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梁家河”学习心得范例2020年暑假,我看完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很有收获,深受教育。《梁家河》以精湛的文笔和平实的语言,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尽收眼底。它是一部能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鼓舞人的心灵教科书,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通读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让我最受启迪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本书开篇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就讲述了习总书记离开四十年后再回到梁家河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与群众建立的深厚、质朴情谊。从习近平“逃离”北京插队梁家河到迷茫委屈返回北京又复回梁家河干出一番事业,可见伟人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谓艰难困苦玉汝而成。书中也如实写了习近平的转变过程,那就是反思团结问题,习近平说:“我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意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意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步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能团结人”成为他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正如古语所言:海纳百川,汇成其大;山纳百尘,故积其高;人纳百谏,方树其渊;群纳百汇,盼成其远!或如习近平所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仿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书中通过大量故事和事实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年轻时就建立起深厚感情,他树高千尺不忘根,不忘初心有始终。他忘不了纯朴厚道的村民送过他一碗白米饭,这是他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原来和习近平很要好的村民李印堂在铜川当工人,回家时带了一点大米,让母亲蒸了给习近平尝尝。书中写道:“印堂妈细细淘了米,蒸了一碗白米饭,让印堂趁热给习近平端过去。过了几天,已调至关庄公社工作的王宪平回到梁家河,习近平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黑子,我前几天吃上白米饭了!’‘嘿,你咋吃上这好东西了?’‘印堂家给我送来一碗,可把我吃香了!’习近平说着,还好像刚吃过一般。”他对王宪平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梁家河》让我重新认识了习总书记,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酷爱读书,习近平回忆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听说有一个知青有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30里路去借。他在乡村教师那儿惊喜地发现了《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和明清时代的课本;从退伍军人那里借到了《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他还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事实上,他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书就不少。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等,看完这些书,他并不知足。不怕吃苦,当年的陕北乃至全中国生产力落后,劳动基本上全靠“使蛮力”,生产工具落后,也没有劳保用品。在打坝造田时,没有手套保护,习近平和老乡一样,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还得照旧干,泡磨破了就开始流血,直到后来手上磨出了老茧。我们很难把这样的劳动场面与一个插队的稚嫩知青联系起来,但这就是年轻时的习近平。奋力担当,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粮食生产不足。当时延安地区的人民锅里没粮,口袋没钱,生活穷困。习近平当选为大队支部书记后,开始计划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为打消老乡顾虑,他耐心做思想工作,主动干重活儿。打成大坝,修造了一块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仁者爱人,离开梁家河去学习、去工作,一别就是数十年。1993年9月27日,习近平在离开梁家河后的18年,第一次回到了梁家河村。当时,他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们,并和大家“约定”,下次回来一定要带着婆姨。2020年2月13日习近平携夫人回到了梁家河。时隔数十年,他依然叫得出当年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的老乡们的小名,依然记得七年知青岁月发生的桩桩小事。他给夫人介绍大家,给她讲梁家河的故事。动情处,潸然泪下,感动不已。两次回到梁家河,与乡亲们嘘寒问暖拉家常,这份亲切,自然天成。《梁家河》声情并茂的记录了新时代领导人的青葱岁月和成长历程,以及对这片土地、土地上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共产党人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到人民群众中去,初心不改,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诠释了吧!我们有幸成长在一个物质充沛的和平年代,只有铭记过去,常回顾先辈们走过的路,才能感悟到一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