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第三章1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一)、人类需要含义—需要是人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二)、人类需要的层次1、需要层次论: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后低级需要仍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高级需要是人特有的(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一是归属的需要;二是友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内部尊重(自尊);外部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2、ERG理论:阿尔德弗尔1969提出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当得到满足,可能会追求更高层次,也可能没有上升趋势,当较高需要受挫后可能会降求其次;认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烈强度不仅不减弱,还可能增强,这与马斯洛理论最大不同(1)、生存的需要:关系人的肌体存在或生存(2、)关系的需要: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3)、成长的需要: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3、莫瑞的需要理论(1)、需要的特点和作用①、需要与需要之间的关联②、需要作为力能够影响并组织个人的知觉思维意向以及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③、需要永远作为力推动着活动,是个性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④、需要有不同的发展阶段(2)、需要的分类①、第一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包括食物、水、排泄、性、避免伤害②、第二需要:也称心因性需要,包括: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和影响学生操作水平的需要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莫瑞认为心因性需要是通过童年的经验获得的,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是由个人的内部活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三)、需要类型1、按起源:生物性需要: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社会性需要: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实现理想的需要2、从对象角度:物质需要:个体对物的需要,包括生理性和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对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3、间接需要:概括、抽象的需要,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直接需要:指随着间接需要产生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如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上大学的需要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一)、人类行为含义综合能力第三章2人类行为:也称人的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指外显行为1、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的行为看成是机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否认人的心理因素行为公式:S-R,S指外界刺激,R指反应行为2、新行为主义考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其行为公式:B=f(S.A)B指行为变因S指情境变因,A是前提变因(包括遗传、年龄、经验)3、团体心理学家勒温: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提出行为公式: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二)、人类行为的类型:1、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本能行为(遗传行为);习得行为(学习行为)2、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反社会行为:3、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正常行为;偏差行为: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标准: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和价值3行为适应性标准4个体主观体验(三)、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指向性5、可控性6、发展性(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第二节、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含义和特点—人类生存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极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1、家庭:家庭对个体影响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类最原始、最根本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社会的基础(1)纵向:背景,过去事件—宏观(2)横向:成员互动—微观2、朋辈群体:有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相近的人组成非正式的群体,除家庭外对个体成长和发展影响最大朋辈群体对个体发展作用:(1)、对个体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感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有直接影响(2)、朋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3)、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3、学校: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场所,影响表现在:学习对其长期和系统正规教育、传授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向其灌输社会价值规范,学习社会角色4、工作单位:从事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影响表现在: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调试自我行为以适应工作与社会需求5、社区: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影响表现在: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社区成员之间存在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约束作用;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6、文化:文化看成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与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环境7、大众传媒:影响表现在: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固有观念和行为;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它因素干扰下能直接改变受众行为;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的立场;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其选择综合能力第三章3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们要适应适应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环境因素导致的童年期创伤会影响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第三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饶弛认为有四种遗传异常1、单一基因遗传:当有相同的隐性基因的两人生下孩子,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将这个基因遗传给孩子。囊胞性纤维症、Tay—sachs病、Huntington病、血友病2、多重因素遗传:多重因素遗传与基因及环境之间的互动有关。气喘、兔唇、先天性脊柱侧凸、糖尿病3、染色体错乱:染色体错乱是由于太多或太少染色体伴随不正常的染色体结构所造成的,如唐氏症就是由染色体错乱引起4、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酒精辐射致癌物质性病等均能阻断正常的遗传过程,能导致各种疾病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贡献:对意识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1、口唇期:0--12、肛门期:1--33、性器期:3--5两个现象:恋亲情结、认同作用4、潜伏期:6--青春期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年(二)、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1、认为个人与其周围的互动起主导和整合的作用2、既考虑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3、强调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人生八大发展阶段发展阶段主要冲突与任务形成美德婴儿期(0-1)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重要的联系:照顾者任务: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希望幼儿期(1-3)自主还是羞涩与疑虑重要的联系:父母任务:在怀疑和羞涩中发展独立性意志力儿童早期(3-6)主动还是内疚重要的联系:家庭任务: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目的儿童中期(6-12)勤奋还是自卑重要的联系:学校和同伴任务: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能力青少年期(12-20)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重要的联系:朋辈群体,角色模式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性忠贞成年早期(20-40)亲密还是孤独重要的联系: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任务: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关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爱成年中期(40-65)繁殖还是停滞重要的联系:家庭-同事-社会规范任务: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关怀成年晚期(老年)自我整合还是绝望重要的联系:所有人类任务: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恐惧智慧综合能力第三章4(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又称发生认识论,认为在各个发展阶段中,个体主要运用图式、同化、顺应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1、感知运动期:0—2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2、前运算期:2—7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3、具体运算期:7—12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4、形式运算期:12以上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道德判断存在渐进过程,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0-9: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为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服从只是为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习俗水平9-15:着眼于社会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后习俗水平15以后:,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6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五)、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甚至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2)、社会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学习是否成立关键在于强化。他认为,在学习中,练习虽然是重要的,但关键的变量却是强化。他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的结果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而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主要特点是:(1)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2)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许多行为模式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后果而学来的,特别强调模式对激发特定行为的重要性(3)注意到了三种强化因素(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尤其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作用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一)、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有:1、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综合能力第三章5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3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4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定义的影响。人对他所处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予其意义,进而影响他的进一步行为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行为(行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情境定义的影响,这对社会工作者界定受助者的问题和社会工作的实际展开都具有直接的意义(二)、常人方法学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完成的。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境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