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例汇聚【精选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精心设计讲稿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讲稿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讲座手稿精选。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第一篇】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与购物》中的第2课时内容。2、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解决分数乘法问题”、“购物搭配”、“估计费用”和“折扣”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学习《购物策略》,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研究与讨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二、教法与学法新课程非常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能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学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创设学生平时比较常见的买饮料、酸奶等情境,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活动情景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综合利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主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课堂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观察、分析,学会应用,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始终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对学生进行拓展引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引导学生在多种方法中进行选择,这是一种决策意识。三、教学设计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没有想举行一些活动来庆祝呀?在举行庆祝活动时肯定需要一些糖果和饮料,今年超市举行了很多的优惠活动,连老师都看花了眼,不知哪家便宜,大家愿不愿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就来研究怎样买饮料的数学问题。板书揭示课题:购物策略。[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爱的六一儿童节,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引入课题。](二)、师生互动,探究购物策略。1、买果粒橙(1)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平常最喜欢喝的果粒橙,你能读懂什么?(2)买1小瓶a、那我们就一起走进福州的三大购物超市(课件),看看聪明的商家是怎样开展推销饮料的活动。从情境图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这样想:永辉超市买1大瓶送1小瓶,也就是说,只要买一大瓶就免费送一小瓶。买小瓶没有优惠。好又多一律九折,我举个例子说:10元钱的饮料打九折后是9元。曙光超市30元以上打八折,就是说不满30元不优惠。b、商家为了扩大自己的销售量真是绞尽脑汁,我们一起去买饮料吧!先买1小瓶,怎样买合算呢?学生思考后回答(3)再买1大瓶1小瓶怎么买合算?学生可能这样想:我去永辉超市买,我想永辉超市买一大瓶送一小瓶,只花10元。在沃尔玛超市不满30元不便宜,在好又多打九折,花元。(4)买3大瓶3小瓶a、看来我们买东西时还真得动动脑筋,仔细分辨,才能买到比较合算的饮料。那么淘气也有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他想买3大瓶3小瓶饮料,能帮他解决去哪家买比较合算吗?学生通过计算知道b、你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这样想:比较折扣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c、如果你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你准备去哪家买?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历提出情境解决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同学们都是聪明的消费者。(5)为每人准备约200ML饮料六一就要到了,老师想为我们班同学每人准备约200ML,去哪个超市买比较合算?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35人)我们一共约需要多少饮料?(200×35=7000ML)这7000ML饮料我们到哪个超市买比较合算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吧!学生讨论,先在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购买方案,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去沃尔玛超市买5大瓶和5小瓶(10×5+2×5)×=48元比较合算。(6)总结购物策略师:我们刚才一起经历了如何买更合算的饮料这样的活动,你有哪些体验或感受想对大家说?(教师总结购买饮料30元以下去永辉或好又多超市,30元以上去沃尔玛超市买比较合算。)[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以上题目讨论与交流,逐步启发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购买酸奶(1)出示酸奶情境图师:大家爱喝酸奶吗?老师在超市中还发现这样同一品牌的酸牛奶。请看——(课件出示)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如果你自己喝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如果再为你的家人带点,你会选择哪种?(学生自由说想法。)(2)解决买1升,升酸奶分别有几种买法的问题。师:要买1升有几种买法?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生:有三种:1大盒,2中盒,5小盒。师:大家同意吗?要买升,有几种买法?生:也是三种。(3)小组合作解决怎样买升酸奶合算的问题:师:淘气要买升酸奶怎么买合算呢?①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作好记录大盒中盒小盒买升酸奶所需钱数1000ML/元500ML/5元200ML/元②学生分组汇报,投影展示不同买法。③引导思考:还有没有更便宜的买法?参考资料,少熬夜!(4)总结策略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买吧!你建议别人怎样买同一包装不同容量的酸奶?(在满足所需酸奶的前提下,同一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学生平时常见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最省钱的购买方法,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通过填表格,启发学生有序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培养学生的决策意识。](三)、机动练习。师:生活中还有很多打折让利的现象:你能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我要买一件上衣260元,现在有4家折扣店销售,A店:8折销售;B店:满100元减30元;C店:满100元返30元购物券。我去哪家店买合适?[设计意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购物中打折、让利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全课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购物中的数学问题,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生:总结师:在购物中有许多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相信同学们今后更能聪明、理智的购物。老师最后祝愿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第二篇】说教材: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以及条形统计图的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前几册教材的要求相同,我们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条形统计图,只要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就可以了,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点:(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会看条形统计图;(2)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参考资料,少熬夜!(3)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说教学方式方法: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本节课的内容简单,发挥优生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及图某商店六月一季度矿泉水销售情况统计表(略)学生完成统计图、(复习旨在回顾旧知调起学生知识基础,为本节内容做好知识铺垫)过渡: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二、直接出示教材上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空白)。学生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自行完成统计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横向条形统计图。此时,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是很开放的,例如,有的学生只是把纵向条形统计图进行90度旋转,得到的横向统计图横轴与纵轴的方向始终与规范的统计图不一致(其实,这些“统计图”也同样反映这些数据的状况,只是不够规范而已)。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再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下: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应该少进些?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部分属于知识拓展,这也是学习本节课的根本目的所在,学到了数学知识要为我们生活所用)四、课后习题指导,巩固知识,学以致用。课后小记:本节课的知识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学生踊跃参入学习,学习效果好,组内学习气氛热烈,设计出了不同形式的统计表(只是不够完善而已)。但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画统计图的水平估计过高,从而导致浪费太多时间,这是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如果在课前每组学生制作一份空白图样,将会使教学效果更加完美。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第三篇】各位老师大家好!参考资料,少熬夜!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分析教材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一、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分为五个步骤: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参考资料,少熬夜!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