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选】说课稿样例集锦【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热选】说课稿样例集锦【最新4篇】作为一个无私的老师,我们经常需要准备听课笔记,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总结和提高我们的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讲义好呢?以下是网友精心整理的讲座文稿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课稿【第一篇】有理数的除法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它的学习是学生在小学已掌握了倒数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以及知道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和刚学过的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求,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特别是负数的倒数)。3、通过把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本节课的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说课内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一个负数的倒数,难点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除法,难点的突出关键点在运算时,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求商的绝对值。因而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求实例理解有理数,除法与小学除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符号的变化。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求,发现,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1、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新课的讲解作为铺垫。2、提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什么运算,引出有理数的除法。二、新课讲授1、探究:由12/3是什么意思,商是几?引到(-12)/(-3)是什么意思?从而由已学的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出(-12)/(-3)=4,或从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另一个数的倒数考虑,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计算。2、接着由一组有理数除法题目,先计算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题的除数,被除数的符号,绝对值与商的符号,绝对值的关系,总结出规律,得出有理数的法则1,并提醒学生注意0不能作除数。3、再准备两组题目让学生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参考资料,少熬夜!法则的理解及加强运算的能力。4、通过课本中的做一做,比较每组算式的关系,总结出规律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2,并指出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这两个法则再根据法则2及做一做中第1题并结合小学时求正数的倒数的方法,归纳得出求负数的倒数的方法,并指出0没有倒数。三、巩固提高通过练习,让学生的新知识得到巩固,并纠正错误。四、总结反思让学生感受本节课所学的有哪些知识,本节课的知识点。五、检测反馈根据课后习题,选择适当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板书设计:1、有理数除法法则。2、倒数的求法。说课稿【第二篇】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海试用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0~112页的例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课内容是在前几册直观认识角、线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会进行周长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一节课学习周长公式的变式运用及拓展打基础,同时又为后继四五年级的长、正方形的面积及长、正方体的学习作铺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本课内容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还是以直观为主,通过讨论交流,围围描描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3、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二期课改教学大纲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课可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②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过程能力与方法:①通过围一围、描一描等操作活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周长的概念;②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讨论,配以媒体的直观演示,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归纳出常用的周长计算公式,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喜好的实际操作,参考资料,少熬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会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难点是:建立周长的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就是:通过多种学生喜好的实践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观,来协调感性认识,并通过合作学习将得到的直观感受加以内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课内容,并形成一定的探究学习的方式。二、说教法爱迪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实验的结果。”教学也是一样,学生的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让他们亲手去描一描,围一围,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认识和理解,在合作讨论和交流中进行完善和内化,在练习与运用中进行对比,排除误区,得以巩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面向全体,人人动手本课内容概念性较强,又较抽象,如果单纯是教师演示或个别学生演示,必然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得不到亲身的体验而无法建立正确的概念或建立残缺的概念。因此,结合教师摆小棒、部分学生上前指一指图形的周长这两个示范性的初步感知活动,我又让每个学生挑选练习纸上2~3个喜欢的图形描出周长,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亲自动手的机会而不再是纯粹的一个旁观者。2、激发主动,积极参与三年级的学生,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要通过个人的探究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显然对很多同学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方法,这样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在讨论中相互取长补短,得出比较全面的方法。在这一小组探究的活动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以体现,一些思维、概括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被带动起来。3、师生配合,多边互动本课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帮助学生整理探究学习的成果。特别是在学生交流时,教师配以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媒体的展示,判断学习的成果是否正确,并在此基础上,辅导学生优选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计算公式。在第二次讨论学习后,安排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生看书,既是利用教材对前面活动成果的一个加强,又留给学生消化与质疑的余地。三、说学法“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围围,描描,让学生养成勤动手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自主的小组学习、讨论,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尝试去发现和创造自己未知领域中的知识,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质疑,通过练习中判断题的解答,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排除干扰,巩固成果。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力求形成的一种学习方法和能力,为此本节课在这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几个环节(一)、周长的含义▲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是这样安排的:1、出示一个(小棒搭成)三角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由哪几条线段组成?(出示周长概念):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周长。演示:三小棒摆成一直线2、出示一个(小棒搭成)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由哪几条线段组成?(出示周长概念):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四边形的周长。▲这两次出示由教师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体会周长的含义。3、出示钉板(围着各种图形),让学生上来用手指描一描各个图形的周长。▲由几个学生上来操作,一是检测前两次观察后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二是继续加强学生对周长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完成练习纸:选择你喜欢的2~3个图形,用彩色笔描出它的周长。▲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周长的含义,同时又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4、揭示课题:(指钉板上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着重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二)、操作感知,探究方法▲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本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参考资料,少熬夜!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长方形的周长▲《大纲》中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由于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充分地感知了周长的含义,认知结构已有了调整和重组,所以在这一层次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并就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作好记录,使讨论不流于形式。学生应该很明白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在讨论探究的时间里,每个学生都享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同时也拥有批判不同算法的权利,这段时间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对于学生而言,把问题交给他们远比把结果交给他们有挑战性,更容易使他们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学习上的探究能力得以发展,合作意识得以加强,组内成员相互取长补短。1、出示一个长方形(媒体):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多少?(1)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2)交流汇报。配以媒体演示。▲此时应该是学生努力探索的精彩呈现,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时,学生对自己的成果的正确性是十分关注的,利用这一时间,不失时机地配以媒体的演示,一方面让学生巩固讨论学习已有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辨别学习结果的正确性。板书:5+5+4+4=18cm5+4+5+4=18cm5×2+4×2=18cm(5+4)×2=18cm(3)方法比较,得出常用公式。根据四边形的周长概念,这四个算式都正确吗?你觉得哪个最简便?(5+4)×25+4表示什么?表示一份长与宽),配以媒体演示乘以2表示什么?(有这样的两份),配以媒体演示这个算式也就是(以媒体演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得出计算长方形周长较为简便的算法,并引导学生概括为计算公式,此时学生的认识就由感性上升为理性。2、如果用字母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a表示长的长度,b表示宽的长度;长方形周长公式可以写成:C=(a+b)×2练习利用公式求长方形的周长。(媒体)3、出示例1,指导书写格式解:C=(a+b)×2先写公式=(25+15)×2代入数据参考资料,少熬夜!=40×2=80(米)要写单位名称答:………………………………。▲其实解答例1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这里只需指导学生一个规范的解题格式。第二层次: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层次基于上一层次的认识,学生应该有能力解决,但可能方法的选择上有一些偏差,因此,这里采用学生讨论的学习方式,主要使学生全体能对正方形的特征重新唤起,进而应对这种四边相等的特征,采用合理优化的解答方法。1、出示正方形,a=5cm这个正方形周长怎样求?为什么?2、学生讨论,并交流:(配以媒体演示)板书:(5+5)×2=20cm5×4=20cm3、为什么这里可以乘以4?(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4、可以得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5、如果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方形的周长,板书:C=a×46、练习利用公式求正方形的周长。(媒体)第三层次:看书,划出概念,质疑。▲这一层次主要对学生刚刚形成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进行重温和整理,培养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习惯及敢于质疑的学习精神。(三)、巩固反馈1.完成P112练一练册34页第二题。3.媒体出示判断题4.根据要求在钉板上围长方形或正方形(1)围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口答周长。(2)围一个边长3cm正方形,口答周长。*(3)围一个周长是12cm的长方形,怎么围?(拓展题,视时间)▲由于这是第一课时,练习也以实践操作题居多。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学生头脑中周长的概念。在第2个练习之后安排了第3个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排除干扰,强化所学的知识。第4个练习的第(3)小题是一个拓展题,视时间,如果充足,在课堂上讨论;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则安排学生课后思考,使学生课堂上已掌握的知识得以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四)、总结整理: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参考资料,少熬夜!(五)、作业布置:A册P3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