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及半影月食三种。想一想、查一查月食为什么没有月环食?(2)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影子的大小、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以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五、课堂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六、课堂作业《课堂作业本》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范例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他们还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目标: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你的文具盒吗?为什么?2、你能想个办法看见文具盒吗?前提是不移动你的数学书,不移动你的文具盒,也不变换你自己的位置。为什么呢?3、总结: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秋天到了,桃子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猴子闻到香味赶来了,可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真着急,猴子想:爬树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看一看吧。(出示课件)1、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我们把它确定为A,老师用这条线表示小猴子的视线,这条线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从A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起个名字叫:观察点(板书)。2、猴子的视线被什么挡住了?它的处在哪里?我们给阻碍视线的这个点也起个名字,叫阻碍点(板书)。3、顺着猴子的视线一直画下去,与地面的交点就是猴子能看到离墙内最近的点A',指名说说猴子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从A'到墙角之间的这几个桃子,小猴子能看到吗?4、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离墙最近的A'点的?5、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那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思考题)指名读题,请你先想一想,再翻开书第34页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1)、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明画法,指出离墙最近的点和看到的范围。(2)、全班交流汇报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